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1、 若要提高效率,五常法是一条普遍适用的时间节省工具,一下不属于五常法内容的是(D) D 常思考 2、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C) C 时间 3、在礼仪技巧中,手势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信息传达媒介。……一下对于手势的描述不恰当的是(B) B 手势不宜过于单调,所以在讲话中可以大量运用丰富的手势。 4、在礼仪技巧中,下列走姿不恰当的是(C) C 走路时摇摇晃晃,忽快忽慢。 5、下列关于沟通的理解说法有误的是(C) C进行沟通前,需着重关注自己的期待。
相关技术及应用 单选题 1、 WalMart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资源来开发民用的RFID系统。早期的RFID系统是将芯片安置在每一个集装箱……,而后,则是(A),将芯片配置在每一件物品上。 A 用RFID取代条形码 2、 沃尔玛与保洁公司的RFID实验,将数以亿计商品配置(B),并能在供应链任何地方被实时跟踪。 B 电子标签 3、 物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所引起的一场关于(D)的利用和管理的革命,它既是当代信息化向高端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型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2 / 25
D “物” 4、 1999年MIT Auto-ID Center提出了网络RFID系统,以(C)为特征,实现对物品的识别和管理。 C 标识 5、 CPS基本特征是构成了一个能与(A)交互的感知反馈环,…… A 物理世界 6、 M2M与CPS都是物联网的一种表现形式,M2M侧重于机器之间的(D)过程,而CPS则更强调反馈与控制过程,突出对物的实时、动态的信息控制与服务。 D 通信 7、(C)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承载物物互联或物与人互联的信息传递。 C 基础网络 8、2010年度,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与物联网相关的主题是(C) C、物联网体系、理论建模与软件设计方法 9、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B)的设立是国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新举措。 B 物联网工程 10、2010年7月,教育部向社会公布了新成立的140个本科新专业详单,其中(C)专业榜上有名。 C、物联网工程 11、2009年11月底,国务院正式批准无锡建设(A)创新示范区。 A、国家传感网 12、ITU-T作为联合国负责(B)的专设机构,在全球物联网标准化总体组织协调和具体标准制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 / 25
B、信息和通信标准化 13、(B)ITU-T第13研究组会议正式审议通过了“物联网概述”标准,标准编号为Y.2060 B、2012年7月 14、y.2060标准由(C)发起立项,标准涵盖物联网的概念、术语、技术视图、特征、需求、参考模型、商业模式等基本内容。 C、中国 15、y.2060标准是全球第一个物联网(D)标准,对于全球物联网标准化具有重要的里程碑的意义。 D、总体性 16、我国通过主动谋划和布局争取,目前已在国际上物联网的(D)工作中占据了比较有利的位置。 D、标准化 17、利用ITU-T形成的有利平台,国内相关的安慰牵头研究相关的国际规范,(B)牵头立项了物联网网关通用需求和能力、下一代网络环境下面向机器通信的需求标准. B、中国电信 18、EPCglobal网络将(B)于因特网技术串联起来。使任何产业的企业供应链,…… B、RFID 19、EPCglobal网络中,(B)是具备标准结构的全球唯一性编码,用以表示任何对象,让供应链间的系统得以自动识别其所代表的对象,做为获取网络数据库中数据的关键号码。 B、EPC编码 20、EPC IS(电子产品码信息服务)为EPC数据提供了一整套(D)。允许企业间以更简易的方式来交换、寻找及记录EPC资料,籍此推广至供应链。 4 / 25
D、标准接口 21、(B)的功能是负责RFID Reader和后端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处理适时的信息和事件,或上传给后端系统,或下传给reader。 B、EPC Middleware 22、(C)主要处理电子产品吗对应的EPC IS信息服务器地址的查询和映像管理。 C、ONS (对象命名服务) 23、作为EPC DS服务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对象命名服务ONS储存提供EPC信息服务的地址信息,以(A)做诶搜寻的主键值 A、EPC编码 2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M2M应用范畴 D、人与人 25、3GPP定义的M2M业务需求中,3GPP网络作为MTC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承载通道。 B、传递信息 26、在3GPP的定义中,M2M也称为机器类型通信,在其定义的相关规范中对MTC定义了()种业务特性 B、16 27、ITU-T在Y.2060中描述了物联网定义:物联网是信息社会的(),物与物之间通过现有的和演进的信息通信技术进行互联从而提供先进的服务 D、全球基础设施 28、物理的物通常是指可以看得见或摸得到的在物理世界存在的实体,可以被感知和/或操作:…… 5 / 25
C、具有标识的 29、Y.2060建议书中描述的物联网基础属性,事物相关服务:物联网能够在()内提供与事物相关的业务,如物理的物和与之相关的虚拟的物之间的隐私保护和语义的一致性。 C、事物的限制范围 30、物联网需要支持建立()的物与物之间的连接,并支持用统一的方式处理异构的标识。 B、基于标识 31、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对信息和数据的(),是物联网成为普遍服务的基础设施,有待突破的方向是向下与感知层的结合,向上与应用层的结合。 A、有效传递 32、如何满足物联网建设与发展面临的()问题,将是决定物联网是否能在大规模范围内得到普及应用的关键问题。 A、安全与隐私保护 33、一维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相应的数字组成,这种数据编码可以供机器识读,而且很容易译成二进制和十进制数。 C、条和空 34、二维条码技术是在一维条码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前提下产生的。由于受信息容量的限制,一维条码通常是对物品的标识,而二维条码是对物品的() D、描述 35、()呈正方形,只有黑白两色。在4个角落印有像{回}字的叫嚣的正方图案,是帮助译码软件定位的图案,用户不需要对准,无论以任何角度扫描,数据仍可正确被读取。 C、QR码 36、矩阵式二维条码是在一个矩形空间通过黑、白像素在矩阵中的不同分布进行编码。具6 / 25
有代表性的矩阵式的二维条码有:QR Code、()、Maxi Code、Code One等。 A、Data Matrix 37、()是一种堆叠式二维条码,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由美国SY,MBOL公司发明的,组成条码的每一个条码字符由4个条和4个空共17个模块构成。 B、PDF417 38、反向散射耦合源于(),当电磁波遇到空间目标时,能量的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以不同强度被散射到各个方向散射的能量中,一部分反射到发射天线,并被接受和识别,即可获得目标的有关信息。 C、雷达技术 39、()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D、RFID 40、()没有内装电池,只有在阅读器的阅读范围之内时,标签才能从阅读器发出的射频能量中提取其工作所需的电能。 C、无源标签 41、()可以通过设计电池的不同寿命,对标签的使用时间或使用次数进行限制,它可以…… B、有源式RFID标签 42、()在装配流水线上应用射频卡以尽可能大量地生产用户定制的汽车。 B、德国宝马汽车公司 43、以下传感器分类中,()是按被测物理量来划分的。 A、速度传感器 44、以下传感器分类中,()是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来划分的。 7 / 25
B、电气式 45、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即()特性,而这些基本特性决定着传感器性能的优劣,并由具体的性能指标来考核。 B、输入-输出 46、智能传感器的另一发展方向就是网络传感器。网络传感器是包含数字传感器、网络接口和()的新一代智能传感器。 B、处理单元 47、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由电源、数据获取单元(DAU)、数据处理单元(DPU)、数据发送和接收单元(DSRU)四个主要模块组成,具有无线通信、数据收集和处理、协同工作等功能。 D、无线传感器节点 48、传感器网络是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理区域内感知对象的检测信息,报告给用户。 B、自组织和多跳的 49、所谓()是指参战部队和支援保障部队对战场空间内敌、我、友各方的兵力部署、武器配备和战场换将(如地形、气象和水文)等信息的实时掌握过程。 C、战场感知 50、所谓“()”实际上是由震动和声响传感器组成的系统,只要对方车队经过,传感器就探测出目标产生的震动和声响信息,自动发送给指挥中心,美机立即展开追杀,在越战中共计炸毁了5万辆卡车。 A、热带树 多选题 8 / 25
51、CPS(cyber physical systems)是一个综合计算、网络和物理环境的多维复杂系统,通过()技术的有机融合与深度协作,实现大型系统的实时感知和动态控制。 A、通信 B、控制 D、计算 52、物理网概念的外延可理解为:实现()与()的融合,将一切事物数字化…… C、信息世界 D、物理世界 53、国内各省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存在的问题包括? A、东中西分布不均 B、缺乏长远规划 C、地方特色不够明显 54、物联网标准化体系应由以下哪几项构成? B、物联网总体标准 C、物联网共性技术标准 D、行业物联网标准 55、EPCglobal网络中,实体标记语言(PML)是()、Savant、EPC IS、应用程序、()之间相互通信的共同语言 C、阅读器 D、ONS 56、广义上来看,M2M可代表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人对机器和机器对人之间的连接与通信,他涵盖了所有实现在一下哪几项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技术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