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交流课
《红岩》读书交流教学设计
昌平第二实验小学 吴新玉
一、 故事大意
《红岩》是国民党集中营的幸存者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它主要说了
1948
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在渣滓洞中,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 炎热、蚊
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前,敌人却是一筹莫 展,一败涂地。
二、 教材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教材第三单元以“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为主题。精读课文有《十 六年前
的回忆》、《为人民服务》,略读课文又《灯光》《一夜的工作》,“口语交际与习作”以 《我的理
想》为题,“日积月累”以《囚歌》为内容,在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之中还推荐“祭扫 烈士墓”的活动。
整个单元洋溢着革命志士为了祖国和人民舍生忘死的壮志豪情,让我们不 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到那段为国
为民的革命历史生涯。
走进“课外书屋”,捧起一本本“红色读物”,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理想教育的需 要,而
《红岩》小说情节曲折,扣人心弦,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可读性,正是学生情感释放的 需要,也是语文素
养提升的需要。
三、 教学目标:
1
、 学生通过阅读《红岩》后的交流,切实感受到革命嫌累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和团结奉献、
热爱祖国的高贵品质。
2
、 在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倾听、学会分享。
3
、 体会伟大的“红岩”精神,继承革命传统,为建设国家而努力。
四、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意图
1
、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共读 了
《红岩》这部红色经典,今
一、导入
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红岩》。
2
、 《红岩》被誉为“黎明时刻 的
一首悲壮史诗”。自1961年 出版
至今魅力不减,发行量高 达千万
册。你们知道他的作者 是谁吗?谁
能为大家介绍一 下?
3
、 罗广斌和杨益言以他们的 亲身
经历为基础,以许多真实 的共产党
人为原型,通过精心 刻画,将诸多
人物活灵活现地 展现在我们面前。
学生根据收集到的 资
料介绍作者罗广斌和 杨益
言。
锻炼学生收
集信息、整
理信息的能
力和语言表
达能力。
二、品读
人物故 事
1
、 《红岩》中人物众多。课前 我
们制作了人物思维导图,哪 一小组
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们 都认识了哪
些人物呢?
2
、 《红岩》中的共产党人有许 多
感人和震撼人心的故事。你 对谁印
象最深刻?你能给大家 讲讲他的故
事吗?
3
、 江姐(出示图片)的故事 感动
着我们、震撼着我们,就 让我们通
过一个故事片段,再 次走进江姐。
学生合作朗读。
(出示故事片段)
从这个片段中,你感受到 什
么?
小结:我们感受到如钢铁
学生根据思维导图介绍
人物 预设:江姐、许云峰、 刘思扬、龙广华、华子 良…… 锻炼学生自 我梳理、自
我归纳的能
力。
般的意志。
4
、 你还知道江姐的哪些故 事?
5
、 小结江姐。通过同学们的 讲
述,我们知道了忍受严刑毒 打毫不
松口的江姐,知道了受 了重伤还鼓
励、安慰战友的江 姐;目睹丈夫牺
牲仍忍泪吞声、 坚持抗战的江姐。
同学们的故 事也让老师眼前出现了
江姐站 在山上大义凛然、英勇就义
的 样子,让我通过短跑一起再来
回顾一下。(播放视频)
6
、 这段视频中你印象最深的 画面
是什么?就是这样一个笑 对死亡的
江姐永远离开了我 们,离开了她的
战友,可她的 那句名言却被人们久
久传诵:
“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 签
是竹子做的,共产党人的意 志是钢
铁!”
7
、 除了意志如钢的江姐,还 有哪
些人物的故事让你印象深 刻?
8
、 《红岩》中的这些人物故事 深
深震撼着我们的心。渣滓洞、 白公
馆这些囚室虽折磨了共产 党人的血
肉,却摧不垮他们的 骨气,虽囚住
了他们的身躯, 却囚不住他们与敌
人血战到底 的意志,让我们一起来
咼诵这 首《囚歌》
学生交流
学生汇报
通过播放相
关视频再次
感受江姐的
伟大。
学生继续汇报自己喜欢
的人物故事
学生齐诵《囚歌》
情感升华
三、感悟
人物精 神
听完同学们群情激昂的朗
诵,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共产 党人
那凛然的正确和坚强的革 命意志。
从书中令你感动的故 事中,你们又
能从革命先烈的 身上体会到哪些精
神呢?
2
、 小结:没错,这些都 是
共产党人身上所具有的精 神,这就
疋红岩精神 。
3
、 再次感受“红岩精
神”。 为了共同的信念,共产党人
抛 头颅洒热血;即使面对毒性拷
打也毫不畏惧,即使身残体弱 也仍
斗志昂扬、团结奋斗。一 首《我的
“自白书”》正是“红 岩精神”的
真实写照。齐诵诗 歌。
4
、 小结:正是共产党人 这
种坚强意志、坚定信念和与 敌人奋
斗到底的决心才换来我 们的新中
国。
学生根据人物故事交流 人
物精神。
预设:爱国、团结、奋
斗、奉献、坚强不屈……
齐诵《伟大“自白书”》
根据人物故
事,感悟“红
岩精神”。
四、总结
交流,情
感升华
1
、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
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 方的
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 红光,闪
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 湛蓝的天
空,万里无云,绚丽 的朝霞,放射
出万道光芒”
2
、 从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 什
么?没错,这是文章结尾部 分对新
中国黎明的描写,这一 描写是多么
动人,这么美好! 但不要忘记这黎
明之美,是无 数革命志士用鲜血和
什么换来 的。身为少先队员的我们
虽处 在不同的时代,可我们要继承
革命先烈的精神,像他们一样 建设
我们的新中国。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再次感受革
命先辈的身 上
所体现的
“红岩精神
五、教学后记
《红岩》中的人物众多,情节曲折,为了读好这本共读书目,我指导学生采用思维导图 的方
式对书中人物进行有序分类,从而更好地理清人物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利用思维 导图能够
更好地讲述人物故事,感受人物性格特征。但本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个别学生在 小组学习时缺
乏交流,不能较好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与组员分享。个别组长在形成小组汇报 发言时存在困难,
概括总结能力有待提升。以后会对汇报时能力相对较弱的小组进行合理训 练,争取汇报时思路清
晰,表述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