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音乐课程结构框架

高中音乐课程结构框架


重视实践活动和研究性课题的设计, 以利于发展学生的鉴赏能力、表现能力 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科书由文字、乐谱、图片和视听 材料共同组成,各部分应紧密结合、整 合配套。视听材料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的 信息技术制作,以获得良好的视听效果
学生如有需要, 学生如有需要,可在获得必 修学分后,鼓励选修其他模块, 修学分后,鼓励选修其他模块, 或继续深化歌唱、演奏、 或继续深化歌唱、演奏、创作模 块的学习, 块的学习,以获得相应的选修学 分。
课程实施中几个值得注意的环节
1、不同模块分步实施的原则
各地、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模块 分步实施。总的原则是:优先开设有利于面向 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音乐鉴赏”,以 保证学生获得参与现代社会生活应具备的音乐 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课程资源, 逐步开设其他模块,积极为高中学生学习音乐 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2、不同模块的开设及教学组织形式
由于不同模块教育功能、内容、形式及学生 选课人数的差异,应根据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安 排。 一般情况下,音乐鉴赏在高中的任一学年开 设(通常在高一或高二年级),学生随自己所在 年级分班或合班上课。 其余五个模块,学生可跨年级、跨班级选课。
3、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
选课前: 选课前:应将音乐课程不同模块的内容、 性质和开课计划(包括课时安排、上课 地点、教材和任课教师等)向学生详加 介绍。 选课时: 选课时:音乐教师应和班主任共同对学生 选课给予指导,避免选课的盲目性
6、高中音乐教科书的编写
“音乐鉴赏”模块应有单独的教科书; 其余5个模块,可以单独或合并编写教科书 教科书的编写应兼顾传统与现代、经典 与一般、中华音乐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注 意吸收具有时代感、富于现代气息的优秀作 品。所选曲目应包括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中 国20世纪初至七十年代的创作和八十年代以 来的优秀新作、世界民族音乐、西方古典音 乐、现代音乐及适量的通俗音乐和电子音乐
(二)、实行学分管理 )、实行学分管理
高中音乐课须获得必修学分:3 高中音乐课须获得必修学分: 完成18课时的学习任务获1 完成18课时的学习任务获1学分 18课时的学习任务获
不同模块的学分设置
音乐鉴赏 歌唱 演奏 创作 音乐与舞蹈 音乐与戏剧表演 2学分
各1学分
学生可通过如下两种选课方式之一获 得音乐课的必修学分: 得音乐课的必修学分: A、音乐鉴赏加其余五个模块中任一模块 、 2+1=3 B、音乐鉴赏之外的五个模块中任选三个 、 模块 1+1+1=3
高中音乐课程结构框架 (简缩版)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突出特 点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结构 课程内容结构的变 点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结构的变 化和采用学分 学分进行教学管理两个 化和采用学分进行教学管理两个 方面。 方面。
(一)、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
高中音乐课由六个模块组成,学生根 据意愿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 音乐鉴赏 歌唱 演奏 创作 音乐与舞蹈 音乐与戏剧表演
4、高中音乐师资
(1)学校应聘任专职音乐教教师 (2)提倡邻近地区校际间的师资交流及跨 校兼课 (3)可聘请校内有音乐艺术专长的其他学 科教师兼课 (4)与信息技术教师可作,实施涉及计算 机应用的教学内容 (5)聘请符合教师任职资格的音乐工作者 到校兼课
,如常用乐器及多媒体电脑等,其 中应优先配备良好的音响设备,是上好音 乐课的基本保证
模块设置的依据
1、为全体学生提供基本的文化素养 2、将音乐艺术的三度创造过程: 将音乐艺术的三度创造过程: 创作——表演 表演——鉴赏 创作 表演 鉴赏 化作音乐学科最本质的教学内 容: 音乐鉴赏——歌唱、演奏 歌唱、 音乐鉴赏 歌唱 演奏—— 创作
3、满足不同学生兴趣爱好及发展 需求的多样化选择, 需求的多样化选择,体现不同艺 术门类的相互渗透与综合 4、反映本学科自20世纪以来现代 反映本学科自20世纪以来现代 20 艺术的新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