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一政治上册国家的宏观调控(I)

2019-2020年高一政治上册国家的宏观调控(I)

2019-2020年高一政治上册国家的宏观调控(I)教学目标知识:识记宏观调控、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等概念,理解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能力:学会运用归纳、分析、综合的方法,去体会怎样认识经济观念和经济理论。

觉悟: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科学的认识事物的思想武器,学会科学的观察、分析问题,结合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应该认识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增强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教学难点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讲解法例举法练习法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CAI课件。

学生活动设计1.课堂活动:阅读——讨论——例举——练习——小结2.课外活动:结合实例,写一篇文章论述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证实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课件:材料:我国电力生产从1989—1996年平均每年增长9.1%,发电能力跃居世界第二位,电力供给大于市场需求。

由于煤价连年下降,发电成本也逐年降低,因此,上网电价即电的出厂价也逐年下降。

但是用户电价不降反升,1997年是1979年的4.6倍。

2001年上半年,国家计委对电力价格进行大检查,查处电力行业违反国家规定高价收取电费多达27.4亿元。

教师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一个什么经济现象?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小结:市场经济虽然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但其作用并不是万能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国家的宏观调控(多媒体展示)1.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多媒体展示)请同学列举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方面不能依靠市场来调节?为什么?学生讨论、举例(略)。

教师归纳:如国防、枪支弹药、不健康书籍、假冒伪劣产品等就不能依靠市场来调节。

因为:①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②它有其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展示课件:材料:上海三家奶业1998年4月发生了价格大战,大战最盛的时候,一天之中竟然6次降价。

4元多的成本,卖价最低降至3元,这场大战以有关部门出面召集当事人进行协商而告终。

教师提问:材料中反映了市场的什么弱点和缺陷?学生回答:自发性...(多媒体展示)...和盲目性教师归纳讲解:回答正确。

对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价值规律是自发的实现的,人们不是自觉地利用规律而达到目的;第二,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是自发的,不是在人为地引导下实现的;第三,这种自发性的结果是,可能出现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经济现象。

市场调节的盲目性,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和经营者各自独立、分散的地位决定的。

其结果必然会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1页第3段材料,思考并回答“红果果农是否知道当时市场需求量是多少?几年后又会是多少?它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果农并不知道红果的需求量。

因为从决策到水果上市有几年的滞后期。

它说明市场调节的滞后性...。

(多媒体展示)过渡:通过以上分析,认识到市场调节有其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要克服市场的这些缺陷,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2.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多媒体展示)展示课件:为缓解部分产品供过于求的矛盾,1999年国家对一些重要产品产量和加工量实行控制。

到12月底,纺织业已累计压缩落后棉纺锭900万锭。

1999年前10个月煤炭行业原煤产量同比下降9%。

卷烟、水泥、玻璃总量控制也达到预期目标。

全国关停了一大批技术落后的小煤矿、小水泥厂、小玻璃厂。

这些行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

比如,纺织业1999年实现全行业扭亏为盈,提前一年实现三年扭亏的目标。

教师提问:上述材料是我国行使宏观调控职能的一个表现,请同学结合这则材料回答,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是什么?主要任务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国家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

在材料中,为了解决供过于求的矛盾,国家采取控制总量的办法,而且这些被压缩的产量一般是技术落后的小厂生产的,这样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

可见,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老师把这四个方面及其关系分析如下:(1)经济增长不仅体现为经济总量的增加,也体现为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经济增长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保障。

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是国家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

(2)增加就业不仅可以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居民收入的普遍增长,而且有助于实现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稳定物价是指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不大起大落。

保持物价稳定,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家在对外经济关系中收入和支出的大体平衡。

在当前国际分工深入发展、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对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具有积极作用。

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只有综合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统筹安排,才能实观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3.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多媒体展示)投放幻灯片:材料一:2002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再次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利率。

材料二:2001年10月26日,国务院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一场打假联合行动。

参加这次联合行动的有各级人民政府、工商、供销社、公安、质监、武警、检察院、法院等执法部门。

从2001年10月26日至12月12日,全国大家联合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88万余人次,捣毁制假窝点1.03万个,查获假冒伪劣商品货值18.3亿元,依法扣留涉嫌犯罪分子574人。

教师提问:上述材料中国家联合打假运用了哪些手段?它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材料一中国家运用了经济手段,材料二中国家运用了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表现。

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经济杠杆(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工资、资金等价值工具);二是经济政策和计划。

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运用法律手段可以有效的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次序,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

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行政手段的作用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但行政手段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也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的运用,否则,将不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甚至产生消极的后果。

其特点是直接、迅速。

教师提问: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请问,这三种手段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小结: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各有所长,各具特色,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市场调节的作用不是万能的,有其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体系中,应该以经济手段为主、间接调控为辅,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扩展在学生掌握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辩证关系,进而指导学生逐步养成辩证思维习惯。

课堂练习展示课件:一、选择题1.过去我们治理通货膨胀,主要运用货币政策调控。

现在我们对付通货紧缩,主要运用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两种宏观调控手段的共同点是()A.实现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B.以保持国民经济适度快速发展C.调节市场流通中所需货币量D.正确处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2.近年来,在开发房地产的热潮中,一些公司为追求高额利润,热衷于投资兴建高档、豪华的住宅、饭店等,结果占用了大量资金,市场却冷冷清清。

有的公司不堪重负而破产。

这一事例说明了()A.两极分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B.国家宏观调控十分重要C.市场竞争使资源配置优化D.没有计划经济,也就没有市场经济3.国家计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物价部门要积极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调整农产品的价格,做到优质优价,以期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电力、药品、房地产、交通、邮电等方面的价格,以期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这说明()A.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B.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C.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为了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D.国家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调节方式4、在2000年6月24日结束的全国政协九届常委会第10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们认为,国家应通过立法规定:黄河水资源属国家所有,必须由政府对水资源进行管理,国务院可以授权有关部门对黄河流域实行统一与分级相结合的水政管理制度。

同时,引进市场机制,制定统一的水费标准。

用“看不见的手”及“看得见的手”共同管理水的使用。

可见,对黄河水资源的配置()①应以政府为主要手段②国家应实行宏观调控③应将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④应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三种手段进行宏观调控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论述题据中央电视台2001年10月25日报道: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10月25日公布了当年第三季度筹建的不合格药品名单,并要求各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严厉查处。

据通报北京市恒通制药厂生产的银翘解毒冲剂等67个生产单位生产的31个品种、106个批号的不合格药品……将按劣药进行查处。

请分析说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述行为的正确性参考答案一、1.A 2.B 3.C 4、B二、①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行为是国家对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的表现,维护了医药市场的健康发展。

②是维护正常的医药市场秩序,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使市场经济法制性、平等新的要求。

③是通过监督手段,达到促进医药企业重视质量,遵守市场道德规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表现。

板书设计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必要性自发性市场存在固有的弱点和缺陷盲目性滞后性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国家的宏观调控主要目标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经济手段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