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题目:学生所在单位:姓名:教育层次:本科学号:专业:土木工程指导教师:分校:齐齐哈尔电大本科生毕业设计任务书摘要本设计为楼毕业设计,建在区,建筑面积㎡,共层,地震设防烈度为度。
本设计依据设计要求和原始资料,运用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力学基本原理及土力学和对材料性质的深刻了解,遵守设计规则,保证建筑结构合理,所有材料的质量和强度合格,工艺良好。
本建筑设计分为三部分: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设计采取积极措施来增强建筑物的外表强度和坚固性,给人以心理上的安全感。
另外,还要有艺术的美感,要有时代气息。
结构体系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用砖做墙。
结构设计是使结构物得到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的过程。
结构体系选择后,进行荷载分析和强度分析,同时考虑与建筑经济学的关系,把材料制做安装所需成本、所用时间,以及结构使用期间的维修联系起来。
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的依据分项工程,流水施工的方法,合理安排施顺序,注意安全措施,力求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面积,设防烈度,砖混结构目录2.32.42.5第一章建筑设计部分1.1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小区规划平面图及竖向高程图一份。
2、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委托书一份。
3、建设单位提供的该地段岩土勘察报告一份。
4、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及有关标准规定。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黑龙江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23\120—200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5、本工程施工及验收均需按照国家现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规范及验收规范施工。
6、节能住宅节点做法及施工工艺要求均按02J—1标准图集设计施工,苯板与苯板之间,与墙体之间采用塑料涨钉。
1.2工程概况1.2.1工程特点1、本工程为2、本工程为节能建筑,整栋楼由三个单元组成,一~六层均为住宅。
共能容纳住户36户。
总建筑面积:3703.76平方米,其中阳台建筑面积为:400.74平方米。
建筑物的总长及总宽祥见组合平面图。
3、本工程每户设有方厅、卫生间、厨房、封闭阳台,室内上下水,电气照明,分户控制采暖。
4、层高:住宅层高均为2.80米,室内外高差0.9米。
1.2.2地点特征本工程靠近公路,北面为97#楼。
南面有较大空地,可作为主要施工场地。
本工程,钻孔深度8.5m内未见地下水,土壤的最大冻结深度为2.2m,基本风压值为3.5MPa。
1.3平面设计建筑平面是建筑在水平方向房间各部分的组合关系。
本设计中,考虑各房间的使用要求以及合理性布置。
a)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交通联系部分是人流通行和集散不可缺少的内容,这部分设计的主要内容有:1. 交通路线简捷,明快,联系方便。
2. 人流通畅,紧急疏散时迅速安全。
3. 满足一定的采光和通风要求。
4. 力求节省交通面积,同时应考虑空间处理等问题。
b) 楼梯楼梯设计主要依据使用要求和人流通行情况确定梯段宽度和休息平台的宽度,选择适当的楼梯形式。
c) 卫生间的平面设计卫生间在满足设备布置及人体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卫生器具布置紧凑,节约面积,使管道集中,并设有通风设施。
平面的组合形式详见建筑施工图。
1.4立面设计建筑立面设计是满足房屋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的前提下,运用建筑物造型和里面构图的一些规律,紧密结合平面布置,剖面的内部空间组合条件而进行设计。
联系建筑平面及剖面建筑体型组合,运用建筑形式美的一些基本规律,使他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适应环境条件,符合美学的基本规律,也更加富有现代气息和艺术的感觉。
本设计中,外立面上采用单框三玻塑钢窗,充分显示砖混结构中,砖混的特点。
外墙采用弹性涂料。
建筑物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高差为900mm。
建筑立面效果见建筑施工图。
1.5 剖面设计建筑剖面图是表示建筑物在垂直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剖面设计主要分析建筑物各部分应有的高度,建筑物的层数,空间的组合和利用,以及在建筑物剖面中的结构和构造的关系等。
a) 层数的确定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城市规划要求,进而确定大楼主体为六层(局部设有阁楼)b) 层高的确定根据使用要求,采光、通风、感观和模数,确定层高为2.8m,c) 室内外高差为防止室外雨水倒流入室内及建筑物沉降使室内地坪标高过低,同时也增强了建筑物的立面效果,故取室内外高差900mm。
1.6 建筑构造设计1.6.1本工程-为四级民用建筑,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适用年限为3类50年。
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层使用年限为15年。
1.6.2屋面:本工程屋面采用刚劲混凝土坡屋面。
顶层屋面板上80厚挤塑苯板,双层错缝搭接。
所有出屋面构件均贴60厚聚苯板,在穿越顶层楼板的隔气层及防水层时,隔气层及防水层均按照SBC120复合卷材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并上卷顶层楼面500高。
坡屋面为有组织排水。
1.6.3墙体:本工程为节能建筑,外墙采用370厚红砖砌体外贴80厚聚苯乙烯板,且370厚红砖砌体外抹20厚1:2.5水泥砂浆,并保证砂浆干到95%以上时,方可进行贴苯板的施工。
外墙面采用多功能复合干粉料粘接聚苯板、网格布面层。
内墙采用240mm、120mm两种红砖砌体。
管道井内墙体采用1:3水泥砂浆抹面,内掺3%防水粉。
1.6.4墙身防潮层做法:20厚1:3水泥砂浆内掺5%防水粉,设置位置在-0.06m 处。
1.6.5门:单元外门为电子对讲门:分户门为三防门,户内南北阳台门为保温塑钢门,芯板传热系数K≤1.35W(m²k)。
1.6.6窗:外窗及阳台窗均为节能塑钢窗。
封闭阳台窗为单框三玻塑钢窗,外节能塑窗均为单框三玻(65系列以上)塑钢窗的传热系数:单框三玻为K≤2.0W ((mk),玻璃窗间的空气层厚度≥20~30mm。
窗框与墙之间均采用发泡胶密封。
根据规范GB50096—1999中第3.9.2条规定,住宅一层外窗及阳台窗外侧均设置防盗栏杆。
1.6.7地面:住宅地面均采用现浇水泥砂浆地面。
室内设暗踢脚,并与墙面一平,踢脚线部位抹1:2.5水泥砂浆。
1.6.8卫生间:卫生间地面均采用现浇并采用“SBC120卷材防水”,上卷200高,且卫生间地面比居室地面低20mm。
卫生间现浇板做现浇混凝土上翻边,翻边尺寸为:120mm³120mm。
1.6.9通气孔:卫生间及厨房均采用变压型逆止阀排风道,其尺寸及要求祥见各单元详图说明。
1.6.10楼梯间地面采用水泥砂浆地面。
楼梯栏杆及扶手由建设单位自理。
栏杆高度为900mm,顶层高度为1100 mm,室内外楼梯栏杆@≤110 mm。
1.6.11室内外各部位装修详见“室内外装修表”。
1.7建筑结构设计.本工程为砖混结构,基础为桩基础;楼梯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楼板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过梁为现浇钢筋混凝土过梁;圈梁层层设于板下。
1.8苯板要求及注意事项:1.8.1屋面及地面均采用挤塑型苯板,对其要求如下:容重ρ=40Kgm,导热系数λ≤0.024w(m²k)。
墙体采用聚苯板,对气要求如下:容重ρ=20kgm,导热系数λ≤0.042w(M²K)。
苯板均为自熄型,氧指数≥30%。
1.8.2苯板陈化时间:自然条件≥42d或恒温60°,恒温下蒸汽养护≥5d,苯板适用时不能有苯板皮。
1.8.3苯板在运输保管时应远离火源,严禁坚硬物品碰撞及直接接触有机溶液。
1.8.4施工中若发现因踩、压、撕裂等损伤应剔除,现场切割应保证平直,搭接严密。
1.8.5涂料饰面层涂抹前,应先在抗裂砂浆抹面层上涂刷高分子乳液弹性底涂层,再刮抗裂柔性耐水腻子,饰面面层采用弹性涂料。
粘贴和涂抹作业期间及完工后24小时内,环境和基层表面温度均应高于5°C。
严禁雨中施工,遇雨或雨季施工应有可靠的防雨措施。
抹面层和饰面层施工还应避免阳光直射和5级以上大风天气。
1.8.6所有外墙上的门窗框、水落管、进户管线、墙面预埋件等,均应在苯板保温隔热层施工前完工。
1.9施工注意事项:1.9.1屋面板四周与女儿墙间留30mm的空隙,内填30mm厚笨板。
1.9.2端单元屋面板下,横墙、纵墙水泥砂浆找平层上加设一层油毡纸滑石粉滑动层。
1.9.3散水坡每2 m用10厚木板条分隔,木板条双面涂防腐油漆。
做法详见03J930-1,21页3。
1.9.4楼梯间栏杆及阳台栏板顶部水平推力不小于0.5KNM。
1.9.5屋面施工应注意:屋面突出物处、防水层处应加设一层防水卷材,水落管处增设一层卷材。
连接雨水口的各层卷材,应粘贴在雨水杯口上,雨水口处除按图施工外必须严格遵照“SBC120卷材防水”要求施工,天沟做成圆角。
1.9.6 电表箱安装应按照施工规范执行,并满足结构设计所需最小承载需要。
1.9.7. 在施工过程中,各专业图纸要按施工程序配合使用,以免出现错漏碰缺。
1.9.8施工中各工种应密切配合,保证预留口埋管线的准确,避免漏掉。
凡穿墙、楼板管道,施工后期应用1:2防水砂浆堵严再施以相应的饰面。
1.9.9外露铁件均需做防腐处理,刷防锈漆一遍,调和漆两遍。
1.9.10本工程除按各专业图纸施工外,其它未说明事宜均按照有关国家现行规范规定实施。
1.10其它注意事项:1.10.1本工程±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148.10。
1.10.2本工程楼梯间为采暖楼梯间,给水由小区内锅炉房供给。
排水通过化粪池排进城市管网。
1.10.3本工程所标注的尺寸除标高以米计外,其余均以亳米计。
1.10.4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
第二章结构设计部分2.1设计资料2.1.1建筑及使用要求住宅楼(抗震六度区,6+1层砖混结构),层高2.8m,建筑总高度17.7m,主要为住宅使用。
1.自然条件=0.40KNm2;基本风压:w基本雪压;S=0.25KNm2;抗震设防烈度;6度;场地类别:Ⅱ类;场地标准冻深;2.2m地下水深度:自然地坪下5m2.工程地质条件:(1)土层:(自上而下)①杂填土:层厚0.6m~1.0m,γ=18KNm3<0.5,地基承载力标准②粉土层:层厚3.0m~5.0m,γ=18KNm3,e<0.85,Sr=160kpa;值fk(2)层粉质粘土: qsa=32KPa,2-1层细砂: qsa=8KPa,(3)层粉质粘土: qsa=20KPa,3-1层细砂: qsa=21KPa,(4)层圆砾: qsa=45KPa, qpa=800KPa(5)场地在地震烈度6度时无液化现象产生。
2.1.2结构选型及主要材料1.结构选型依据抗震设计规范对多层砌体房屋的规定,本工程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方案,楼、屋盖采用钢筋混现浇板(板厚120),楼梯间、卫生间楼板为现浇.墙体采用砼多孔砖砌体,外墙厚370mm,内墙240mm.房屋总长度31.28m,依据《砌体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本工程基础采用桩基础,持力层②粉土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150kpa.基础埋置深度考虑场地冰冻深度及设备管线布置等因素,确定-1500m标高处,基础设计不考虑地下水影响.2.主要材料砌体采用砼多孔砖砌体,强度等级为MU15砂浆强度等级M7.5,0.000以下为M10水泥沙浆,三、四层为M7.5混合沙浆.圈梁、构造柱等现浇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基础为C10素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