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0305凡尔赛体系

20190305凡尔赛体系


经济衰退,综合实力 维持殖民优势,保持“势力均衡” 仍居欧洲第一 (欧洲霸主)
获取割地赔款,彻底削弱德国 经济衰退,陆军强国 (欧陆霸主)
实力上升; 但仍难与欧美抗衡 战争损耗较大; 出现经济危机 政经军实力均不足 把从德手中夺取的利益合法化 扩大领土 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收回山东主权
威尔逊:“十四点原则”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英国、法国的工业生产指数 (以1913年为100)
年 份 1919年 1924年 1926年 1929年 英 国 89.8 108.4 106.4 125.3 法 国 57.0 109.9 127.2 125.2
根据B.R.Mitchell《欧洲历史统计1750——1975》修订第二版有关数字折算
阜姆是今克罗地亚第三大城市和主要海港城市里耶卡的 旧称。1915年4月26日,意大利与英、法、俄等国在伦敦 签订密约,并决定站在协约国一边参加一战,以换取战后 得到亚得里亚海沿岸和阿尔卑斯山水文线意大利一侧所有领 土,包括阜姆主权的承诺。巴黎和会上,英、法、美拒绝把
阜姆划给意大利,意大利首相奥兰多愤然离场。
威尔逊:“十四点原则”
阅读25页资料回放,回答问题?
7.你怎样评价威尔逊:“十四点原则”?
这些原则看似和平与公正,但实际上处处渗透着美国 的野心。因为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人,掌握了世界 经济的绝对霸权。所以,美国的目标就是利用自己在经济 上的优势,谋求世界霸权。
一、巴黎和会上的交锋
4.目的
处理战争遗留问题,瓜分战利品; 建立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 ①战败国和苏联被排斥在外,与会国代表权不平等
5.概况
②决策机构(最高委员会)由五大国政府首脑和外
长组成,实际操纵在“三巨头”手里 ③设有52个专门委员会(国际联盟、赔款、领土等) ④大国图谋和小国诉求
6.结果
①《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 ② 国际联盟成立
一、巴黎和会上的交锋
交锋一:先讨论“国联盟约”还是“对德和约”?
交锋二:如何处理德国(焦点)? 交锋三:如何处理阜姆问题? 交锋四:如何处理山东问题?
共同点:
割地赔款
限制军备
财政监督
四、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及其不稳定性
《凡尔赛和约》(德) 《圣日耳曼条约》(奥) 《纳伊条约》(保) 《特里亚农条约》(匈) 《色佛尔条约》(奥) 国际联盟 是帝国主义
凡 尔 赛 体 系
国家安排的战后
国际体系。有一
定进步作用,但
隐含多种矛盾,
是脆弱的,不稳
固的和平体系。
舆论之同情。最后日本虽然坚持“条约神圣”,并得英法支持,又 用“种族平等”及不加入国际联盟,甚至拒绝签约为要挟,费尽九 牛二虎之力,终于在意大利退出和会的契机之下,迫使威尔逊为了 保全国联,对日本让步,让日本在对德和约中取得山东权益。
二、《凡尔赛和约》(《协约各国和参战国对德和约》)
1.内容:①罪责。 ②疆土。
三、国际联盟
1.背景: ①反战呼声:一战后,反战的和平思潮兴起,需要
国际组织来维护战后秩序。
②美国建议: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得 到欧洲大多数国家欢迎。
③客观条件:工业革命后世界联为一体,为国联奠
定基础。
三、国际联盟
2.建立: ①1919年4月28日,《国联盟约》讨论通过;
②1920年1月,正式生效,在日内瓦成立。
《凡尔赛和约》(德) 《圣日耳曼条约》(奥) 《纳伊条约》(保) 《特里亚农条约》(匈)
凡尔赛 华盛顿
《四国条约》 (太平洋区域) 《五国条约》
体系
《色佛尔条约》(奥) 维护和平的尝试
(海军军备) 《九国公约》
(山东问题)
一、巴黎和会上的交锋
1.时间
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
2.地点
3.背景
③殖民地。 ④军事。 ⑤赔款。
二、《凡尔赛和约》(《协约各国和参战国对德和约》)
2.评价:
德国魏玛共和国首任总理谢尔曼:谁要是签署这样的条
约,他的手就会烂掉!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 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之一。 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这不是和平,这不过是20年的 休战。 列宁认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 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
威尔逊:“十四点原则”
阅读25页资料回放,回答问题? 4.为什么要把军备裁减到“维持国内安全的最低限度”
实际上是抵消美国当时在军事上还不如英法的劣势,使美
国可以充分发挥其经济上的优势,谋求世界霸主的地位。 5.为什么要对殖民地做出“公正的调整” 实际上是想削弱英国殖民帝国的地位。 6.为什么要“成立一个……国际联盟” 实际上是美国想攫取该组织实际领导权进而攫取世界霸权。 与美国“孤立主义”(门罗主义)有一定关系。
材料二:到1929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 重已达到48.5% ,超过了英、德、法比重总和的。
四、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及其不稳定性 体系隐含了四大矛盾,是脆弱的不稳定的
①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法德(极端民族复仇)
②战胜国与战胜国的矛盾:英法、英美、美日之间
③协约国与苏俄的矛盾:
和会期间对苏武装干涉,祸水东引,
工业化
《色佛尔条约》 1920
经济 发展
国家干预
凯末尔改革
《洛桑条约》 1923 世 俗 化
世俗的教育和法律机构 取代宗教机构
妇女解放
宪政民主制的引导者是作为事实上的独裁者统治土耳其的。
小结
内容
1.《凡尔赛 和约》
其他:德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归日本 成立国联
凡 尔 赛 体 系
2.凡体系的 构成及实质
《凡尔赛和约》+对奥保匈土等和约
一、巴黎和会上的交锋
交锋一:先讨论“国联盟约”还是“对德和约”? 美国:先缔结“国联盟约”
威尔逊:“十四点原则” 妥协:把国联
盟约作为对德
和约的第一部
英法:先缔结“对德和约”
分,同时缔结。
一、巴黎和会上的交锋
交锋二:如何处理德国(焦点)?
法国:
英国:
美国:
一、巴黎和会上的交锋
交锋三:如何处理阜姆问题?
国际组织长期排斥苏俄,绥职政策。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列强的矛盾:
中、印、土人民的反抗斗争
四、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及其不稳定性
民族解放运动对凡尔赛体系的冲击
1919.中国五四反帝爱国运动
1919.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20.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 (《洛桑条约》1923.7.24.)
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是对凡尔赛体系的一次强烈冲击
实质:确立了列强在欧洲的统治秩序 有一定进步作用,但隐含四大矛盾
3.凡体系的 矛盾及影响
影响:是脆弱的,不稳固的和平体系
三、国际联盟
4.评价: (1)实质: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维护霸权的工具 (2)积极意义: 初期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民主协商方式解决国际争端,顺应了世界历史的 民主化趋势 (3)不足之处:①国联缺乏执行决议的强制力 ②成员国不够普遍
四、对奥、保、匈、土条约
《圣日耳曼条约》(奥)
《纳伊条约》(保) 《特里亚农条约》(匈) 《色佛尔条约》(奥)
阅读25页资料回放,回答问题? 1.为什么“必须公开缔约”? ①实际针对战争前和战争中,英法等国有一系列瓜分世界 的秘密协定。要求“公开”,就是要打破英法企图私下瓜 分世界的企图。 ②苏俄公布了协约国秘密瓜分欧洲的战时协定,舆论哗然。
2.为什么必须保持“航行的绝对自由” 实际上是向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发出挑战。 3.为什么要取消“消除一切贸易壁垒” 实际上是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翻版。
3.机构: 国联大会(最高机构), 行政院(常设执行机构), 秘书处(处理日常事务机构)
三、国际联盟
4.原则: 维护和平原则; 非战和裁军原则; 集体安全原则 collective security; 委任统治原则
练习
美国提出但不参加国联的原因?
1.提出建立国联的原因: ①经济实力增长。 ②依靠“十四点计划”攫取世界领导权。 2.拒绝参加国联原因: ①美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受英法抵制。 ②孤立主义思潮。 3.反映的问题: ①英美矛盾成为当时世界主要矛盾。 ②美国综合国力还不足以获取世界领导权。 ③国际关系中心仍在欧洲。
一、巴黎和会上的交锋
交锋四:如何处理山东问题? 1.由来:
2.处理:
3.影响:
反思
事实上山东失利原因甚多,日本法理立场强势,有中日成约及
英法密约等法理基础,又得陆征祥之口头保证,自信满满地到和会, 不料遭到中美联手痛击,美国反对密约,又不承认中日成约,中国
以“情势变迁”“武力胁迫”等原则否认成约效力,又争取到国际
四、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及其不稳定性
1.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在上述地区的矛盾,使资本主 义发展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2.承认民族自决原则,改变了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 出现一系列欧洲新兴民族国家。 3.用外交斗争调解国际关系是一大进步。 4.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
练习
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
课程结构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学习目标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了解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过程,
理解《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五国公
约》《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
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及不稳定性。
单元框架
巴黎 凡尔赛宫
①战后和平主义思想盛行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1919.3.2第三国际(共产国际)成立]
③同盟国战败投降,成为战胜国宰割的对象。
④战胜的协约国之间,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