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修书面报告

思修书面报告

南京中医药大学思修书面报告公管一班第二组思修课书面报告主题:谁不说俺家乡美?班级:公管151参与人:012415107朱娴雅、012415108许亚雯、012415109杨苗苗、 012415110李方州、012415111鲁雯茜、012415112李梦璐。

讨论时间:11周-12周讨论方式:qq组群讨论讨论内容:首先讨论选题,由于组中多为南京人,所以定下主题“谁不说俺家乡美”,接着讨论呈现方式,选择由ppt的形式呈现,配合文字、图片、歌曲等,使呈现方式多元化,最后确定分工,配合闲暇时间进行练习。

人员分工:012415107朱娴雅负责美食与方言板块、012415108许亚雯负责风景名胜板块、012415109杨苗苗负责历史文化板块、012415110李方州负责传统工艺板块、012415111鲁雯茜负责资料整理与书面报告、012415112李梦璐负责ppt的制作。

主要内容:风景名胜老门东老门东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以东,因地处聚宝门(今中华门)以东,故称“门东”,与老门西相对。

老门东自古就是江南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世家大族居住之地,富可敌国的沈万三、拥有九十九间半的蒋百万、中国唯一的女状元傅善祥等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都在这里居住过。

老门东早在三国时期,此处就有民居聚落出现。

到了明朝,中华门与秦淮河沿线成为城市的经济中心,这里成为重要的商贸和手工业的集散地,呈现一派繁华的景象。

清末以后,门东、门西等老城南地区逐渐成为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区域,集中体现了南京老城南传统民居的风貌。

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北起长乐路、南抵明城墙、东至江宁路,总占地面积约70万平方米,开设金陵刻经、南京白局,以及德云社、手制风筝、布画、竹刻、剪纸、提线木偶一类民俗工艺,推出多种南京地区传统美食小吃。

夫子庙南京夫子庙,即南京孔庙、南京文庙,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北岸贡院街,江南贡院以西,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国四大文庙,为中国古代江南文化枢纽之地、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现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重要组成部分。

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占地极大。

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阁、棂星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

夫子庙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与上海城隍庙、苏州玄妙观和北京天桥为中国四大闹市。

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337年),宋景祐元年(1034年)改建为孔庙,在六朝至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多聚于附近,故有“六朝金粉”之说。

范蠡、周瑜、王导、谢安、李白、杜牧、吴敬梓等数百位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有这里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写下了千古传诵的篇章。

南京夫子庙四毁五建,最后一次破坏于1937年侵华日寇的炮火中。

1985年修葺夫子庙后已接待游客一亿多人,平日接待游客在10万人次以上,节假日均达30余万人次上,是中国著名的开放式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

莫愁湖莫愁湖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是一座有着1500年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资源的江南古典名园。

莫愁湖在六朝时称横塘,在宋、元时即有盛名,明朝定都南京后更盛极一时。

清乾隆年间,在园内建郁金堂,筑湖心亭,遂成”金陵第一名湖”。

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胜”、“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誉。

美龄宫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钟山风景名胜区内四方城以东的小红山上,正式名称为“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有“远东第一别墅”的美誉。

美龄宫于1932年竣工,其原定为国民政府主席的寓所,后改作中山陵谒陵的高级官员休息室。

国民政府从重庆迁回首都南京后,此处为蒋介石官邸,蒋介石常与宋美龄来此休息和度假,蒋介石也曾多次在此接待外国贵宾。

因三四十年代宋美龄经常在这里做礼拜,与蒋介石在此下榻休息,便称之为“美龄宫”,名称沿用至今。

美龄宫主体建筑是一座三层重檐山式宫殿式建筑,顶覆绿色琉璃瓦。

在其房檐的琉璃瓦上雕着1000多只凤凰,是中国唯一一例。

整座建筑富丽堂皇,内部装饰奢侈豪华,装饰以旋子彩绘,特别是蓝底云雀琼花图案出自工笔画家陈之佛之手,独一无二。

四周林木藏盛,终年百花飘香。

汽车可直抵宫门,楼底层为接待室、秘书办公室等,二楼西边是会客室、起居室,东边是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卧室。

空中俯视,依山势修造的建筑整体设计,犹如一串镶有绿宝石挂坠的珍珠项链,两边通往美龄宫主楼、长满了法国梧桐的环形路是“项链”,大门口是“项链”的连接处,深绿色的琉璃瓦犹如项链的宝石挂坠。

1984年3月,美龄宫室内陈设如旧布置,对外开放。

1991年,美龄宫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评为中国近代优秀建筑。

2001年7月,美龄宫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美龄宫)修缮工程荣获“第二届(2014年度)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

美食秦淮八绝魁光阁的五香茶叶蛋、五香豆;永和园的蟹壳黄烧饼、开洋干丝;奇芳阁的鸭油酥烧饼、麻油干丝;六凤居的葱油饼、豆腐脑儿;奇芳阁的什锦菜包、鸡丝面;蒋有记的牛肉锅贴、牛肉汤;瞻园面馆的薄皮包饺、红汤爆鱼面;莲湖糕团店的五色小糕、桂花夹心小元宵。

鸭油酥烧饼鸭油酥烧饼。

先将鸭油做成油酥,按对半的比例与面粉掺和;再反复揉,做成大小均匀的面团;蘸满芝麻,下炉烘炕,达到两面澄黄十成酥方可出炉。

掌握火候全凭功夫,夹生或焦糊都是不允许的。

盐水鸭盐水鸭是南京有名的特产,久负盛名,相传已飘香2500余年。

此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点。

每年中秋前后的盐水鸭色味最佳,是因为鸭在桂花盛开季节制作的,故美名日:桂花鸭。

南京板鸭俗称"琵琶鸭",又称“官礼板鸭”和“贡鸭”,素有“北烤鸭南板鸭”之美名,是南京地区一道传统名菜,用盐卤腌制风干而成,分腊板鸭和春板鸭两种。

板鸭色香味俱全。

外形饱满,体肥皮白,肉质细嫩紧密,食之酥、香回味无穷。

南京板鸭外形较干,状如平板,肉质酥烂细腻,香味浓郁,故有“干、板、酥、烂、香”之美誉。

牛肉锅贴牛肉锅贴是一种煎烙的馅类食品,是江苏南京著名的回族小吃,一般是饺子形状。

牛肉锅贴是金陵八绝之一,是以牛肉为馅料,用面皮包成饺子后,放入油锅中煎至金黄色后装盘即可食用。

这种甜中带咸的小吃上部柔嫩,底部酥脆,牛肉馅味鲜美,滋味别具。

鸭血粉丝汤鸭血粉丝汤,又称鸭血粉丝,是南京的传统名吃,是久负盛名以鸭为特色的美食之一。

鸭血粉丝汤由鸭血、鸭肠、鸭肝等加入鸭汤和粉丝制成。

以其口味平和,鲜香爽滑的特点,以及南北皆宜的口味特色,风靡于全国各地。

野菜传统的“七头一脑”,即荠菜头、枸杞头、豌豆头、苜蓿头、马兰头、香椿头、小蒜头、菊花脑。

其实,能吃的野菜远远不止这些,二十种都不止。

因此,有人戏言,南京除了金陵十二钗之外,还有“金陵十二菜”。

具体为:荠菜头、马兰头、香椿头、枸杞头、苜蓿头、小蒜头、豌豆头、菊花脑、芦蒿、茭白、地皮菜、二月兰(诸葛菜)。

历史南京历史简介南京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众多,文化积淀深厚,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自2470年前建城起,历经朝代更替,曲折坎坷,仅城市名称就有过金陵、秣陵、江乘、湖熟、建业、建康、江宁、升州、白下、上元、集庆、应天、天京等40多次更改,建置演变频繁为国内罕见。

其间既有过令人仰止的辉煌,也有过任人宰割的衰败。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中华门西南侧建城,开创了南京的城垣史。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大败越国,于石头山筑城置金陵邑,金陵之称亦因此而得名。

秦汉时期,南京地区随经济发展而建县渐多。

汉末三国鼎立之初,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9月即迁都于此,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

公元317年,晋琅琊王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以建康(今南京)为国都,这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

此后,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定都建康,史称“六代豪华”,南京由此有“六朝古都”的美称。

公元937年,南京成为南唐的首都,称为江宁府,这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期。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明朝,以“应天”为“南京”,第一次成为一统天下的全国首都。

由此,南京城市发展进入又一高峰期,南京都城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此,改名天京。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27年,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

历史上转折点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吴。

不久迁都建业。

为封建王朝在南京建都之始1366年朱元璋攻筑应天府城1402年燕王朱棣率兵入城,自立为帝,即明成祖1842年8在南京下关江面英舰康华丽”号上签订《中英南京条约》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度》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1927年蒋介石制造“四.一二反革命事件。

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事件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南京作为中华民国首都的历史宣告结束。

历史名人1、曹雪芹于康熙50年(1771年)出生在江宁织造府(今南京市内);2、王昌龄,生于南京,是写作七言绝句的圣手。

和李白同为唐诗七绝之冠,被誉为"诗家天子王江宁";3、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和他儿子王献之誉满古今,祖籍临沂(今山东临沂),出生于南京乌衣巷王氏的高门大族4、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巨匠祖冲之(生于南京)。

他最长于数学和天文学。

他对园周率的研究,远远超过了我国古人,比欧洲科学家的推算也早一千年,在数学史上放射着灿烂的光辉;传统工艺南京云锦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誉称,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417年(晋义熙十三年)衣冠南渡在秦淮河畔“锦署”之时,而织金锦(金银薄)在金陵开始织造与“云锦”一名在文字记载中出现,至少也有一千五百年历史。

南京云锦因其绚丽多姿,灿若云霞的特点而得名,位列中国四大名锦之首,如今仅有云锦保持传统的特色和独特的技艺,仍然保留着传统老式提花木机织造的方法。

目前这种靠人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方法仍无法用现代化机器来替代。

南京云锦被看作为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被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

南京云锦集历代织绵工艺艺术之大成,又融会其他丝织工艺的宝贵经验,代表了中国丝织工艺的最高成就。

历经元、明、清三代均为皇家御用品及贡品,其用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锦纹绚丽多姿,为浓缩中国丝织技艺之精华,中国丝绸文化的璀璨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南京金箔南京金箔是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南京金箔锻制业发源于南京栖霞区龙潭花园一带,曾是明朝制作真金线的官营作坊。

当今我国许多著名寺庙及古建筑上都运用了南京金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