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电大《工商企业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工商企业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一、判断题(请在题目后的括号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企业的最本质要素是企业的生产活动要获取利润。
( √)2.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 )3.推动和制约企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人的观念。
( ×)4.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 ×)5.股份有限公司出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 ×)6.张某与杨某合伙设立的酒吧适用《合伙企业法》。
( √)7.工厂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企业的真正形成。
(√ )二、选择题(请选择正确答案,注意:下列题目含多项选择题)1.管理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BC ) A.人际管理 B.信息管理C.决策制定D.现场指导2.下面几项工作中,属于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是( ABCDE )A.标准化工作B.定额工作和计量工作C.信息工作D.建立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E.职工技术业务培训工作3.持续控制的方法包括有自我控制、集体控制和( C ) A.管理信息系统 B.预算控制C.政策程序控制D.个人观察4.目标的作用有(ABCD) A.指明管理方向 B.激发成员潜力 C.提高管理成效D.完善管理基础E.健全管理体制D.从外延式管理到内涵式管理5.下列哪些属于法约尔的14条原则(ABCDE)A.分工B.公平、报酬C. 集权与分权D.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E.等级层次6.赫茨伯格提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CD)A.满意因素B.不满意因素C.保健因素D.激励因素7.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 (BD )A.期望理论B.需求层次理论C.公平理论D.双因素理论E.激励需求理论8. 巴纳德认为,作为正式组织的协作系统,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协作的意愿(BC)A.必要的权威B.共同的目标C.信息沟通D.足够的诱因三、简述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答. (1)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原则。
(2)整体协调的原则。
(3)突出重点的原则。
(4)因事设职的原则。
(5)权责结合的原则。
(6)规范标准化和制度化的原则。
2.组织职位设计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 (1)职位的分类设计;(2)职位的广度扩大设计;(3)职位的深度拓进设计;(4)职位的工作团体设计。
四、案例分析杜邦公司的组织结构变革在19世纪,杜邦公司是一个家族公司,基本上实行个人决策式经营,这一点在亨利这一代尤为明显。
亨利在公司任职的40年中,挥动军人严厉粗暴的铁腕统治着公司。
他实行的一套管理方式,被称为“恺撒型经营管理”。
公司的所有主要决策和许多细微决策都要由他亲自制定,所有支票都得由他亲自开,所有契约也都由他签订。
他一人决定利润的分配,亲自周游全国,监督公司的数百家经销商。
在每次会议上,总是他发问,别人回答。
他全力加速回收账款,严格支付条件,促进交货流畅,努力降低价格。
亨利接任时,公司负债高达50多万,但亨利后来却使公司成为火药制造业的领头羊。
在亨利时代,个人决策式的经营基本上是成功的。
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公司规模不大,直到1902年合资时才2 400万美元;第二,产品比较单一,基本上是火药;第三,公司产品质量居于绝对领先地位,竞争者难以超越;第四,市场需求变化不甚复杂。
单人决策之所以取得了较好效果,也与亨利的非凡精力分不开。
直到72岁时,亨利仍不要秘书的帮助,任职期间,他亲自写的信不下25万封。
亨利的侄子尤金是公司的第三代继承人。
尤金试图承袭其伯父的经营作风,也采取绝对的控制,亲自处理细枝末节,亲自拆信复函,但他终于陷入公司错综复杂的矛盾之中。
1902年,尤金去世,合伙者也都心力交瘁,两位副董事长和秘书兼财务长也相继累死。
这不仅是由于他们的体力不胜负荷,还由于当时的经营方式已与时代不相适应。
正当公司濒临危机、无人敢接重任、家族拟将公司出卖给别人的时候,三位堂兄弟廉价买下了公司,并果断地抛弃了亨利的那种单枪匹马的管理方式,精心地设计了一种集团式经营的管理体制。
集团式经营最主要的特点是建立了执行委员会,隶属于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之下,是公司的最高管理机构。
在董事会闭会期间,大部分权力由执行委员会行使,董事长兼任执行委员会主席。
1918年,执行委员会有10个委员、6个部门主管、94个助理,高级经营管理者年龄大多在40岁上下。
此外,杜邦公司抛弃了当时美国流行的体制,建立了预测、长期规划、预算编制和资源分配等管理方式。
在管理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建立了制造、销售、采购、基本建设投资和运输等职能部门。
在这些职能部门之上,是一个高度集中的总办事处,控制销售、采购、制造、人事等工作。
由于在集团经营的管理体制下,权力高度集中,实行统一指挥、垂直领导和专业分工的原则,所以秩序井然,职责清楚,效率显著提高,大大促进了杜邦公司的发展,公司的资产到1918年增加到3亿美元。
可是,杜邦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幅度扩展,以及逐步走向多角化经营,使组织机构遇到了严重问题。
每次收买其他公司后,杜邦公司都因多角化经营而严重亏损。
这种困扰除了由于战后通货从膨胀到紧缩之外,主要是由于公司的原有组织没有弹性,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缺乏适应力。
杜邦公司经过周密的分析,提出一系列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创造了一个多分部的组织结构。
在执行委员会下,除了设立由副董事长领导的财力和咨询两个总部外,还按各产品种类设立分部。
在各分部下,则有会计、供应、生产、销售、运输等职能处。
各分部是独立核算单位,分部的经理可以独立自主地统管所属部门的采购、生产和销售。
新分权化的组织使杜邦公司很快成为一个具有效能的集团,所有单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公司组织具有很大的弹性,能适应市场需要而变化。
20世纪60年代初,杜邦公司接二连三地遇到难题,许多产品的专利权纷纷满期,在市场上受到日益增多的竞争者的挑战,可以说是四面楚歌,危机重重。
为了摆脱危机,杜邦公司除了实施新的经营方针外,还不断完善和调整原有的组织机构,进行组织结构的创新。
1967年底,科普兰把总经理一职史无前例地让给了非杜邦家族的马可,财务委员会议议长也让别人担任,自己专任董事长一职,从而形成了一个“三驾马车式”的体制。
在新的体制下,最高领导层分别设立办公室和委员会,作为管理大企业的“有效的富有伸缩性的管理工具”。
科普兰说:“‘三驾马车式’的组织体制,是今后经营世界性大规模企业不得不采取的安全设施”。
1.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杜邦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实践表明( D)。
A.管理具有两重性 B.管理具有目标性C.管理具有组织性 D.管理具有创新性(2)19世纪杜邦公司的个人决策式经营说明其组织发展处于的阶段是( A)。
A.创业阶段 B.职能扩展和分权阶段C.参谋激增阶段 D.协调和规范阶段(3)在杜邦公司的集团式经营管理体制中,确定和划分不同管理部门的基本标准是( B)。
A.区域 B.职能C.行业和产品 D.服务对象(4)杜邦公司多分部的组织结构属于(C )。
A.部门直线组织结构形式. B.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形式C.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形式 D.纯粹职能制组织结构形式(5)亨利的领导风格是(A )。
A.专制独裁式 B.开明专制式C.协商式 D.参与式《工商企业经营管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C )A.计算机系统 B.手工管理系统 C.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系统 D.通信网络系统2. 管理信息系统科学的三要素是(C)A.物理的观点,数学的方法,计算机的技术B.数学的观点,计算机的方法,信息的技术C.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计算机的应用D.信息的观点,数学的方法,计算机的技术3. 系统设计的阶段性技术文档是(B)A.可行性分析报告 B.系统说明书 C.系统功能结构图 D.系统实施方案4. 系统设计阶段主要是回答(C)A.“为什么做”的问题; B.“做什么”的问题;C.“怎么做”的问题;D.“何时做”的问题5. 管理信息系统是(C)A.由计算机、网络等组成的应用系统B.由计算机、数据库等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C.由计算机、人等组成的社会-技术系统D.由计算机、数学模型等组成的管理决策系统6.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缺点体现在(A)。
A.对应用的适应性 B.存储量C.处理速度 D.准确性7. 系统分析阶段主要是回答(B)A.“为什么做”的问题; B.“做什么”的问题;C.“怎么做”的问题;D.“何时做”的问题8. 对决策支持系统的正确描述之一是(B)A.能代替人进行决策的一类信息系统B.主要支持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C.系统内有数据库和模型库,且采用数据驱动D.只能支持高层领导决策9. 系统分析的首要任务是 (D )A.可行性分析 B.进行系统调查C.明确用户需求 D.确定开发方法10. 编程工作是发生在(C)A.系统分析阶段 B.系统设计阶段C.系统实施阶段 D.系统规划阶段二、填空题1. MIS开发的可行性分析,包括经济上的可行性,____技术___上的可行性和_____管理______上的可行性。
2. 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_______数据_________。
3. 信息系统的获取方式有自行开发、协作开发、购买软件包和委托编程。
4. 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更是一个_____社会______系统。
5. 对于通用性的信息系统如财务系统,企业一般通过____购买现成软件包_______ 方式获得。
三、问答题1. 请分析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信息系统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的使用,使得跨越时空的信息共享成为可能,为信息系统的使用和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
从组织内部来看,内部局域网网络使组织内各部门、各管理层次之间实现了信息共享,使得数据能实现统一存放与管理,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更好地促进了信息系统的使用。
从组织间来看,广域网和Internet技术的发展,使得组织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便捷,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也从组织内发展到组织之间,如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商务EC、供应链管理SCM等都有大范围大应用。
2. 为什么说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谈谈你的理解。
社会系统关注的是有关人员的一些属性(态度、技能及价值)、组织的沟通体系、权力体系及工作流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在设计、实施和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与管理发生相互作用,直接与组织的各个要素发生关系,会激发各种角色的反应。
信息系统的应用要求组织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及工作流程,组织也会对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产生许多影响。
信息系统的技术系统观点则关注技术和怎样用技术来完成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