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是法律规定!
我国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然而,近些年来,这种传统受到了冲击,特别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处于一种亟待提高的状态,社会上对教师队伍也存在很大的误解。
有一部分人,提到教师队伍就是教师有偿补课,有个别学生家长,不尊重教师,破坏学校的教学秩序,这都对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这种社会对立在人民群众中有一定的基础,如何消除这种对立,使教育和教师回归其应有的地位,这需要进行宣传教育,同样也需要法律意识。
我们国家正在建设法治国家,以法治国、依法治教这是全体公民应该具备的法律意识。
1 教育事业在各项事业中优先发展的社会地位具有法律基
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这就从法律上明确了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地位,国家应当采取措施保障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全社会也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只有这样做才是履行了法律的规定。
2 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既是优良传统,更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两部法律中都明确规定:“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
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
这里不但明确要求全社会尊重教师,更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是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主体。
这就使尊师重教有了法律的保证。
3 学校有权“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一)按照章程自主管理;(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八)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国家保护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也规定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这就从法律上规定了学校具有自主管理权,学校和教师组织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是法定权利,不容非法涉。
从而,任何破坏学校教学秩序,破坏学校财产,危害教师权益的行为都是违犯法律规定的。
学校和教师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对一切破坏教学秩序的行为进行处理,社会上也应该认识到,干涉学校教学秩序,威胁老师安全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学校和各级政府也应当理直气壮地维护学校和教师的权益不受损害。
4 教师提高工资待遇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本规定有两层意思,
第一是规定了教师的工资水平的基本依据,第二层意思是教师的工资要逐步提高。
所以,首先要保证教师的工资达到一定水平,并且要根据社会发展情况,逐步提高。
以下内容都是写入法律的,这是调适教育和社会的关系,教师和社会关系的基本法律依据,也是各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应该遵循的法律条文。
按照依法治国的精神,每一个人都应该根据法律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规范。
这也就是社会大众对教育事业和教师队伍态度的基本出发点。
当然,相关法律也规定了教师的义务,教师也必须按法律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履行自己的职责,只有大家都把认识规范到法律的框架内,一些不必要的纷争也就会自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