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

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

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2010-10-06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1保护环境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公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持有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作者:詹菲菲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公路局刊名:决策探索英文刊名:POLICY RESEARCH & EXPLORATION 年,卷(期):20xx ""(12) 分类号:X3 关键词: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2摘要:如何协调好道路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保护自然环境、协调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

本文结合公路行业中普遍存在的环保现状,就公路设计、施工和环境保护对公路建设的要求等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公路建设环保技术0 引言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高等级公路不断增加,公路不仅要绿化美化,还要承担防止水土流失,满足视线引导、缓冲、强调目标、标志等作用,它需要一整套技术,这是一种以植被恢复为代表的生态工程技术。

公路建设工程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突出表现在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等方面。

公路工程的路堤、路堑边坡及其它开挖面等,将受到水土流失的威胁。

人类要设法走出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生态危机,就必须重建地球上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由征服、掠夺自然转为保护、建设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共生关系。

1 生态公路的主要意义生态公路是在公路的设计、建设中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在公路建设项目整个生命周期里综合运用各种工程措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形成行车安全舒适、运输高效便利、景观完整和谐的带状公路交通生态系统和区域交通生态系统,实现在现有条件下的最大生态化。

近年来,公路大规模发展导致生态负效应,如气候热岛、环境污染、能量耗散、景观割裂、生物多样性减少、廊道效应等,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作用。

主要因为公路建设中,大量的挖填,破坏了原有的地质环境;施工的影响导致了环境污染;失控的取弃土,造成了人为的地质病害;对地形的过多切割和阻碍,改变了水文的平衡状态;最严重的是,由于植被和地表土的损失,自然植被的恢复十分困难。

公路环境问题的根源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对环境的重视不够,对公路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估计不足。

因此,公路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源、环境和人口之间的矛盾,使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应该协调发展,而不是一味索取与征服。

在公路建设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仅是向社会作出承诺,更重要的是对后代子孙的高度负责。

如何协调好交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保护自然环境、协调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

2 环境保护对公路建设的要求公路的外在形式是公路的网络结构、线形等技术指标,而其内涵是公路环境总体对人类运输活动的服务和支持,把环境与公路割裂开来考虑是不全面的。

尽量减少土地占用和拆迁道路在规划和确定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尽量减少耕地占用和电力电讯、村镇居民点、厂矿企业等设施的拆迁,从而减少对现有社会环境的影响。

防止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工程应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并针对建设项目所在地区气候、地形、地质情况,采用合理的排水与防护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道路在施工期和运营期的水土流失,保护植被。

注重道路美化、绿化在道路两侧种植花草树木,营造防噪性卫生防护林,搞绿化美化工程,既能美化路容、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减噪、吸收汽车尾气及粉尘,净化空气,减轻汽车尾气和噪声对沿线环境的污染,特别是营造乔、灌、草多层次复合结构林带,防噪减污效果更佳。

科学设计,精心施工公路规划中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应以费用最小、社会代价最小为目的,采取“最佳可能性方案、中级可能性方案,初级可能性方案”多层次的设计,力求在宏观目标上与经济总体发展趋势相符合,在环境标准上与居民生活要求相一致,在财政的保证上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在实施的序列上与公路建设所取得的成果相联系。

科学的路、桥设计,精良的施工,快捷、通畅的路网,可以缓解交通压力,降低污染程度。

3 公路生态工程技术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结合主体工程,综合考虑生态工程的交通安全、工程防护、景观、视线诱导、线性预告、防眩、缓冲、遮蔽和标志等目的,使主体工程与绿化美化恢复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由于受景观、生态、交通安全及施工管理等因素限制,公路生态工程设计既不同于传统园林的景观设计又不同于都市中互通立交桥的景观设计,它首先应将防止水土流失,确保交通安全等放在首位,在植被恢复的设计方面应以景观优美、生态系统长期稳定和养护管理粗放为宗旨,这是一种取代传统设计的新途径,其目的就是要创造更自然的景观,提倡用种群多样、结构复杂和竞争自由的植被类型,发挥其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功能。

生态工程设计应因地制宜。

一般公路路线较长,地形、地貌等环境条件变化较大,设计前应明确各环境单元的设计目的和要求,做到目的性、整体性、稳定性、艺术性兼顾,体现地方风格,创造公路景观个性。

公路生态工程技术是把公路征地范围的生物和非生物看作一个整体,是整个公路工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提高安全和舒适性以及美化、减噪、净化空气、生态恢复和优化等为目的,最大范围地采用生物材料,减少公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所实施的植被恢复工程技术。

它与以往的单纯绿化不同,作为公路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工验收,并针对修筑的公路特点,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材料,实施植被恢复计划。

公路生态工程的范围,包括公路征地范围内的用地,有中央分隔带、土路肩、上下边坡、排水沟、隔离栅、桥梁等构造物,以及立交区、服务区、管理所等,还有取、弃土场地等需要恢复植被的土地。

4 道路的生态建设道路建设与运输会给周围地区造成多方面的生态学影响和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在道路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要尊重生态学原理,建设“生态道路”,做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在道路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质地貌条件、水文条件、气候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要求。

道路选址时要尽量避开滑坡、泥石流、悬崖、多年冻土、岩溶等不利的地质地段,必要时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道路宽度、曲度、密度及空间结构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规划,要因地制宜,不应造成大的生态破坏。

道路干线应避免直接穿过城市,应规划建设外环公路或近郊公路。

并应与医院、学校、风景旅游地等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少干扰。

道路建设要与周围环境相和谐,要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加强道路两旁的行道树、防护林、绿地建设,使道路成为“绿色走廊”。

道路行道树、防护林宜选择一些抗性强和吸收净化能力强的常绿树种,以便终年发挥作用。

适当配置一些敏感指示植物,还可为环境监测服务。

树木的高度和密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过高和过密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路旁沟渠建设也十分重要,以保持必要的水流畅通。

另外,加强道路的配套设施建设,如交通标志、通讯线路、垃圾桶等的建设,完善道路功能。

加强道路的生态管理和环境保护,要使修路、用路、养路相结合。

改善道路条件,健全交通法规,加强环境保护,建设“货畅其流”,“人便于行”,环境优美的“生态道路”。

生态公路的提出唤起了公路建设中新的生态意识,即把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视为同发展经济、增加财富同等重要。

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到公路工程项目中来,将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融为一体,合理的生态公路工程建设将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3摘要:环境监理是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种有效机制,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理论和实际难以统一的问题,使得公路环境保护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为此,通过对湖南常吉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总结了西部地区公路环境保护的成效,分析环境保护过程中遇到的主观和客观问题,提出公路环境保护的关键应该转变为如何将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保措施落实到工程建设中,并针对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公路;环境监理;环境保护措施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脚步,西部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同时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提高,我国相继制订了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启动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湿地保护、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下游防护林等工程都是花钱买生态的具体表现[1]。

目前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xx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九大目标和任务。

其中提到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可见环境保护理念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

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期是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时期,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将会对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小的劫难[2]。

特别是西部山区,生态环境属于脆弱型和极脆弱型,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地区,山高谷深,沟谷纵横,地理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恶劣,危害较大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频频发生。

目前西部公路建设中都相应地采取了环保措施,如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青海省,为尽量减少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首次引进了环境监理机制,对西部大通道大通至西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的环境监理[3]。

但是,西部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理论和实际难以统一的问题,使得公路环境保护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1 常吉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调查1.1 常吉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概况湖南省常德至吉首高速公路是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重点规划建设8条公路通道中的一段,即:长沙至重庆高速公路的一段,经过常德、怀化、湘西三市州,其沿线文化遗产丰富,自然环境优美,在西部地区非常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近几年区域内的工程建设中经常有重大考古发现。

而且在勘察过程中,对选线、定线产生影响的还有桃花源风景区、辰龙关、黔中古郡、五强溪库区风光以及官庄、屯河山溪峡谷地貌景观等文化遗址和需妥善保护的自然环境。

湖南常吉高速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是通过实行工程环境监理制度来进行的。

根据常吉高速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在常吉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下设环境保护办公室,下设4个工作组,8个监理处。

环境保护办公室具体负责常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管理和环境保护工程方案的实施。

工作组由组长牵头负责本组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管理。

监理处由处长牵头负责所监理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

各施工单位配备有环境保护工程师,负责所管辖标段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执行。

1.2 常吉高速公路环境保护的成效笔者对常吉高速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情况进行了调查,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如下成效:(1)水环境。

在对水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对沿河施工便道采用人性化的方式进行保护河流(图1),及时清理跨河桥梁在施工中产生的废渣,避免淤积河道,确保河流畅通,保障行洪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