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 B.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生成沉淀的速率和沉淀溶解的速率相等 C.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 D.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 解析:沉淀溶解平衡符合一般平衡的特点,反应开始时,各离子的浓度没有必然的关系,A项错误;平衡时,沉淀的生成速率与溶解速率相等,B项正确;平衡时,离子浓度不再变化,但不一定相等,C项错误;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由于固体的浓度为常数,故平衡不移动,D项错误。 答案:B 2.(2017届保定市高阳中学月考)对饱和AgCl溶液(有AgCl固体存在)进行下列操作后c(Ag+)减小而Ksp(AgCl)均保持不变的是( )
A.加热 B.加水稀释 C.滴加少量1 mol/L盐酸 D.滴加少量1 mol/L AgNO3溶液 解析:含AgCl饱和溶液中,存在+(aq)+Cl-(aq) ΔH>0,加热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c(Ag+)增大,Ksp(AgCl)也增大,A项不符合题意;加水稀释,由于饱和AgCl溶液中有AgCl固体存在,加水AgCl固体溶解,该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Ag+)不变,B项不符合题意;滴加少量1 mol/L盐酸,c(Cl-)增大,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Ag+)减小,由于温度不变,Ksp(AgCl)保持不变,C项符合题意;滴加
少量1 mol/L AgNO3,溶液c(Ag+)增大,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3.(2017届玉溪第一中学月考)物质间的反应有时存在竞争反应,几种溶液的反应情况如下: (1)CuSO4+Na2CO3 主要:Cu2++CO2-3+H2O―→Cu(OH)2↓+CO2↑ 次要:Cu2++CO2-3―→CuCO3↓ (2)CuSO4+Na2S 主要:Cu2++S2-―→CuS↓ 次要:Cu2++S2-+2H2O―→Cu(OH)2↓+H2S↑ 下列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Cu(OH)2>CuCO3>CuS B.CuS>Cu(OH)2>CuCO3 C.CuS解析:在发生离子反应时,转化为更难溶的物质,离子浓度减小的程度大,故可判断溶解度大小关系 2
为CuS答案:C 4.25 ℃时,Ksp(AgCl)=1.56×10-10,Ksp(Ag2CrO4)=9.0×10-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同浓度的Na2CrO4和NaCl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AgCl先析出 B.向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晶体,有AgCl析出且溶液中c(Cl-)=c(Ag+)
C.AgCl和Ag2CrO4共存的悬浊液中,c-c2-4=1.56×10-109.0×10-12 D.向Ag2CrO4悬浊液中加入NaCl浓溶液,Ag2CrO4不可能转化为AgCl 解析:向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晶体,c(Cl-)>c(Ag+),B选项错误;AgCl和Ag2CrO4共存的悬浊
液中,c-c2-4=c-c2+c2+c2-4=1.56×10-10×c+9.0×10-12,C选项错误;向Ag2CrO4悬浊液中加入NaCl浓溶液,Ag2CrO4能转化为AgCl,D选项错误。 答案:A 5.(2017届湖北枣阳市白水高级中学模拟)室温时,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20 mL,向混合物中逐滴加入0.05 mol·L-1 Ba(OH)2溶液时,生成的沉淀BaSO4和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对应溶液的pH:a=1 B.生成沉淀的最大值m=2.33 g C.原混合液中盐酸的浓度为0.1 mol·L-1 D.当V=10 mL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2-4===BaSO4↓ 解析:由图知消耗60 mL Ba(OH)2溶液呈中性,n(H+)=n(OH-)=0.05 mol·L-1×2×60×10-3 L=6×10-3 。消耗20 mL Ba(OH)2溶液时沉淀最多,n(BaSO4)=0.05 mol·L-1×20×10-3 L=10-3 mol,m=10-3
mol×233 g/mol=0.233 g,B项错误;A点c(H+)=6×10-3 mol-0.05×2×20×10-3 mol40×10-3 L=0.1 mol/L,pH=1,A项正确;原混合溶液中盐酸的浓度为0.2 mol·L-1,C项错误;V=10 mL时溶液中H+与OH-也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2-4===BaSO4↓+2H2O,D项错误。 答案:A 6.(2017届天津一中月考)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CuS的溶解度大于PbS的溶解度 3
B.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没有还原性 C.CuSO4与Zn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S2-===CuS↓ D.整个过程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解析:由转化关系知CuS的溶解度小于PbS的溶解度,A项错误;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铜蓝(CuS)也具有还原性,B项错误;CuSO4与Zn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ZnS===CuS+Zn2+,C项错误;只有D项正确。 答案: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向CaCO3悬浊液中通入CO2,Ksp值变大 B.用稀硫酸洗涤BaSO4沉淀比用水洗涤损耗BaSO4小 C.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c(Ba2+)增大 D.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物质的溶解都是吸热的 解析:Ksp值只与温度有关,常温下向CaCO3悬浊液中通入CO2,Ksp值不变,A项错误;稀硫酸中含有较多SO2-4,使BaSO42+(aq)+SO2-4(aq)平衡逆向移动,故用稀硫酸洗涤BaSO4沉淀比用水洗涤损耗小,B项正确;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存在BaSO4的溶解平衡:BaSO42+(aq)+SO2-4(aq),加入Na2SO4
固体使溶液中c(SO2-4)增大,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Ba2+)减小,C项错误;物质的溶解有的吸热,有的放
热,如Ca(OH)2的溶解过程为放热,且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D项错误。 答案:B 8.如图是碳酸钙(CaCO3)在25 ℃和100 ℃两种情况下,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aCO32+(aq)+CO2-3(aq) ΔH<0 B.a、b、c、d四点对应的溶度积Ksp相等 C.25 ℃时,CaCO3的Ksp=2.8×10-9mol2·L-2 D.温度不变,挥发水分,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c点 解析:由图象可知,100 ℃时碳酸钙的溶度积大于25 ℃时的溶度积,故其溶解过程吸热,即ΔH>0,A项错误;Ksp仅与温度有关,但a、d点温度不确定,B项错误;25 ℃时Ksp=c(Ca2+)·c(CO2-3)=2.0×10-5 mol·L-1×1.4×10-4 mol·L-1=2.8×10-9 mol2·L-2,C项正确;挥发水分,c(Ca2+)、c(CO2-3)均增大,
而a点到c点,c(Ca2+)不变,D项错误。 答案:C 4
9.已知25 ℃时,下表为几种常见物质的溶度积常数,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化学式 溶度积常数 化学式 溶度积常数 Ag2S 6.3×10-50 AgCl 1.8×10-10 CuS 4.3×10-36 AgBr 5.4×10-13 FeS 6.3×10-18 AgI 8.3×10-17 A.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可以选用Na2S作沉淀剂 B.将等浓度的NaCl、NaBr、NaI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向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首先析出AgI沉淀 C.Ag2S、CuS、FeS溶解度依次增大 D.将FeS加入较浓的CuSO4溶液中,会有CuS生成 解析:由于CuS的溶度积常数很小,故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可选用Na2S作沉淀剂,A项正确;由于AgI的溶度积常数小,故首先析出的是AgI沉淀,B项正确;一般来说,对于类型相同的物质来说,溶解度越大,溶度积常数越大,但对于类型不同的物质,溶解度大的,溶度积常数不一定大,如Ksp(Ag2S)=c2(Ag+)·c(S2-),Ksp(CuS)=c(Cu2+)·c(S2-),Ksp(FeS)=c(Fe2+)·c(S2-)。通过计算可知溶解度
S(FeS)>S(Ag2S)>S(CuS),C项错误;FeS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当将FeS加入较浓的CuSO4溶液中,
FeS溶解电离产生的S2-与溶液中Cu2+的浓度的乘积大于Ksp(CuS)时,会有CuS沉淀生成,D项正确。 答案:C 10.(2017届济宁模拟)还原沉淀法是处理含铬(含Cr2O2-7和CrO2-4)工业废水的常用方法,过程如下:
CrO2-4――→H+转换Cr2O2-7――→Fe2+还原Cr3+――→OH-沉淀Cr(OH)3↓,已知转化过程中反应为:2CrO2-4(aq)+2H+(aq)===Cr2O2-7(aq)+H2O(l)。转化后所得溶液中铬元素含量为28.6 g·L-1,CrO2-4有10/11转化为Cr2O2-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用绿矾(FeSO4·7H2O)(M=278)作还原剂,处理1 L废水,至少需要917.4 g B.溶液颜色保持不变,说明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常温下转换反应的平衡常数K=1×1014,则转化后所得溶液的pH=6 D.常温下Ksp[Cr(OH)3]=1×10-32,要使处理后废水中c(Cr3+)降至1×10-5mol·L-1,应调溶液的pH=5 解析:在1升废水中+6价的铬的物质的量为28.6/52=0.55 mo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数目相等可知道,氧化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为3×0.55=1.65 mol,质量为1.65×278=458.7 g,A项错误;Cr2O2-7为橙色,CrO2-4为黄色,若颜色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B项正确;根据化学平衡常数公式c(CrO2-4)
=28.6÷52÷1=0.55 mol·L-1,c(Cr2O2-7)=12c(CrO2-4)×1011=0.25 mol·L-1,再由平衡常数公式K=c2O2-7
c22-4c2+=1×1014,可以得到c(H+)=10-6 mol·L-1,C项正确;c(Cr3+)·c3(OH-)=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