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后的心得体会
刚开始看《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故事,感觉更像一个童话,也许正因为是在平凡中所诞生的奇迹,才令人倍加感动。
雷夫.艾斯奎斯为他的学生们在贫民窟的教室里营造了一个快乐的天堂,而他用爱心和智慧所浇灌出的,必定是不平凡的结果。
当下许多教师为了课堂纪律,为了应试教育,使用的是立“下马威”,并佐之以“小红花”的激励,“逻辑后果”的制约等措施。
其实在无形中降低了孩子的水准。
许多家长苦恼于孩子不肯主动学习,他们在挖空心思地想怎样又“拉”又“打”,能促使和逼迫孩子自觉地学习,以应对那无穷的考试。
通过阅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后答案就摆在了眼前:原来基于信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根本!
书中也讲到了品格教育的六个阶段。
雷夫.艾斯奎斯在培养孩子品质的六阶段中细致地描写了每一阶段的目标、做法、结果,同时也不断地提出了“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就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雷夫.艾斯奎斯带着自己的学生走到了第六阶段。
当我们读完了这第六个阶段后我们也应该给自己定一个新的目标,并确信自己的学生也可以做得这么好,因为我们都有一个教室,在这个教室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如果我们都能像雷夫.艾斯奎斯一样细心观察,从爱每一个孩子出发,那么我们也会有自己不一样的教室。
我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还了解到了很多很多,其中
有一处另我的印象最深,对我帮助学生解选择题有很大的启发。
例如有一次雷夫.艾斯奎斯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在黑板上多出一道题目:
63
+28
A.
B.
C.
D.
雷夫:好,同学们,假装这是你们斯坦福九号测验的题目。
我们都知道,斯坦福九号测验会决定你们未来的快乐、成功,还有你们
在银行里有多少钱(孩子们咯咯地笑了)。
谁知道答案?
全班:91。
雷夫:很好。
我们把91放在选项C。
有谁可以告诉我选项A会是什么?
伊索:35。
雷夫:太棒了!为什么是35呢,伊索?
伊索:好让把加法弄错成减法的学生选。
雷夫:完全正确。
谁来给选项B设计一个错的答案?
凯文:81。
给忘记进位的学生选。
雷夫:又说对了。
班上有没有很聪明的侦探会给选项D设计答案?保罗:811可以吗?给乱加一通又忘记进位的学生选(全班大笑)。
在第56号教室,孩子们知道选择题是精心设计的结果,在正确
答案以外的其他选项很少是随便填写的。
设计考题的人都是预测学生会在哪里犯错的专家。
当孩子们在解题过程中出了错,然后看到选项里有他所算的(不正确)答案,就会认为自己一定没错。
雷夫.艾斯奎斯的学生喜欢扮演侦探,“找出”以及“回避”潜在陷阱的过程让他们乐在其中。
雷夫.艾斯奎斯还说到解选择题的另一个策略。
在订正答案时,假设他问第17题的答案是什么,学生不准只回答C,回答的人必须解释选C的理由,并进一步说明为什么不选其他答案。
这么一来,孩子们被迫要检查、考虑、分析该考题的所有选项了。
雷夫.艾斯奎斯以上所用的策略真的很巧妙,这样能敦促孩子们多用批判性思维去一一击破考题,值得借鉴。
第56号教室因雷夫.艾斯奎斯的工作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孩子们因为有了这样的老师而学会了遵守规则、为他人着想、自我计划、自我教育。
而这一切的获得并非教师最初的目标,他也是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后才渐渐明白教育的真谛是什么,当我们越是想孩子们达到我们设定的目标时,我们往往离目标越远。
所以作为教师有时要回到教育的起点,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够真正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