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统一大业的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上课之前播放《七子之歌》这首爱国歌曲,煊染了课堂气氛,引入本课的主题——《祖国统一大业》。
讲授“一国两制”构想环节,教师提出问题,诱导学生联系课本和学案进行自学,然后师生合作订正答案,教师指导学生用“分层次抓关键词”的方法记忆“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意义,然后进行巩固练习加强记忆。
教师在进行每一环节时都明确的告诉学生学习内容和时间,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观看“香港、澳门回归”的有关图片并提出问题,问题的解决采取“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方式,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师生合作总结出“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香港、澳门的成功回归为台湾回归奠定了基础。
”从而引入台湾问题的学习。
“统一大业必将实现”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讨论交流学案中设置的四个问题,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究,让课堂充满生机,培养了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环节,引导学生结合板书一起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便于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认识,有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本节课所学知识
不足之处
1、课堂调控能力欠佳,课堂气氛不活跃。
我会积极继续探讨和思考“怎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这个问题,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2、史实资料准备的不够全面,教师引导过于简单,课堂仅局限于课本教学,如果可以引用课本外的图片和资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讲授台湾回归问题时,如果能结合时事,将一些社会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与课本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会更易理解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会更加兴致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