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导学案第课时设计者:校审: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4、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重、难点:理解力的概念对力产生的效果会进行判断会画力的示意图器材:弹簧、磁铁、小铁球学习课时:1课时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比一比:前后位的同学之间进行扳手腕比赛,比一比谁能取得胜利,谁的力大。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展示汇报XXXXX:(一)什么是力同学们阅读P2、1—3 自然段,感知章首图“攀岩”和第一节的节首图“押加”。
回忆日常生活中的几个产生力的现象,1、活动一: 体验力请同学们来互相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不借助于器材)。
看哪一组设计的又多又好,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例手搬桌子手搬桌子1234【体会】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我的体验: 力(for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力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物体而存在。
力产生时两个物体_______ (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互接触。
(二)、力的作用效果1、活动二:展示力作用的效果请把你认为最好的力作用效果的实例展示给大家。
试一试,你能行的!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例手拉弹簧弹簧的长度变长1232、我的展示:力可以使物体的 ____________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加油站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 三)、力的三要素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 ,符号是_______。
2、演示:观察用力向下压弹簧和向上拉弹簧有何不同?轻轻拉弹簧与用力拉弹簧有何不同?在门轴处推门和在门把手处推门有何不同?总结:力的三要素是 _______ ,_______,_______ 。
力的三要素不同会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四)、力的示意图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画力的示意图1、小明用F=10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重。
G=5的小车2、用F=50N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教师点拨画法:1、确定力的作用点(没有说明时,一般画在几何中心)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明力的大小。
3、如果在同一图中有两个以上的力,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五)、力的作用是怎样的1、活动三:感受力的作用请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同伴间推手,再结合身边的其它器材来感受力的作用是怎样的?2、我的感受: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______物体对______物体也施了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的。
讨论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一知识吗?并请试着加以解释、四、小试牛刀,拓展提升:1、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
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二是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的。
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2、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__________,受力物是__________;书对桌面也会产生压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__________,受力物是__________。
3、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B、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4、如图一所示,让一条薄钢条的一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它发生如图中A、B、C、D所示的性变,如果力F1 >F2=F3=F4,那么(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图、。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图、。
(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是图、。
B 图一AF1F2F4F3CD5、请大家回忆“神舟七号”升空的情景,试着说出其中所蕴含的力的知识。
6画出一辆马车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马车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为500N,同时收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500N、请判断:“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这句话是否正确,并举例说明。
课后练习:一、填空题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用羽毛球拍击球时,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2、观察磁铁吸引铁钉的过程,磁铁对铁钉有力。
是否必须相互接触才能产生力?答:______________是否必须有两个物体?答:-______________3、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
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不仅使小树发生了______________,还使落叶的-____________ 发生了改变。
4、在排球比赛中,二传手传过来的球,主攻手用大小不变的力扣球,球的落地点和旋转性各不一样,这说明力的____和_____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5、茶杯放在桌面上,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中不相同的是-____________6、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飞船在太空中成功地完成了数百个运行动作,是通过喷射燃气来实现变轨、姿态确定的(即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是应用了物理学中____________的原理、二、选择题1、下面几个关于力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发生力的作用B、发生力的作用时,两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C、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D、没有施力物体,物体也能受到力的作用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带电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轻小物体并不吸引带电体B、指南针能够指南北,说明有些物体受力不一定有施力物体C、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D、如果物体形状发生了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3、如图所示的四位物理学家中,其名字被用作力的单位的是4、图1(a)、(b)、(c)、(d)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a)和(b)B、(c)和(d)C、(a)和(c)D、(b)和(d)5、下列四个力中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手对弹簧的拉力 B手对气球的压力C人揉面团的力 D脚对足球的踢力6、下列几个力中,用来改变物体形状的是()A用力弯折钢尺,使尺变弯 B用手将篮球投出C用力推桌子 D马拉车7、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 ( )A、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B、水作用于桨上的力C、水作用于船体上的力D、桨作用于水上的力8、如图所示的运动情景中,最明显的反映出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 )9、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A、发动汽车使它从静止变为运动B、汽车匀速向右转弯C、石块在空中越落越快D、降落伞从空中匀速下降10、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车B、在盘山公路上减速运动的小车C、腾空而起的火箭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11、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水收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A、地球B、水桶C、绳子D、手三、作图题1、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地面上,用100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动它,请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2作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1)与水平地面成30角斜向上拉小车的力、(2)沿倾斜角为30的斜面向上拉小车的力、科学世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为什么向后喷气能将火箭推向前去? 为什么炮弹向前运动时,炮身会向后运动?这都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
当物体甲给物体乙一个作用力的时候,物体乙必然同时回敬给物体甲一个反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这是自然界万物都有的通性。
我们走路的时候,脚将地往后蹬(作用力),地就把脚往前推(反作用力),使我们的身体前进。
划船的时候,桨将水往后推(作用力),水将桨往前反推,从而使船能前进。
同样,往后喷射出去的燃气反推着火箭前进。
炮在发射时对炮弹施加作用力,炮弹向前运动的同时,反作用力将使炮身向后运动。
人类很早就发现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比如,我国先秦时代的墨子学派就说过,船夫用竹篙钩岸上的木桩,木桩能反过来拽着船靠岸。
大量事实表明: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课后反思:第二节弹力第周第课时设计者:校审:学习目标1、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
4、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认识生活中的弹簧测力计。
、学习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学习难点:弹力的概念学习方法:实验法、分析归纳法学习用具:弹簧测力计、橡皮筋、钢锯条、气球、钩码、头发等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学生比赛:用力拉橡皮筋,将橡皮弹出去。
看谁弹得远。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展示汇报XXXXX:(一)、形变、弹力活动:手压气球、手拉橡皮筋、压缩弹簧你的感受物体的的改变叫形变,它分为塑性形变和弹性形变。
物体发生所产生的力叫弹力。
拉长的橡皮筋若撤去外力(手的拉力)会完全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属于弹性形变;而泥团捏成泥人后,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是不会恢复原状的(变成),这种形变属于塑性形变。
思考: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会有弹力产生?说一说你知道的日常生活中有弹力的例子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产生条件:(1)发生(2)相互接触、注意:压力、支持力、拉力实质就是弹力。
(二)、探究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1、架高塑料尺,将不同的重物摆放在塑料尺上,观察塑料尺的弯曲程度;2、(1)给弹簧施加不同的拉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2)给弹簧施加不同的压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
小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就越大。
3、在一段弹簧上分别挂1个、2个、3个钩码,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弹簧的长度和挂钩码后弹簧的总长度,注意寻找其中的规律。
总结:在弹性范围内,弹簧所受外力越大,形变也越大。
(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它所受到的拉力成。
说明: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可以来测量力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