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业开放的重要性和意义

金融业开放的重要性和意义

• 1998年3月,发布《关于批准外资银行加入全国同业拆借有 关问题的通知》,允许外资银行加人全国同业拆借市场, 从事人民币同业拆借和现券交易。
• 1998年8月,批准深圳为第二个允许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 务的试点城市。
• 1999年7月,发布《关于扩大上海、深圳外资银行人民币业 务范围的通知》,放宽对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客户的地域 限制和人民币业务的规模限制,允许外资银行向同业借入 一年期以上的人民币资金。截至2001年底,在华外资银行 营业性机构达175家,四年内增加99家,资产总额增长3倍 多。
(3)银行业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重大转变。三十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银行 业的体制机制得到深刻变革,适应市场化、国际化要求的商业银行体制 基本确立,市场化程度大幅提升。
(4)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坚持金融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基本指导方针,不断 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银行业服务国民经济的 功能进一步提升。
• 198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特区外资银行、中 外合资银行管理条例》,允许外资银行在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和海南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
• 1990年8月,颁布《上海外资金融机构、中外合资金融机 构管理办法》。截至1993年底,外资银行在中国13个城 市设立了76家营业性机构,经营对外资企业和外国居民的 外汇业务,资产总额达89亿美元。
• 2005年12月,在汕头、宁波、哈尔滨、长春、兰州、银川、南宁七 个城市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2006年11月,颁布《中华人民 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 施细则》。
• 2006年12月,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允 许外资银行对所有客户提供人民币服务;取消对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 非审慎性限制。
第二阶段
从1994年至2001年。这一阶段我国经济体 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对外贸易全面发 展,外商投资显著增加,对外开放的总体 格局基本形成。为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 平和改善投资环境,我国实施了相关政策, 完善涉外经济法规,保持了外商来华投资 的良好势头,外资银行业务随着外资企业 在中国的迅速成长及中资企业国际业务的 发展而快速发展
第二,境外机构主要经营指标不断改善,盈利能力提 高。
第三,培养了一支国际化经营人才队伍。
第四,合规意识增强,管理境外资产风险的能力提 高。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当前中资银行“走出 去”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包括健全,监管环境进一步优 化,市场化运作环境逐步形成,社会信用环境逐步完善。
(6)国际地位空前提升。2009年末,工行、建行和中行的市值已经超过 了世界许多知名大银行,国际投资者对我国银行认可度越来越高。
中国银行“走出去”的历程
(1)20世纪20年代,中国银行率先于1929年在伦 敦开设分行,1936年在香港设立分行,1934年中 国交通银行在香港设立分行。后由于战争和计划 经济中止。
• 2003年12月,在济南、福州、成都和重庆四个城市向外资银行开放 人民币业务,允许外资银行在已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地域经营对中资企 业的人民币业务。
• 2003年12月,颁布《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 法》,规定人股中资银行的资格条件和持股比例。2004年12月,在 昆明、北京、厦门、沈阳和西安五个城市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
• 1981年,南洋商业银行在深圳设立分行,成为改革开放 以来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家营业性机构。在不断适 应经济金融发展需要、稳步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方针的指 导下,中国银行业扩大了对外开放地域,逐步从经济特区 扩展到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
• 1983年,颁布《关于侨资、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设立常 驻机构的管理办法》。
(2)1997年后,我国股份制银行确立了海外发展 战略。在海外设立分行、子行或兼并。在海外26 个国家,80多家银行,总资产超过4000亿美元。
(3)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银行业“走出去” 步伐加快。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取得了可喜 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初步建立起国际化经营网络,银行境外服务 能力提高。
• 在修订和完善198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特区外 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管理条例》基础上,1994年,颁布 全面规范外资银行的第一部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 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规定了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市场 准入条件和监管标准。
• 1996年,颁布《上海浦东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试 点暂行管理方法》,允许外资银行在上海浦东试点经营人 民币业务,服务对象限于外资企业和境外居民。
中国改革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
——金融业开放 的重要性和意义

• 我国金融业开放的 历程可分为三个阶 段:
第一阶段
• 从1980年至1993年。这一阶段我国金融业 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是,通过外资银行的进 入引进外汇资金和改善对外资企业的金融服 务,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
• 如,1980年,日本输出人银行在北京设立代表处;
第三阶段
• 从2002年至今。
•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取消外资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的地域和 客户限制,允许外资银行经营中国企业和中国居民的外汇业务,在上 海、深圳、天津和大连四个城市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同时,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修订)》。
• 2002年1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修订)》。2002年12月,在广州、青岛、珠海、南京、武汉五个城市 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
• 简述我国银行业改革开 放的成就以及我国银行 业“走出去”的主要历 程。
(1)现代银行体系基本确立。我国成功实现了“大一统”银行体系到现代 银行体系的历史转变,银行业的组织体系更加健全,机构种类更加丰富。
(2)银行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目前银行业的总资产已达到52.6万亿 元,不良贷款比率为8%,其中已股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2 %,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银行的平均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