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丰润镇中学 孙文侠 【设计理念】 根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指导。在教学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对课文片段熟读成诵,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志趣美。 第一课时 课上宗旨:让每一朵花开放!让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大放异彩!学习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学习说明文文体知识。 2、理清本文的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结构等。 学习重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以及赵州桥面和卢沟桥的不同之处。 学习难点:理清说明顺序,说明结构 时间预设: 目标解读 1 独学 17 对学群学 8 展示10 检测 8 学习过程: 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知识链接: 一、说明文文体知识: 1、定义:是指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文章。以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构造、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以及阐明事理、 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有关知识: 2、说明文的种类:(1)事物说明文 (2)事理说明文 (3)科学小品文 3、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的顺序,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2)空间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总体到部分……) (一般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 (3)逻辑顺序: (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 (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4.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总--分--总、分--总、并列、递进。 5.说明方法: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 分类别、摹状貌、列图表、作引用、作诠释等 6.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平实、生动 二、走近作者: 茅以升(1896——1989),我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奠基人,著名的桥梁学专家。1921年获美国加里基工学院博士学位。1933年主持设计并领导建造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五十年代有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1959 年,在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中,茅以升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1989年被美国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称号。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他为中国的桥梁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孤芳自赏(独立学习):(17分钟)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hú( )形 拱( )形 匀称( ) 张鷟( ) xiáo河( ) 残损( ) 惟妙惟肖( ) 石砌( )推崇( ) 巧妙绝伦( )( ) 2、解词: 惟妙惟肖—— 巧妙绝伦—— 匀称—— 雄跨—— 推崇── 绝伦── 3、归纳概括,文章共10段,可分为三部分: (一)(1—2):介绍石拱桥的 。 (二)(3—9):主要以 、 为例,具体的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并分析 的原因。 (三)(10): 介绍中国石拱桥的 。 3、默读课文,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 赵州桥: 卢沟桥: 3、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4、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座桥? 5、文章的说明顺序是 6、文章的结构安排是 二、百花齐放(组内群学,对学):(8分钟) (完成自主学习中的1-6题,组长主持,解决对学中的难题) 三、群芳吐艳(小组合作对话文本——朗读) 班内展示:(10分钟) (依据当堂学情自定) 四、当堂检测:(7分钟) 1、说明文 定义:是指客观地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的文章。以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构造、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以及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 2.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可分为:(1)_______ _说明文 (2) 说明文 (2)_____ _说明文 3.说明顺序: (1)_______ 顺序 :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的顺序,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2)_____ _ 顺序:(从 到 、从 到 、 从 到 、从 到 ……) (一般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 (3)_______ 顺序: (由 到 , 由 到 , 由 到 , 由 到 , 由 到 , 由 到 ……) (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4.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递进。 5.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明文的语言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的收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 1、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2、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解说明顺序,说明技巧 时间预设: 目标解读 1 独学 20 对学群学 7 展示8 检测 9 学习过程: 一、独学:( 20分钟) 1、读课文1、2段,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2、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
3、默读4、5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4段: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的修整。 ——5段: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 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 到 的顺序 4、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 ”后者 ,选两例说明中国石拱桥 、 。
5、赵州桥的四个特点各说明了什么?顺序能否调换? 6、细读第6段,提问: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由( )——( ) 7、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
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 8、第10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9、研讨本文的说明顺序。 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 到 。先 后 的顺序; 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 到 的顺序; 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 先后为顺序。 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二、对学群学:(7分钟) (完成自主学习中的1-9题,组长主持,,解决对学中的难题) 三、班内展示:(8分钟) (依据当堂学情自定)
四、当堂检测:(9分钟) 1、分析说明方法: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 ) (2)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 ) (3)“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 ( ) (4)张嘉贞说“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唐朝张鷟说“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2)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
(3)《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加线的词能否去掉?)
(4)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 五、我的收获: 我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人,也从没有独立生活过,直到来了加国。 然后发现,有生俱来的独立细胞瞬间苏醒,几乎可以万事不求人,独立自强到令自己刮目相看。 其实是环境使然,因为我也求不到人,举目无亲,求人不如求己。 一个人带着女儿东奔西走,上下求索,差不多半年的时间,生活才算安定下来。 有幸结识了几位华人朋友,圣诞节前第一次聚餐,说起各自的安居经历,无不感叹,加国是个锻炼人的好地方,堪堪把在座的娇娇女都变成了女汉子。 主人是一位大我两岁的姐姐,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最是热情好客,令人宾至如归。 席间说起各自的圣诞计划,我打算带女儿去夏威夷度假。 话音刚落,便有两个声音相继表示可以负责我的机场接送。 我和这里的许多老外一样,早在订机票的同时就租好了机场的昼夜停车,自驾往返机场。于是婉言谢绝了朋友的好意。 “下次不许再这样了啊!知道你是不想给人添麻烦,但你知不知道我们就是喜欢被麻烦呀?”主人心直口快地埋怨道。 “我是早上七点的航班,五点半就得值机,四点半出发,若是让你们送的话,岂不是要跟我一样倒时差了,如果是中午的航班,我就不客气了。” “任何时侯都不需要客气。朋友是用来干什么的?朋友就是用来相互亏欠的。因为把你当朋友,所以我有求于你的时侯才不会犹豫,反之你有需要的时侯,也理所当然地来求我办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是在一次次的相互亏欠互还人情的过程中日渐亲厚的。我巴不得你麻烦我,这样下次我麻烦你的时侯就理直气壮了,否则你从不求我,我怎么好意思去求你,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我把这当作了一堂宝贵的人情世故课。简单朴实的道理,却蕴含着与人交往的大智慧。 怪不得她周围有这么多的朋友,我很羡慕她为人处事的通透。 从那以后,我学会以另一种方式与人相交,大方索取,大方回报,有欠有还,交情不断。 有位家长临时有事找人代班去图书馆做义工,我正好有时间,立刻响应。之前我们只是恰好在同一个家长群里的点头之交,见面连话都没说过两句。事后,她主动表示有机会一定要替我一次班,我欣然接受,你来我往的便成了朋友,更是将相互代班发扬成了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