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疗法初ppt
【取穴】:心、肝、肾、目一、目二、 眼。
头痛
有额穴、颞穴、枕穴、神门、皮 质下,就跟大脑里的额叶、颞叶、 枕叶类似,如果有头痛的状况, 按压这些穴道,可纾解不适症状, 而如果偏头痛则可按压颞穴效果 较好,眩晕按压枕穴效果较好。
失眠
取穴:神门、心、缘中、肾、皮质下、 捶前、交感。
用75%的酒精棉球在耳穴上做常规消毒, 用伤湿止痛膏剪成0.5cm×0.5cm的方块, 用75%酒精浸泡过的王不留行贴于每个 穴位敏感点上,按压约3分钟达到局部灼 痛、发热为止,轻者取单侧,重者取双 侧,每天按压3~5次,每次以灼痛发热 为度,特别是临睡前必按1次,每3天1换, 5次为1个疗程。
胆囊炎、胆结石
取穴: 胰胆、肝、内分泌、交 感、神门
膈肌痉挛
取穴:耳中、胃、神门、 交感、皮质下。
减肥
取穴:肝、脾、肾、肺、胃、饥点、 内分泌、皮质下。 主治:脾肾阳虑型肥胖。 操作:先用75%酒精消毒耳廓,然后 用王不留行籽固定在耳穴上。3至5天 换1次,每天按压3至5次,每次10分 钟。
耳穴疗法
重庆市中医院 彭小菊
中医学机理的探讨:
中医认为身体脏腑、皮肤孔窍、四肢百 骸,通过经络与耳廓有紧密联系,故有 “耳者宗脉之所聚”之说。
因此当脏腑有病时,会在耳廓上反映出 来。耳穴刺激疗法,旨在宣畅经络,疏 通气血,利湿降脂。
现代医学机理的探讨:
现代医学经已了解到耳部的神经血管较丰富, 剌激该处的神经有助调整机体代谢。
在饥饿、吃太饱、酒后、身体虚弱、太 累之后精神极紧张、大出血、不适合贴 耳穴点。
有特定疾病如心脏病、气喘、肝功能异 常,注意不可强刺激。
当过度疼痛时,会影响睡眠或导致头痛, 这时便应取下「王不留行子」。
外耳有炎症或刺激区患有湿疹、溃疡、 冻疮,不能采用耳穴疗法。
妊娠五个月前妇女不宜采用耳穴疗法, 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忌用耳穴疗法。
取穴原则
(1)根据相应部位取穴:内脏、肢体、器官等发生病变如胃病取胃穴,踝关节扭伤取
踝关节穴等,可用钝头探棒查找出压痛点。
(2)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取穴:根据中医脏腑学说,肝与胆,心与小肠,肾与 膀胱,脾与胃互为表里,因而肝病又取胆穴,心脏病取小肠穴,肠炎取肺穴。 根据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唇),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 耳的中医理论,因而眼病又取肝穴,中耳炎取肾穴,鼻炎取肺穴。根据肝主 筋,心主血,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的理论,因而皮肤病又取肺穴,
耳穴定位
1、耳轮:包括:耳中、直肠、尿道、外生殖器、 肛门、耳尖、结节、轮1~轮4
定位: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 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 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 叫“耳轮尾”。
功能:按压整个耳轮边,可镇静消炎、提高免 疫功能、预防肝炎、高血压等,而且脚相当于人体 的消化系统、对便秘、腹胀、胃痛、安心灵神、失 眠、减肥及减少皱纹都有显著效果。 2、对耳轮:包括:趾、跟、踝、膝、髋、交感、 坐骨神经、腰骶椎、胸椎、颈椎、腹、胸、颈。
食惟半饱宜清淡,酒止三分莫过醺。
常把戏言多取笑,每怀乐意不生嗔。
炎凉变诈都休问,让我逍遥过百春。
耳穴的功能
止痛、止晕、止惊、止咳、止喘、止痒、 止鸣、止吐、止酸、止带
镇静兴奋、降压升压、降率强心、止血 活血、利尿止遗、通便止泻
利咽、明目、助听、鼻通、美容 抗过敏、抗感染、抗风湿
耳穴视诊法
变色:红色反应、白色反应、暗灰色反应、深 褐色反应。
变形:隆起、凹陷、点状、片状、隆起伴有点 状片状凹陷或不规则凹陷。
耳穴刺激还具有解毒、增强免疫力、抗 炎、镇痛效应。
2.全息生物学说:
内蒙古的张颖清氏在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现,DNA 的半保留复制和细胞的有丝分裂,提出了著名的【生 物全息律】
•法国诺吉尔于1959年代提出【倒置胎儿】的耳穴分布规 律
耳穴治疗好处
操作简单:不受地点限制。 掌握容易:比身体针方便。 安全可靠:除有轻度痛感外。 疗效显著:消炎快、止痛快。 预防疾病:防晕车晕船、改善视力。 美容、保健、抗衰老。
防感冒
取穴:内鼻、咽喉、内分泌、 肺
平常也可以按压耳朵外围的 一圈,大拇指放在耳背、食 指放在耳朵前方,从最上方 慢慢按压到耳朵底部,可增 加抵抗力、预防感冒。
近视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气和则目 能视五色。
「肾藏精」为水火之脏,水不足则火亦 微。肾为肝之母。「心藏神」,而心为 肝之子。心阳不足、肝肾两虚,而致不 能远视。
耳穴皮肤粗糙不平增厚或似皱褶。 丘疹:常见点状丘疹或水泡样丘疹。 脱屑:白色糠皮样或鳞状脱屑。 血管充盈:血管扩张、扭曲、网状、血管中
断。
耳压治疗的器具
2%的碘酒、脱脂药棉 75%酒精、胶布 探棒、耳穴探测仪 王不留行籽、白芥籽、 莱菔籽、酸枣仁、磁石、 冰片、绿豆、油菜籽
耳穴治疗的注意事项
取穴:胃、肾、饥点、大肠、丘脑、 内分泌、肾上腺等。 主治:各种类型肥胖。
是通过刺激耳壳上分布的迷走神经, 使饥饿感减轻,食欲降低,从而使体 重下降。耳穴减肥主要用了治疗单纯
性肥胖患者,对于继发性的肥胖者需
配合原发病的治疗。
控制食欲
可以按压饥点、渴点与交感让大脑感觉 到饱足感,想吃东西时就可以按,另外, 在减重时可能会有些焦虑感也可以按压 神门穴镇静。
患有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病者,针刺降 压沟等穴或放血时,施术前应休息半小 时,施术后注意观察半小时方能离去, 以免引起意外。
耳穴分布规律
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一 般来说耳廓好象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 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规律是:与头 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邻近;与上肢相 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 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 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 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定位: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
功能:耳甲腔相当于人的体心、 肺,在此处按压,可防治感冒、 咳嗽、气管炎、还可安心宁神及 防治神经衰弱。
13、耳背 :上耳根、耳迷根、下耳 根、耳背沟、耳背心、耳背脾、 耳背肝、耳背肺、耳背肾
耳穴功能归类
具有止痛功能的耳穴:神门(止痛要穴)、交感(内脏止痛)、肝(关 节止痛)、脾(肌肉止痛)、肾(骨止痛)、肺(皮肤止痛)。
11、耳甲艇:包括十二指肠、小肠、大肠、 阑尾、肝、胰胆、肾、输尿管、膀胱、 艇角、艇中
定位: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
功能:耳甲艇相当于人的腹部,在此 处按压可补肾益精、疏肝理气、养血强 筋、更可防治低血压或高血压、头痛失
12、耳甲腔:包括 心、肺、气 管、脾、胃、贲门、食道、口、 三焦、内分泌
1.神经体液学说 2.全息生物学说
1.神经体液学说:
耳廓有丰富的神经分布。
脊神经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
脑神经的耳颞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的分支,交感神经的分支。
体液中有乙酰胆碱、17羫皮质类固醇、 三磷酸腺苷、儿茶酚胺、内源性吗啡物 质等,对全身的调节和整合作用。
对机体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双相调整作用。
3、三角窝:包括神门、盆腔、角 窝中、内生殖器、角窝上
定位: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 的三角形凹窝。 功能:三角窝相当于人体的生 殖器,在此处按压可防治妇科病、 男科病、安心宁神、消炎止痛
4、耳舟:包括指、风溪、腕、肘、 肩、锁骨
定位: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船形 沟,又称舟状窝。
功能:相当于人体和上肢,按 压耳舟可疏通经络,活血止痛、 防治肩周炎、手肘痛、落枕、皮 肤敏感、鼻敏感等。
骨科病取肾穴,肌肉病又取脾穴。
(3)根据西医理论取穴:皮质下穴有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因而神经系统的 病症要取皮质下穴,交感穴有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因而内脏病痛要取交感
穴,平喘穴有调节呼吸中枢及抗过敏的功能,因而哮喘要取平喘穴。
(4)根据临床经验取穴: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了治疗疾病的有效耳穴, 如眼穴、肝穴、脾穴能治疗麦粒肿;神门穴、皮质下穴、热穴及相应部位 (如踝关节扭伤,相应部位的耳穴是踝),能治疗扭伤;颈椎穴、颈穴、神 门穴、外生殖器穴能治疗落枕;枕穴、额穴、枕小神经穴、神门穴、皮质下 穴能治疗头痛。
调经
按压内分泌穴、内生殖器穴,尤其是压 力所引起的经期不稳定效果较好。
便秘
取穴:大肠穴、三焦、腹、皮质 下。
便秘是消化系统里的大肠跟直肠 水分过少,按压大肠穴、直肠穴 可增加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
而便秘久了通常会有痔疮的问题, 可以按压肛门穴,预防痔疮。
谢谢聆听
保养三般精气神,少言少欲少劳心。
定位: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功能:相当于人体的头部,在此处按压 可防治后枕痛
8、屏间切迹:
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9、屏轮切迹:
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 10、耳垂:包括 目1、目2 、牙、舌、 颌、垂前、眼、面颊、内耳、扁桃体
定位: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功能:相当于人的面部,在此处按压 可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预防工作疲劳 时出现的眠累、眼袋、黑眼圈、黑斑、 雀斑、皱纹、扁桃体发炎。
5、耳屏:包括外耳、屏尖、外鼻、肾上腺、 咽喉、内鼻
定位: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
功能:耳屏内外相当于人的鼻、咽喉、 耳等,在此处按压可防治鼻、咽喉、耳发炎 预防感冒、鼻过敏等。
6、屏上切迹:
定位: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7、对耳屏:包括 脑干、缘中、对屏尖、枕、 颞、额、屏间后、皮质下
定位: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 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 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下 脚”。
功能:对耳轮相当于人体的脊椎、下肢、臂部, 在此部按压,可促进躯体血液循环、防治颈、背、 腰、膝、小腿、脚跟、踝关节竣痛、骨质增生、脱 发、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并且有疏经活络,活 血止痛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