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格化安全管理系统产品解决方案

网格化安全管理系统产品解决方案

网格化安全管理系统产品解决方案2020年10月30日目录1.概述 (1)1.1背景 (1)1.2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1)1.3网格化管理的必要性 (1)2.系统建设意义 (2)2.1实现安全信息网格化全面管理 (3)2.2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安全信息网格化移动性监管 (4)2.3直观准确的安全事件上报及安全运营监管 (5)3.系统设计目标和原则 (6)3.1设计目标 (6)3.2设计原则 (6)3.2.1先进性设计 (7)3.2.2可靠性设计 (7)3.2.3标准化设计 (7)3.2.4易用性设计 (7)3.2.5经济性设计 (8)4.系统设计 (8)4.1系统设计架构 (9)4.2组网拓扑 (10)4.3软件架构 (11)5.系统功能 (12)5.1用户管理 (13)5.2系统管理 (14)5.3预案管理 (14)5.4安全管理 (21)5.5安全信息 (23)5.6工作流定制 (23)5.7事件统计 (24)5.8定制化应用 (25)5.9智能终端APP应用 (25)5.9.1网格化安全管理 (25)5.9.1.1用户管理 (25)5.9.1.2预案管理 (25)5.9.1.3安全信息 (26)5.9.1.4安全管理 (27)5.9.1.5系统管理 (29)5.9.2音视频对讲通信 (30)5.9.2.1录音录像及IM协同办公 (30)5.9.2.2集群对讲 (31)5.9.2.3视频对讲 (31)5.9.2.4语音通信 (32)5.9.2.5服务端软件 (32)5.9.2.6客户端软件 (32)6.配置清单 (33)1.概述1.1背景网格化管理主要应用于城市综合管理方面,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天津、重庆、昆明等27个城市开展实践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城市综合管理效果。

网格化管理新理念的提出和建设实践,是数字城市管理思想、技术应用在城市管理上的一次重要实践和重大创新,使得数字城市技术真正贴近了城市管理,贴近了市民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网格化管理理念的应用,实现工作流程的固化、岗位职责的落实,使各级管理部门的管理方式、方法更好地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1.2安全管理工作现状经过叙简科技前期充分的调研,分析,目前各管理部门,其安全管理工作主要依靠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相关的工作的落实方式主要以纸面文件的方式下达、传递、和落实,由于公司的各个部门机构众多,无法对已经下达的工作指令进行全面的跟踪和落实,各项应急预案没有实现电子化的操作和科学管理,同时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依据,进行相关岗位责任的查证和参考,安全管理工作难以做到高效率、精细化、信息化、流程化、科学化管理。

怎样提升各个部门当前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精细化、流程化、科学化管理,成为客户各个管理部门安全工作管理的重要问题。

叙简科技针对行业用户当前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以网格化管理的方式着力提升客户当前的安全管理效率,基于网格化管理理论基础,全面固化安全管理工作的各项流程,固化各个部门的各项应急预案,全面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流程化、精细化、和科学化发展。

1.3网格化管理的必要性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将网格化管理理念运用于安全管理,是在城市专业化安全管理领域的首次尝试。

网格技术(Grid)是集成计算机与资源环境等要素,以信息通信、互联网通信为基础的新兴技术,逻辑上其目的在于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软件资源、通信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全面共享,避免出现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

物理上网格化技术,可基于GIS二维/三维地图的应用,实现基于地理位置分布式的业务部署应用。

网格化技术同时也可结合应急指挥调度通信技术、可视化运维管理等解决方案实现应用、数据、功能的无缝融合,共同实现对各个行业的网格化安全信息管理和运行监管。

网格化安全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是杭州叙简科技有限公司根据行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目前的现状,在充分调研安全需求基础上提出的行业安全信息监管解决方案。

其管理模式是按照一定的划分标准将管理对象划分成若干个网格单元,即将管理机构的相关组织/成员按照在日常运营管理工作中对应的岗位职责划,分成多个紧密联系的网格单元;使得各个网格之间自上之下的指令/信息下达、由下往上的工作情况汇报/反馈以及网格间平行的信息交互变得畅通无阻。

同时基于GIS地理信息分布,划分成若干个区域性网格单元,使得网格单元映射于每个管理成员和管理岗位,实现网格化安全管理。

细化岗位职责落实到人和管理单元,实现网格化安全管理的本质要求。

同时将网格技术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将日常的运营、以及管理工作按照管理的需求进行工作流程上的固化,结合信息通信技术实现日常运营、管理的、流程化、规范化与科学化,有效提升运营与管理工作的效率,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2.系统建设意义网格化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将极大提高行业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可有效避免和减少日常运营工作中突发事件和应急事故抢险救援过程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立层层落实的安全运营管理机制,全面实现安全生产及安全运营的网格化管理。

系统围绕安全生产、运营的信息化、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和工作内容,全面落实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分级监管、责任明晰、定位准确、高效运转的信息网格化监管体系,实现层层监管、时时监控,确保日常监管不留盲区、隐患排查不留死角,降低事故总量,减少一般事故,有效预防和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建设意义如下:2.1实现安全信息网格化全面管理安全信息的网格化管理不仅是高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同时也实现了在行业日常运营管理工作中的流程化、信息化、科学化监管,将相关的管理组织机构按照相应的标准划分成为网格单元,同时按照地理区域标准划分成若干个网格单元,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日常运营、信息管理以及工作指令推送、反馈,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将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实现管理手段的数字化、程序化,促进管理水平的的敏捷、精确和高效发展。

系统提供一整套规范化、统一化的管理标准和流程,从事件发现到指令下达,从信息反馈到事件统计等多个步骤形成工作流程开启到处理结束的闭环,有效提升行业安全运营管理能力和水平。

上述图示中,所有的安全管理网格机构、成员将按照安全管理、预案处置等标准化规范制定在不同职能模块中的安全管理网格,每个相关部门、科室、班组、成员将进行精确的岗位职责角色定义。

实现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信息共用、资源整合、动态跟踪、全面覆盖的安全网格化管理新格局。

网格化安全管理系统建设完成后将有力促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1. 建立条块相结合的网格结构:传统的垂直管理模式强调的是上下级部门垂直权利线上的沟通,效率相对也比较高,即所谓的“条”形管理模式。

但是“块”上即各部门之间缺乏交流或者交流程序冗长、复杂,导致效率降低。

网格化管理建立了块与块之间的业务流程线,使得块之间能够以更少的程序、最节约的办法相互协调,做到“条块合总”,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

2. 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和信息融通:基于数字化平台的资源共享和信息融通特性,消除资源孤岛和信息孤岛。

建立可以“一次集中收集,多处分散共享”的标准化数据库,减少流程、数据冗余,实现系统的整体节约,同时建立便捷的信息融通机制,保证各种共享之间的信息通讯,并将信息传达到各个相关部门,促进业务流程运作,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质量。

3. 促进职责明确的流程重组:职能部门的流程大体为“业务受理”→“业务处理”(数据的访问、同其他部门的协调、其他可能的流程)→“提交服务”,各流程之间又存在着一些共性与联系。

流程重组的目的就是在可共享并值得共享的流程之间建立统一的受理点,将受理的业务线递交到管理部门,然后再分发到各职能部门。

这样不但实现资源共享,还能做到职责明确,将相同的职能统一起来集中做,减少职能部门的附加工作,提高职能部门的专业能力。

4. 健全实时的监管机制:传统的管理模式所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监督机制不健全,也是各个职能部门的所存在的问题。

在安全生产网格化信息管理中,将监督功能独立出来构建,以提高监管效率。

在该原则下,将各个具有相似性的职能部门的监督工作剥离出来,建立统一的监督机构,同时保证将监督信息反馈给各个职能部门。

通过不断的监督、提高的反复螺旋递进的过程,保障和促进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

2.2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安全信息网格化移动性监管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已全面普及,结合APP的应用功能也十分强大。

网格化安全管理系统可实现现场日常工作时,通过智能手机便捷地接收/反馈相关安全运营管理信息,并进行相关安全、报警、监控信息的查询。

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和信息融通,建立便捷的信息融通机制,保证各个共享网元之间的信息通讯,并将信息传达到各个相关部门,促进业务流程运作,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和质量。

2.3直观准确的安全事件上报及安全运营监管在行业安全生产日常运营、应急事件处置工作中,往往会出现现场处置人员不能准确的上报事件发生的准确位置的问题,同时管理人员也不能直观的看到事件现场的情况,使得管理人员对现场情况的掌握收到阻碍,影响日常的安全生产、及运营管理工作以及相关应急事件的处置效率。

网格化安全管理系统具备直观准确的安全事件上报功能,现场人员可通过手机APP客户端将现场事件情况、设备情况等进行拍照、录像上传,同时上报GPS 位置,系统侧的管理人员可在电子地图上直观地看到事件的具体位置、对应的设备编号以及相关现场图片和文字描述。

3.系统设计目标和原则3.1设计目标系统设计是本着将已有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日常工作的高效、高质,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日常安全运营管理管理和通信保障机制,提高日常运营及安全管理效率,我司推出网格化安全管理系统。

通过集中管控、网格化管理、流程化管理,实现对人力、流程、物资设备等资源要素的网格化、流程化、科学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系统提供安全信息管理,安全工作部署,安全隐患管理,事件上报统计,应急预案管理等全业务、过程、控制支撑;实现对安全任务信息的网格化指挥调度,合理调配各种资源,提供多种处理手段,缩短处理时间,提升安全运营管理效率。

3.2设计原则系统的设计是以安全信息管理为整体设计要求为出发点,在技术选型和实施上始终坚持统一规划、需求主导、整合资源、统一标准的设计原则。

客户端则覆盖了桌面系统、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多种终端设备上,让管理人员可以快捷高效地处理各种日常及应急事务。

3.2.1先进性设计为了使系统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跨平台性,以及有效解决系统中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

在提出整体架构的同时,运用面向对象编程思想以及模式复用理论和方法,将多种模式运用在系统设计中,降低模块耦合度,设计出适用于网格化安全运维管理特点的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