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学校《电工基础》教学

中职学校《电工基础》教学

浅谈中职学校《电工基础》教学
【摘要】《电工基础》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类各专业一门重
要的基础核心课程,是高职高专各专业培养人才必须具备的理论基
础。但是由于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等原因,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困
难。
【关键词】 《电工基础》 教学
近年来,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政策的放开,中职学校的生源素
质与培养的方向、目标与以往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变。以往中职学校
的教育是学历教育,学生是中考成绩较好的;而今中职学校的教育
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学生大多是中考成绩一般甚至没有参加中考
的。
《电工基础》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类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
核心课程,是高职高专各专业培养人才必须具备的理论基础。该课
程要求学生获得必须的电工基础理论、电路分析计算能力及电工测
量等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因此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
与实际联系紧密等特点。
综上原因,教师感到难教,学生也普遍感到难学,厌学情绪严重。
经过十余年与职业高中的学苗磨合,反复的思考和探寻,分析了《电
工基础》难教又难学多种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个人经验。
一、对授课教师的基本要求
首先,教师本身必须有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不断进取
的敬业精神,面对教学的困难局面,不应悲观丧气,而应不断探索
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来解决它。
其次,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人们常说,教
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备一桶水。因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
要勤于钻研,勇于探索,锐意进取,不断加强自我进修,更新知识,
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类
难题或疑惑,一方面可以得到学生的肯定,另一方面还可以体现自
己的价值,也可以引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同样也有利于提高学
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再者,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是教育的
灵魂,一切教育行为无不受其支配和制约。教师必须通过学习明白
教育教学的目的、意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文化知
识、思想品德、心理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二、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要确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探索、自学、发展的主
体,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对思维活动过程的展开,不
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以学生为
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
学生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
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都得到发展。
(二)以教师为主导。
英语有句谚语说到:“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就是牵马者。
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导、劝导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技
能、思维水平、学习心理及情感,正确地引导学生由未知达到已知
的彼岸。真正完成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全过程。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习来
说,兴趣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应想尽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教师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尽量多扬少抑,对学生一点点的
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只要学生有学习的兴趣,那么,就会变被动为主动。
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
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美国心理学家罗
杰勘探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热爱,感受到热烈而积极的
期待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依赖、鼓舞与激动的内心情感体验而产
生共鸣,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并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努力把
这种教诲转化为行动,去实现教师的期望。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
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从教师的角度看,只有取得学生的信任,他所传授的知识与道理
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即学生接受教师的信息是有选择的。可以说,
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认知众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自信心是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一个失去学习自信心的学生会感
到学习无方,心灰意冷,并且往往会放任自流。差生之所以成为差
生,其原因之一就是由于自信心不足造成学习成绩不佳,从而在同
学们的思想中产生不良印象所形成的不公正待遇。因此,教学过程
中,树立每个学生的自信心是教育的关键。学生有了自信心,才能
具有摆脱和克服阻碍自己进步的一切不利因素的能力和顽强的学
习毅力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要小心谨慎地评价每个
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业成绩以及个性发展等等。
四、分类要求,加强学法指导,确保”面向全体学生”落到实处
《电工基础》教学必须面向全班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发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s布卢姆提出,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是教
师要努力为班内所有的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因为人与人之间
的差异是普遍的绝对的,每个人都有与他不同的个性、特征,所以
教师既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意因材施教,注意二者的矛盾
统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那些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进行
辅导,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较难较多的学习材料,启发鼓励他们
自学和独立思考。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为大多数学生着想,并
时刻牢记越是差的学生越是需要帮助。在课堂上提问时,能有计划
地针对不同学生的水平提不同的问题,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其他
同学一样,也能积极的参与班上的教学活动。
职业学校生源质量总体偏低是不争的现实,职业学校要在激烈的
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把现有的学生培养成实际操作技能娴
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技能型人才去满足社会的需求。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教
学不是教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
能力,才会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从而使学生走上
社会有更好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