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会计课改实施方案

财务会计课改实施方案

《财务会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课程性质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在会计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中,该课程属于主干课程,处于核心地位。

它是在整合初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财务会计手工单项实训和财务会计手工综合实训四门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工学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以职业能力形成为目的确定课程内容,设计教学项目组织教学;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结构布局涉及到的会计六大要素涵盖的经济业务会计核算方法为课程主线,将本课程要求掌握的会计核算业务分解设计成若干个工作任务,采用教、学、做三者结合的教学方式,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岗位业务处理能力,教学与考证相结合,并为学好后续专业主干课程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中同时注重培养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良好职业道德。

本课程主要阐述企业会计六要素核算的基本知识,具备会计核算业务的基本技能,达到企业会计岗位的上岗标准,本课程服务于企业会计岗位的工作要求,具有很强的知识综合性、实务性和操作性的特点。

从知识层面上讲,财务会计的最终成果是对外提供企业的财务信息,而财务信息的生成要经过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四个基本环节,财务会计课程所要阐述和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有关会计六大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以,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六大要素核算的基本知识,并具备会计职业判断的基本能力;从实务操作层面上讲,通过六要素核算项目的实务训练,使学生具备会计核算业务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达到企业会计岗位的上岗标准。

作为高职院校,必须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本课程提供的不仅是一个有关企业财务信息生成的知识体系,更是一个培养技能的应用能力体系,学好本课程是学生毕业后成为合格会计工作者的基本保证。

也是本专业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以及注册会计师等执业资格的必考科目之一。

二、课程作用1.本课程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决定性作用。

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财务会计工作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本课程的开设满足会计专业培养对象的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养成要求。

2.本课程的开设符合会计工作职业岗位的要求。

《财务会计》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会计职业岗位关键能力的核心课程,学生只有从根本上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才能胜任会计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

3.满足会计职业资格考证的知识、能力要求。

《财务会计》也是目前各类社会考试和选拔考试的重要考试科目。

比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领军人物考试等都以财务会计为考核重点。

只有学好这门课,学生才能应对各种考试选拔。

4.为学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财务会计》课程在高职会计专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基础性地位,由它的基础性进而才能引伸出《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理论与实务》等专业课。

因此,《财务会计》课程的建设情况,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课程内容(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内容选取)1.教学内容选取针对会计职业岗位要求,以及完成会计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来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和安排课程教学内容课程针对企业会计日常发生的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内容,具体讲述包括货币资金核算、存货核算、金融资产(投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无形资产核算、其他非流动资产核算、流动负债核算、非流动负债核算、所有者权益核算、收入费用和利润核算、财务会计报告编制等16个项目的内容。

同时按照主要的会计岗位安排了“出纳岗位”、“财产物资岗位”、“往来结算岗位”、“财务成果岗位”、“资金岗位”、“总账/报表岗位”等六个岗位十四个实训模块(“成本费用岗位”不在本课程的实训中安排,由后续的《成本会计》课程讲述)。

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岗位针对性。

2、教学内容选取针对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获得各种职业证书是学生将来就业的重要砝码,目前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专业技术资格。

财务会计教学内容涵盖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试范围,为此在教学内容上针对有关证书的考试范围来设计,通过讲授内容、习题训练体现出来。

整个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将课程内容与工作能力相结合,将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证相连接,将课程内容与职业素质养成相贯通,为学生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组织安排上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会计报表结构布局涉及到的会计六大要素涵盖的经济业务会计核算方法为课程主线,以完成会计岗位工作的各项任务为载体,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见附表1,课时分配见附表2.在工作任务驱动的全课程教学结束后,集中安排财务会计综合实训,时间为每学期期末最后一周。

财务会计综合实训安排见大纲和授课计划。

(三)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1.根据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编制了课程教学标准与课程实训大纲课程教学标准包括了课程的性质、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实施建议(教材编写、教学建议、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实训大纲包括课程实训的目的和要求;课程实训的内容;实训设计;实训成绩考核四个方面。

2.围绕大纲要求选择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新编财务会计》王素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企业会计模拟实训教程(单项实训)》黄明郭大伟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企业会计模拟实训教程(综合实训)》黄明郭大伟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主要参考书:《初级会计实务》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中国财经出版社《中级会计实务》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经济科学出版社《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经济科学出版社《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以教学项目的形式编写了教案和课件共有11个教学项目,为完成每个教学项目,均围绕每个项目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重点难点”来编制教案与制作课件。

4.建立了习题库、法规库、试题库和案例库每个教学项目均有配套习题,配套习题设有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计算分析题等多种题型,并备有参考答案;法规库中收集了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最新的会计法规,供学生查阅;试题库中提供了最近几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与会计资格考试的试题及参考答案,以使学生了解考试难度和动态,学生也可以下载练习;其余试题库作课程考核之用,不能下载。

为鼓励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案例库中收集了16个引导案例。

四、课程实施(一)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设计与创新了“一体三结合”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融“教学做”于一体;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手工账实训与计算机实训相结合。

1、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融“教学做”于一体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做到了系统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在财务会计(上)和财务会计(下)教学过程中同步实施财务会计单项(各个内容单元)实训,边教边学、边学边做。

2、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在组织方式上,按内控制度和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把它分为财务负责人、制单会计、记账会计、出纳、审核等岗位,共同组成一个实训小组,定期轮换。

完成内容分岗、组织方式分岗实务训练后,独立进行综合实训,这是会计分岗实训在核算程序上的巩固、内容上的更新。

它基于小型组织将若干会计岗集于一人,即一人多岗,每名同学独立完成一套通过校企合作自编的综合实训教材完成模拟资料的实训程序。

3、手工账实训与计算机实训相结合在手工完成综合实训资料——会计凭证填制、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的基础上,将会计凭证输入代理记账版财务软件,同时完成会计电算化的账务处理及会计报表的编制。

两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巩固学生会计业务的处理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熟练使用和掌握现代财务管理软件,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1.问题诱导法。

对每个教学项目我们都精心设计了小情景案例作引导,然后就案例提出相关的问题,把教学内容融入到问题之中,通过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我们感到问题诱导教学方法能较好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融为一体,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学习更为主动。

2、会计处理流程图法。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会计核算也不例外。

比如对资产要素的核算,我们把它归结为“取得—持有—处置”三个环节,取得时怎样核算,不同的资产、不同的取得方式,其会计处理有什么不同,持有期间会有什么变化,对这种变化应怎样进行处理,在处置时,不同资产的处置又有什么不同等等。

通过会计处理流程图,既讲清了联系,又讲清了区别。

3、情景教学与角色扮演法。

在理论教学中,利用网络实训平台,进行模拟情景教学与角色扮演。

在实验实训中,按会计岗位把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在组织方式上,按内控制度和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把学生分为财务负责人、制单、记账、出纳、审核等岗位,共同组成一个实训小组,定期轮换。

增强学生的会计角色意识,达到掌握会计职业各个岗位各单项技能的基本要求。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方法外,在教学中我们还运用了诸如真账演示法、专家授课法,任务驱动与实际操练法,案例教学与小组讨论法等。

(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本课程采用一系列现代教育技术,增强了教学效果。

1、多媒体技术。

专任教师制作CAI课件,采用课件辅助教学。

3、电子信息技术。

学校已经完成学院、教室、图书馆、教学部门和学生宿舍等互联网建设,学生可以方便地上网和登陆本精品课程网站进行学习或与教师交流。

(四)课程的特色与创新点1.课证融合的课程内容体系瞄准会计职业岗位证书,以“课证融合”来整合、序化课程内容体系,使学生职业资格证与专业课程考核结合起来,使职业教育真正融入学历教育中。

为此,一方面,在教材的选用上,用初选级、中级会计资格的会计实务考试用书作为主要的辅助教材,并以构成财务报表的会计要素核算为工作任务的授课单元,重新整合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在时间安排上将课程分二个学期开设,把会计岗位实训模块融入到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中。

通过课证融合的课程内容体系组织教学,既使学生的会计职业岗位能力得到培养与锻炼,又使学生获取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得以衔接。

几年来学生在校期间会计电算化证、会计从业资格证获取率均达到98%以上,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在毕业前通过了初级会计资格的考试,并也为将来考取中级会计资格奠定了基础。

2.环环相扣的实践教学模式即我们在组织教学时,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进行,融“教学做”于一体,使知识及时转化为能力;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按顺序进行,使会计岗位的专业性与系统性、综合性得以体现;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配套,并相互验证其结果;校内模拟实训与代理记账公司真账实训相交替,实现校内校外零距离,为此我们注册成立了博韬财务咨询公司,承接代理记账业务,使学生得到全真的会计业务锻炼,在校内就能积累职场经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