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浮力复习提纲(整理).pptx

浮力复习提纲(整理).pptx


2
方法二:(1)
学海无 涯
(2) (3) 石 块 密 度 的 表 达 式 :
水=
二、测液体的密度
1、放入待测液体中漂浮的情况(漂浮法):固体在待测液体中漂浮
原理:由 F 浮= 液 gV 排 得 液=
,只要找出相应的 V 物、F 浮,即可求出待测液体密度。
方法: 称重法、原理法、平衡法求浮力
例3 某同学用一密度比水和牛奶都小的正方体木块和一种常见测量工具,测出了牛奶的密度,请写出实验步骤和牛奶密度表
液体的体积,即为物体体积。只要找出相应的V 物、m 物,即可求出待测固体密度。
方法: 充分利用浸没 V 排=V 物的特点
例 2 小新能利用的器材有:弹簧秤、大口溢水杯、口径较小的量筒、细线和足量的水,他要测量一石块的密度,请你写
出他能用的两种方法并写出所测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方法一:(1)
(2)
(3) 石 块 密 度 表 达 式: 石=
达式。
方法一:器材:水 牛奶 量筒 正方体木块
实 验 步 骤 :(1)
(2)
(3)
(4)
牛奶密度表达式: 奶= 方法二:器材:水 牛奶 刻度尺 正方体木块
实 验(步3)骤 :(1) (2)
(4) 牛 奶 密 度 表 达 式: 奶=
拓展:第二种方法中的木块相当于“密度计”,它在不同液体中都漂浮所受浮力一定,液体密度与排
一、测固体的密度
1、轻的(或空心)固体(漂浮法):放在液体中漂浮的固体
原理:根据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F 浮=G 物=m 物 g,而 F 浮= 液 gV 排,只要能测物体漂浮时的浮力,通过
等量代换就能间接算出物体的质量,然后根据 =m/v,求得待测物的密度。对于密度大于水的不能漂浮的
物体,要创造条件使其漂浮。例如橡皮泥,可做成船状使其漂浮,测出V 排算出浮力得到质量,再使其下沉 测出体积,可算出密度。
题型二、物体的沉浮 物体沉浮的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F浮
F
F
F
F 浮 G 物 、 F 浮 G 物 、 GF浮 G 物 、 F 浮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G物 ρ液 ρ物 3、说明: G
G 物G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
学海无涯
《浮力》复习提纲 (一)
题型一、浮力
1、浮力定义: 2、浮力的方向: 3、计算浮力的方法: 1 压力差法(浮力的产生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其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因此物体受 到( 液体或气体)对它的浮力。F 浮 =F 下表面 –F 上表面 注:若柱形物体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由于下表面没有受到向上的压力,所以,物体虽然在液体中,却
ρ物=
⑥漂浮在水面上的冰融化后,液面

4、漂浮问题“五规律”: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 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 ;(例密度计)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 ;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 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题型三、利用浮力求密度。(固体和液体都可以)
1、称重法测密度 2、漂浮法测密度 3、用密度计测密度(具体分析见下页)
题型四、浮力的利用:
1、轮船: 工作原理
排水量:。单位 。
由排水量 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 V 排= m ;排开液体的重力 G排= m g ;轮船受到的浮力 F 浮= m
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 1/3,则物体密度为 1/3ρ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 浮= G 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 排 V 物 漂浮,ρ液 ρ物;V 排 V 物
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 ⑤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 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 F 则物体密度为:
题型五、综合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浮力、压强进行计算
《浮力》复习提纲 (二)用浮力知识求密度
用浮力知识求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情况,可分为有四类。 固体密度分为两类:
(1)放入液体中漂浮的固体 (2)放入液体中下沉的固体
液体密度分为两类:
(1)固体放入待测液体中漂浮的待测液体 (2)固体放入待测液体中下沉的待测液体
开液体体积成反比( =
)。
2、放入待测液体中下沉的情况:固体在待测液体中下沉
若将上题中的木块换成金属块,则要补充什么测量工具又如何测牛奶密度?
②规则柱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物体的底面积乘以其浸入液体的深度,V 排=S 物 h 浸 ③浸入烧杯中的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烧杯的底面积乘以物体浸入后液面上升的高度,即
V 排=S 杯 h 升
4 平衡法:①物体漂浮或悬浮时, F 浮=G 物(m 排= m 物)
②上浮物体受压静止时 F 浮= G 物 +F 压 ③下沉物体受拉静止时 F 浮+ F 拉= G 物
不受浮力。 2 称重法:①在测力计下端吊一物体,其示数为其重力 G,
②把物体浸入液体中测力计的示数为 F。 ③F 浮=G-F
3 阿基米德原理:F 浮=G 排=ρ 液 gV 排
注:①公式中 V 排 是指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也就是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但 V 排不同于V 物。只有当
物体浸没时,V 排=V 物。
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 g 。
ρ液
2、潜水艇: 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 。
3、气球和飞艇:
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
4、密度计: 原理:利用物体的 来进行工作。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
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
方法: 充分利用漂浮 F 浮=G 物的特点
例 1 请利用一个量筒和适量的水测出一玻璃制成的小试管的密度,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玻璃密度表达式。 拓展:利用上题中的器材,如何测出沙子的密度。
2、重的固体:放在液体(借助水)中下沉的固体(称重法)
原理:根据 F 浮= 液 gV 排 得 V 排=
,浸没时 V 排=V 物,测出其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可计算物体排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