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横幅和宣传板报参考资料一、宣传横幅参考标语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九周年宣传周活动宣传标语:1.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努力增强全社会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2.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提高全社会应对危机的能力。
3.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
4.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增强全民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能力。
5.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大力推进应急管理工作。
6.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应急观念,共建平安家园。
7.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8.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营造应急管理工作良好氛围。
9.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0.依法应对突发事件,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1.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12.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13.应急管理利万家,预防为主靠大家。
14.应急管理工作需要您的关注和支持。
15.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6.学好用好应急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7.加强应急管理,共建平安桦甸。
18.加强应急管理,预防各类重大安全事故。
19.强化危机和责任意识,提高全社会避险救护能力。
20.加强应急管理建设,构建和谐平安社会。
二、宣传板报参考资料1.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如何分级的?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个级别。
3.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哪些?(1)重大传染病疫情(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3)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4)新发传染性疾病(5)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和群体性药物反应(6)重大环境污染事故(7)影响公共安全的毒物泄露事件、核事故、放射性事故(8)生物、化学、核辐射恐怖事件(9)影响公共健康的自然灾害(10)其他严重影响公共健康事件4.火灾时如何逃生自救?(1)火灾刚发生时,可趁火势尚小,用灭火器等在第一时间灭火,同时求助周围人员参与灭火。
要牢记火警电话119,及时报警。
(2)火势难以控制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平时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线路。
(3)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呼吸要小而浅。
(4)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服等堵塞门窗缝,并用水降温。
(5)火灾时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下楼通道被火封住时,可利用绳子或把床单、台布等撕成布条结成绳索,牢系在窗栏杆、阳台栏杆上,再用衣角、毛巾等护住手心,顺绳滑下。
(6)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动衣物、呼叫等方式向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5.地震来临如何避险?(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
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水管等处。
室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有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和大窗户旁。
(3)做好自我保护。
镇静选好躲避处,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抓紧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用手护住头或后颈,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吸入。
只要事先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地震来临时能抓住时机,冷静判断,正确选择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可能劫后余生。
6.怎样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1)选择新鲜的食品,不吃腐败、变质或霉变的食物。
(2)不生吃海产品、烹调鱼、肉等食品时要烧熟煮透。
(3)烧好的食品要尽快食用,食品放置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
(4)如需储藏食品,最好冷藏,隔餐食品食用前要再加热。
(5)避免生食与熟食接触,生、熟食品用具要分开使用。
(6)凉拌菜最好吃多少做多少,吃剩的凉拌菜不要再食用。
(7)不要从无证商贩处购买食品,就餐或购买盒饭。
(8)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7.误食农药或其他有毒化学品处理?神志清醒者可口服清水400—500毫升,然后催吐,反复多次,直到吐出的液体无特殊气味为止;对昏迷的病人,应立即送医院洗胃。
对神志清楚的中毒病人,需用筷子或手指刺激舌根催吐;昏迷病人出现频繁呕吐时,救护者要将他的头放低,使其口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引起窒息;病人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的抢救,待心跳恢复后,再送医院治疗;经初步处理后,及时将中毒者送医院进一步治疗;病人和周围人应尽可能为医务人员提供引起中毒的农药或其他有毒化学品名称、剂型、浓度等,以便争取时间进行抢救。
8.毒气、化学品泄漏逃生方法发生泄漏,现场作业人员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
撤离时要弄清楚毒气的流向,往上风侧撤离,不可顺着毒气流动的方向走,也不可迎毒气而上;应立即用手帕、衣物等物品捂住口鼻,如有水最好把衣物浸湿后,捂住口鼻,保护呼吸道;发生大量泄漏时,不要慌乱,不要拥挤,要听从指挥,特别是人员较多时,更不能慌乱,也不要大喊大叫,要镇静、沉着,有秩序地撤离;当发生毒气泄漏时,若没有穿戴防护服,决不能进入事故现场救人。
因为这样不但救不了别人,自己也会被伤害。
9.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应留在屋里或迅速躲进屋里,最好是到地下室,并关闭门窗和其他通风系统,等到可以安全离开时再出去;应远离事故区域,如果可能,最好停留在上风方向;如身体受到污染,应尽快脱掉被污染衣服,用肥皂彻底清洗全身;不吃喝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如身体受到污染,应大量饮水,以便某些放射性物质尽快排泄出体外;不要恐慌、混乱,要听从专业人员指挥。
10.如何正确拨打应急电话?110和120是免费服务电话号码,接通电话后,尽量保持镇静,讲话要力求清楚简明,有主有次。
应注意讲清以下内容:(1)讲清楚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确切地址、联系电话。
(2)讲清楚病人患病或受伤的时间,目前的主要症状和已采取的初步急救措施。
(3)报告病人最突出、最典型的发病表现。
(4)讲清楚病人的住址或发病现场的主要标志,约定具体候车地点,以便接应。
(5)如果是伤亡人数较多的灾难事故,应报告事故原因、伤员数量和大概的伤情。
(6)明确告知此次电话的目的,是要求救护车到现场急救,还是需要其他救援。
11.在哪种情况下可拨打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12320功能定位为三大类:一是受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物中毒、传染病疫情)举报及应急处置的投诉;二是提供疾病控制和健康保健知识咨询服务;三是提供重大疾病的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咨询服务。
当涉及食物中毒、传染病疫情、传染病及职业病防治、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卫生等事项的求助、举报、投诉可拨打12320。
危重病人及伤员抢救直接拨打120。
12.发烧怎么办?急救办法:用稍凉的毛巾(约25℃)在额头、脸上擦拭。
将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泡澡,可使皮肤的血管扩张,体热散出。
每次泡澡约十至十五分钟,约四至六小时一次。
肛温38℃以上者可使用冷水枕,以利用较低的温度作局部散热。
用温水加上70%的酒精,以一比一的比例稀释,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至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
注意事项:发烧时请卧床休息,以利於恢复体力,早日康复。
补充水分。
发烧时体内水分的流失会加快,因此宜多饮用开水、果汁、不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饮料。
避免穿过多的衣服或盖厚重的棉被,因为这会使身体不易散热,加重发烧的不适。
定期服药:遵照医生嘱咐,定时定量服用药物。
13.烫伤怎么办?急救办法:一旦发生烫伤后,立即将被烫部位放置在流动的水下冲洗或是用凉毛巾冷敷,如果烫伤面积较大,伤者应该将整个身体浸泡在放满冷水的浴缸中。
可以将纱布或是绷带松松地缠绕在烫伤处以保护伤口。
不能采用冰敷的方式治疗烫伤,冰会损伤已经破损的皮肤导致伤口恶化。
不要弄破水泡,否则会留下疤痕。
也不随便将抗生素药膏或油脂涂抹在伤口处,这些黏糊糊的物质很容易沾染脏东西。
注意事项:三级烫伤、触电灼伤以及被化学品烧伤务必到医院就医。
另外,如果病人出现咳嗽、眼睛流泪或者呼吸困难,则需要专业医生的帮助。
二级烫伤如果面积大于手掌的话,患者也应去医院看看,专业的处理方式可以避免留下疤痕。
14.食物中毒怎么办?急救办法:如进食的时间在一至两小时前,可采取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帮助催吐,尽快排出毒物。
如进食中毒食物时间已超过两小时,但精神较好,则可服用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大量饮水,稀释毒素浓度。
如果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而引起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亳升,加水200亳升,稀释后一次服下。
注意事项:购买和食用包装食品时,注意查看食物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单位。
加工、贮存食物时要生、熟分开,隔夜食品在食用前必须加热煮透。
烹调食物和进餐前要注意洗手。
接触生鱼、生肉和生禽后必须再次洗手。
进餐后如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要立即自行救治。
15.中暑怎么办?急救办法:出现中暑先兆时,立即撤离高温环境。
在阴凉处安静休息,并补充含盐饮料。
将患者抬到阴凉处或者空调供冷的房间平卧休息,解松或者脱去衣服。
用湿水浸透的毛巾擦拭全身,不断摩擦四肢及皮肤。
如降温处理不能缓解病情,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注意事项:人中暑之后很虚弱,在恢复过程中,饮食应清淡、比较容易消化。
补充必要的水分、盐、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所需养分。
中暑后不要一次大量饮水。
中暑患者应采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方法,每次以不超过三百亳升为宜。
不要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患者大多脾胃虚弱,大量食用生冷食物和寒性食物会进一步损伤脾胃阳气,重者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肠胃的消化能力。
16.触电怎么办?急救方法:火速切断电源。
立即拉下闸门或电源开关,拨掉插头,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施救者利用竹竿、扁担、木棍、塑胶制品、橡胶制品、皮制品等挑开接触病人的电源,使病人迅速脱离电源。
未切断电源之前,抢救者切忌用手直接拉碰触电者,这样会导致自己也立即触电而伤,因为人体是导体,极易传电。
如患者仍在漏电的机器上,应赶快用干燥的绝缘棉衣、棉被将病人推拉开。
确认触电者心跳停止时,急救者在用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后,才可使用强心剂。
触电灼烧伤患者应合理包扎。
在高空高压线触电抢救中,要注意再摔伤的可能性。
急救者宜穿胶鞋,跳在木板上保护自我。
心跳呼吸停止的触电者可往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或异丙肾上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