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条形统计图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条形统计图,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认识条形统计图,并结合实际,进一步根据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于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作用。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1)条形统计图(1)(1课时)
(2)条形统计图(2)(1课时)
(3)条形统计图(3)(1课时)
(4)练习课(1课时)
(5)单元核心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
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讨论和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进而从更高的角度认识统计图和统计量,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1)
课题条形统计图(1)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在学生对统计知识有了简单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知识。
1.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天气预报导入,使学生知道数学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
2.用比较的方法,使学生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3.通过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数据,能自己提出并解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示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表示1个数据),能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际能力。
(2)各组展示绘制作品。
(3)教师用课件展示条形统计图,讲解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三
巩固练习。
(8分钟)
1.完成教材第95页
“做一做”。
2.(1)教师引导学生
统计出生月份的数据,并
制作统计表。
(2)指导学生绘制
条形统计图。
1.学生汇报自己的出
生月份,制成统计表。
2.(1)学生在教师引
导下,统计数据,制作统
计表。
(2)学生根据老师
的指导绘制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
疑问:
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5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谈谈自己本节课的
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
教学板书
六
教学反思
本课需要重点掌握的制作方法是认识并明确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并从中进行观察、分析。
本节课体现了数学问题的生活化,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