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标准和私有标准

国际标准和私有标准

国际标准和私有标准1引言1.1研究目的近年来,有关私有标准对贸易存在现实和潜在障碍的讨论和争论日渐增多,特别是在WTO/TBT和WTO/SPS委员会内部。

由WTO/TBT委员会发布的,WTO成员国2009年11月13日正式通过的《TBT协议执行情况的第五个三年评论》报告中第26段具体提到了私有标准的问题。

但是,什么是“私有标准”,私有标准在支持保障公众健康,公共安全和环境的公共政策及技术法规中,究竟扮演着何种角色?本文概述了ISO国际标准在支持公共政策执行,引入基于绩效的良好操作规范,而非指令性的技术法规,为促进贸易而起到的重要作用。

本文也比较了两类标准的显著差异,第一类标准的研制,完全遵守WTO/TBT的核心原则,即透明、公开、非歧视、协商一致、有效性、相关性、一致性、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关注。

第二类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研制的标准,没有遵循WTO/TBT的核心原则。

在WTO/TBT 委员会第二个三年评论报告中首次提出这些核心原则,在WTO成员国第五个三年评论报告中再次得到确认。

通过遵守WTO.TBT协议《关于制定、采用和实施标准的良好行为规范》附件3的规则(ISO鼓励成员国接受并遵守这项协议),这些核心原则得以进一步扩充。

向全球参与者开放标准研制程序,在上述原则下制定的标准被认为是“国际标准”。

然而还有一类标准是为了满足特定部门和特定人群的需要而制定的,这类标准可能有完全的效力,并能实现其目的,但是这类标准没有遵守上述的原则,因而不具备国际标准的属性。

1.2贸易、公共政策和国际标准很多案例表明,政府的政策创新得到了ISO标准的支持或与之相关。

ISO和其兄弟组织IEC,就指导此类标准的研制达成了四项原则。

第一项原则,基于客观的信息和知识,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国际标准。

第二项原则,满足所有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关切,相关方也包括未寻求制定、推动公共政策、法规或社会和政治议程的公共权力部门。

第三项原则,认识到规范、公共政策的制定以及国际条约的制定和解释是属于政府和条约组织的权力。

第四项原则,这类支持公共政策的ISO和IEC标准的研制,最好遵循ISO/IEC的现有导则和程序规定的结构、运行方式和参与模式。

技术法规是通过立法的方式,把保障公众安全、公共健康和环境的目标与具体的技术要求结合起来。

技术法规可能以通用术语或明确术语的形式对要求(例如一些关键的要求)作出规定,也可能通过参考或全文引用的方式,包含了一个自愿性标准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使这个自愿性标准的一部分或全文符合这项技术法规。

WTO/TBT协议在全球货物贸易上的应用,使人们认识到技术法规对实现合法的公共政策目标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时也对其滥用提出的警告。

重要的是,在需要应用技术法规的情况下,WTO/TBT协议需要引用或部分引用相关的“国际标准”作为技术法规的基础。

WTO/TBT委员会就此达成了一些原则和程序,即在制定这类“国际标准”时,其制定的原则和程序应当受到监督,因而,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其他“私人”组织制定的这类“国际标准”是没有区别的。

相比之下,WTO/SPS协议对相关“国际标准”的引用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这项包含法律、法令、法规和要求的协议,旨在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

这项协议规定符合“国际标准”的卫生和植物检疫方法被推定为与SPS协议相关条款相一致。

至于什么是“国际标准”,SPS协议中具体指定了下面几个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兽疫防治局(OIE)和国际植物公约(IPPC),分别制定有关食品安全、动植物健康的“国际标准”。

这三个政府间国际组织通常称之为“三姐妹”。

SPS协议进一步规定,当上述三个组织的标准不能满足其使用时,其他组织(对所有成员开放其会员资格)发布的标准、指南和建议,经由SPS 委员会认可后,亦被认为是“国际标准”。

SPS委员会在实践中已经认可了这样一些组织。

SPS委员会在内部的讨论中,非政府组织发布的标准,例如ISO和IEC发布的国际标准,NGO发布的社会和环境标准以及工商业标准,有时被称之为“私有标准”。

然而由于这些不同的“私用标准”之间缺少明显的区别,已经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在很多场合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1.3地区经验欧洲委员会在1980年代决定把“新方法”引入到欧洲立法之中,是政府应用相关国际标准和地区协商一致标准的一项成功案例。

在这个案例中,欧洲设定了最低基本要求的导则,这些最低基本要求由能够提供“认为满足需要”的方法,自愿协调一致的欧洲标准所规定。

这是对标准在支持实现公共政策目标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认识(欧洲标准支持欧洲共同市场创立即是一例)。

同时,自从欧洲呼吁在更广泛程度上开展欧洲标准化活动,因而从国际标准化工作中,转移了很多的利益和资源,对正式的国际标准化体系造成了颇大的挑战。

后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与欧洲标准化组织(CEN)签订了《维也纳协议》,协议中提及了上述问题。

在世界其他地区,良好操作规范鼓励使用基于绩效的法规,并与标准相互配合,互为补充。

这些标准可能是国际标准,但一直以来倾向于使用国家标准,特别是与公共安全和公众健康相关的领域。

近年来,一些加入WTO的国家开始应用TBT和SPS协议的规定,使用相关的国际标准以减少贸易壁垒,国际标准在支持公共政策和法规上的应用逐渐得以增长。

其他双边和多边的贸易安排,世界各地的地区性自由贸易协定也成为鼓励国际标准使用的重要推动力。

经合组织(OECD),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南美共同市场(MERCOSUR)等组织和贸易区鼓励使用国际标准以促进成员国间或与成员国以外国家的贸易往来。

事实上,世界各地,一旦出现了具体的地区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就会产生使用国际标准的强烈意愿。

这些强烈意愿来自于,遵守作为WTO成员国的义务,确保产品和原料出口尽可能避免贸易壁垒的实际需要。

产品和原料符合国际标准是确保贸易成功的关键因素。

2国际正式标准2.1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其他国际性标准化组织ISO是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目前拥有159名会员,每个国家只有一名会员资格。

加入ISO的会员都是国家级的标准化组织(NSB),并是其所在国最有代表性的标准化组织,通常获得了政府的正式授权,组织全国的自愿性标准化活动。

在ISO会员内部,各个国家的NSB也各不相同,多种多样,它们共同组成了正式的国际标准化体系。

例如在发展中国家,NSB通常是一个政府部门,代表国家加入ISO,而在发达国家,NSB通常是政府认可的非政府组织来承担组织自愿性标准化活动的责任。

有些国家存在多个标准化组织,每个标准化组织面向一个或几个工业部门的标准化需求,但是有一个国家级标准化组织负责协调各部门的标准化活动,并代表国家加入ISO。

这个国家级的标准化组织自己不制定标准,但却负责协调全国的标准化活动,并授权发布由其他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为“国家标准”。

事实上,所有的ISO会员国都遵守WTO TBT《关于制定、采用和实施标准的良好行为规范》附件3的原则。

接受TBT协议意味着WTO会员国同意其中央政府的标准化组织接受并遵守《良好行为规范》,同时也同意采用合理方式使其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地区标准化组织同样接受和遵守良好行为规范。

这个规范要求所有标准化组织公开接受。

NSBs采用这项规范的义务有:起草国家、地区和国际标准时征询公众意见;公开标准化工作项目和目录,并接受评论和抱怨。

ISO和NSB具有协调和代表的属性;NSB获得国家的授权;NSB的规则和TBTCGP 相一致;ISO遵守TBT协议第二个三年评论所规定的国际标准的原则,以上这些都促成了一个广泛的共识,ISO是“正式”国际标准的推动者。

ISO还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这两个正式国际标准化组织进行广泛合作。

2001年这三个组织共同成立了世界标准合作组织(WSC),以协调各方政策和追求共同目标,并为在技术上相互重合的领域指明方向。

除了这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外,还有一些政府间组织,通常在一些非常专业的领域制定的标准。

这些组织有的是联合国的办事机构,例如世界气象组织(WMO),国际劳工组织(ILO)和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前面已提到)。

ISO系统协调这些组织的活动,以保证标准化工作互相配合,避免相互重复性工作(例如,通过签订谅解备忘录)。

最后,还有一些标准制定组织(SDOs)制定的标准对全球也有重要影响。

ISO致力加强和这类组织的合作,例如,通过伙伴合作计划,与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在健康信息化、信息和通讯技术领域的合作。

2.2ISO国际标准的制定程序ISO制定标准以满足企业、政府、消费者等各类市场参与者的需求。

标准制定程序的第一步需要证明标准能为特定的对象创造价值,广泛征询各方意见,以确定对标准提案所确定的主题给予实质性支持。

特别是市场参与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愿意承诺为标准制定提供所需的合适资源。

当各方的条件都得到满足,这个标准提案正式成为一个标准项目被分配到相关的ISO 技术机构,这个技术机构在公开和协调一致的程序上建立,赋予具体的工作范围。

ISO通过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会SC(目前有700多个),以及工作组WG(目前有2200多个)制定标准。

参与TC和SC的,都是ISO成员中愿意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的会员。

这些积极参与的会员,通常在本国组建与TC和SC相对应的技术委员会,召集国内所有的利益相关方的代表,包括工商界、政府、消费者、学术界及其他相关方。

ISO会员根据其本国的实际利益需要,决定是否要参与TC或SC,或作为TC或SC的观察员。

ISO建立了其他国际或地区性组织参与标准化的工作机制。

大约有700个组织,包括大多数联合国的办事机构加入到了相关的ISO技术委员会,参与了标准的制定。

通常由工作组承担标准的最初起草工作,工作组专家由ISO成员和利益相关方组织提名。

专家们对标准应包含哪些内容进行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后,技术委员会的成员对标准草案进行复评。

在这个工作阶段,国内的技术委员会在本国达成一致意见后,再经ISO委员会内部协商,以达成一致意见。

一旦在ISO委员会内部达成一致意见,这个草案就作为国际标准草案(DIS)提交全体ISO成员投票,在投票阶段,许多ISO成员国在国内对标准进行公开评议。

ISO技术委员会对投票阶段收到的评议予以再次审议,如果DIS达到了通过的标准,最终文本将作为国际标准公开出版。

任何利益相关方都可以获取已出版的国际标准,应用到过程、产品和服务之中,而无须受到以执行、培训和认证为目的的限制。

一个ISO国际标准最终反映了两个方面的协调一致,一方面是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协调一致,另一方面是各个国家之间的协调一致。

3“私有标准”的出现3.1介绍尽管私有标准被看作是政府之外组织制定的任何标准,但这个观点却有误导之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