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工作总结参考范本
园本教研工作总结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2 / 5
园本教研工作总结
时间过的真快,一学期匆匆而过。本学期,根据我园的实际情
况,以上级教研精神为引领,开展有效常规课堂教学以及游戏区域的
创设、游戏活动的设计、组织等研究活动,提高了教师开展“有效教
学及游戏”的整体水平,有效地促进和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现将
这半年来的工作做如下的总结,希望能借此积累好的经验,同时反思
存在的不足,促使我们不断学习,努力提高,使教师的工作和业务能
力逐渐成熟起来,为下学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常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针对幼儿园教研计划,重点对师幼日常工作学习规范等进行更为
规范的管理和研究,并把成功经验转化为制度,保证幼儿园常规工作
更加有序地开展。
本学期初,我们就制定了针对性强的常规管理研究措施,从三个
层面进行研究。首先,针对新教师(大部分为非专教师),我们通过
老教师示范、同级部观摩、个人实践等流程,手把手地让她们了解幼
儿一日活动流程,各环节的操作要素及注意事项。在学习与实践中一
步步提高新教师的工作能力。
其次,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两两结对常规调研,通过观摩
针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常规管理问题进行交流与分析,商讨行之有效
的正确做法。
再次,我们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开展全园性的研讨活动,分
别请大中小各年龄段的老师进行全园分享,通过年级组、班级、个人
3 / 5
等不同的层面,阐述了常规工作中各部分环节衔接的整体性、保教行
为的规范性、幼儿学习的多样性及突出游戏的主导性。在根本上提高
全体教师组织一日常规工作的能力。
二、加强课程管理,工作扎实规范
本学期,我们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幼儿园
“天趣”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取长补短,提高教师教学活动设计能
力和课程实施水平。
1.结合第二轮园本提升的课程建设要求,开展了园本“童谣”课
程、“形体”课程、“天趣园”课程的研究。每一个子课程分别通过
一课三研,观摩研讨、骨干引领等形式,针对预先提出的研究重点,
让教师们通过观摩、学习、研讨,解决课程教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真正与实践相结合,帮助教师
们更好地转变教学行为,把教育教学理论落到实处。
2.本学期,我们还结合“__市锡剧传承特色学校”的要求,将幼
儿锡剧教学融入孩子一日生活。一方面,我们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
锡剧内容,利用午间、离园等时间段,播放通俗易懂的、比较熟悉的
优秀锡剧唱段,让幼儿对锡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知道锡剧是我们
无锡特有的戏曲类型。另一方面,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与学习能
力,选择适合各年龄段学习的优秀锡剧唱段,通过集体教学、游戏巩
固、个别表演等形式,丰富幼儿的艺术情感,让孩子们喜欢听锡剧,
喜欢唱锡剧。通过师幼共同的努力,在__市第二届“小小红梅奖”比
赛中,我园幼儿表演的《双推磨》获得银奖,为全市幼儿表演中最高
奖。
4 / 5
3.继续充分发挥课程实施小组成员的作用,以点带面,形成研究
阶梯。我们提供舞台,让参加区级以上课程小组的成员定期不定组地
组织园内本课程小组的老师,传达上级的要求、政策、方向等,让外
面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及时地在园内传递,以点带面,扩大经
验的传递面。同时,每个课程小组还不定期组织现场观摩和研讨活
动,通过分享交流等多项活动,来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组织能力,并
让学历和专业素养较高的年轻老师,和园内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结对,
让她们双方在共同的研究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创新教研模式,促进教师发展
本学期我们根据教师实际需要,结合《专业标准》及《指南》的
学习,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园本教研活动,使教师通过集体交流、班级
观摩、个别发言等各项活动,真实的体验,深度的反思、学习、交流
和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使每个教师在原有的水平上都有所提高。
1.学思结合,学会分析
本学期,我们以《指南》的学习为导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发挥好集体教研与个人成长交替互补的作用,在组织集体教研活动
时,注重提升教师的个人业务素质。如在定期开展教学主题系列研讨
“教师的提问与回应策略”中,我们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
作用,尽情发挥她们的教学特长,为园内新教师提供一个学习观摩的
平台。同时,通过研讨,老师们知道了教师的回应策略应从方向、方
式与方法三个方面考虑,方向就是教师的提问与回应要紧紧围绕教学
目标来提,教师要做到心中有目标;方式是指教师给予的点拨有来自
教师自身,也有来自幼儿;方法是指教师的语言、眼神、肢体动作
等。通过这样的研讨,让教师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行
5 / 5
为,在学与思、教与研中达到经验的共享,进一步优化教师的教学行
为。
2.学科结合,提升理念
本学期,我们重点开展了“童谣”教学的学科研讨,通过个人设
计、观摩研讨、反思交流等途径,探索童谣教学中目标定位、环境创
设、环节设计、重难点把握等容易产生的问题,如何在传统意识的影
响下,对童谣教学内容进行适宜的修改;教师如何从幼儿的角度出
发,设计教学过程,突出重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
和创编童谣等。通过这样的研讨,提高了教师对学科的认识,锻炼教
师的教学能力,形成了合作研讨的良好氛围。
3.游戏研究,回归本真
本学期,我们集思广益,依托于全体教师的理论学习、模拟教
学、活动观摩等,创设班级走廊公共游戏区域。在实践中,教师的材
料提供不再单纯地追求美观,而是选择适宜而丰富的材料,更多的是
考虑对幼儿游戏的促进作用,及易于取放的特点,并利用多种渠道来
制作游戏材料。通过一学期来的开展,教师们的游戏组织能力大大地
提高了,而孩子对游戏也更加感兴趣,语言表达能力、自信心、交往
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促进幼儿自主、个性化成长。
教研工作是一所幼儿园生存、发展和进步的灵魂。“科教促教、
科研兴园”是幼教发展的新理念。“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
境”短短的12个字充分概括了教研的方向与精髓,唯有我们在这浩瀚
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礁石上激起一朵朵
美丽的浪花!为我们教学经历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