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概述 (2)1.1.矿山位置与交通 (2)1.2.矿区自然地理、气象条件 (2)1.3.矿山概况 (2)2.设计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6)2.1.编制依据 (6)2.2.编制原则 (6)3.地质资源概况 (8)3.1.矿床地质特征 (8)3.2.矿山开采技术条件 (10)4.开采方案 (11)4.1.开采境界及储量计算 (11)4.2.矿山工作制度、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4)4.3.矿床开采、开拓方式和采矿方法 (15)5.精选 (21)6.总图运输 (23)6.1.概况 (23)6.2.总平面布置 (23)6.3.道路及运输设备 (24)6.4.绿化 (24)6.5矿区主要工程量 (24)7.生产辅助设施 (26)7.1.供电与通讯 (26)7.2.给排水及消防 (26)7.3.机修 (27)8.安全专篇 (28)8.1.设计依据 (28)8.2.工程概况 (28)8.4.采矿作业安全措施 (29)8.5.采矿场防排水措施 (30)8.6防尘与噪声 (30)8.7.运输安全措施 (31)8.8.用电设备安全及采场的防雷电 (32)8.9.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32)8.10.矿山防火 (33)8.11.防高温中暑措施 (33)9.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机构 (34)9.1.建立和健全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4)9.2.建立和健全应急预案制度 (34)9.3.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35)9.4.建立和健全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5)9.5.建立和健全安全救护组织措施 (35)9.6.劳动定员与培训 (36)9.7.安全专项资金 (37)10.开采方案简要结论 (38)10.1.开采矿量、设计规模及服务年限 (38)10.2.开采方式及开拓运输方案 (38)10.3.采剥工艺方案 (38)10.4.粗选工艺 (38)10.5.综合利用 (38)10.6.总平面布置 (39)10.7.技术经济 (39)10.8.评价与结论 (40)10.9.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40)附件:1、企业营业执照2、采矿许可证3、设计委托书附图:1、总平面布置图2、地形地质图、采场现状图3、开拓终了图、采场防、排水系统图4、开采终了图5、A—A′开采终了剖面图6、采矿工艺示意图1.概述1.1.矿山位置与交通xxxx瓷土公司xxx高岭土矿位于茂南区山阁镇,行政隶属山阁镇管辖。
矿区经1.5公里砂土公路通往山阁镇,山阁镇到市10公里,距火车站15公里,距水东港码头36公里,水陆交通较为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10°56´19″,北纬21°44´13″。
1.2.矿区自然地理、气象条件矿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四季温和。
年平均气温22.0℃,年平均降水量1700毫米,年平均日照达2150小时。
农业以粮食、香蕉、山地水果等为主,经济发达。
附近农村有供电网络,农村劳动力充足。
1.3.矿山概况该矿山地处丘陵区,地表标高为+40米至+55.7米,相对高差15.7米,矿区开采环境较好,外部建设条件较为理想,矿区附近没有河流经过,地表水较为枯竭,周边无村庄农舍。
矿山于2002年开办,目前生产规模10万吨/年。
经过四年时间的开采,泉湖矿坑(北矿坑)已全部采完,现回填复垦,银海矿坑(南矿坑)分西、东两采场,分别开采了一部分,两采场之间的中段未采。
xxxx瓷土公司xxx高岭土矿交通位置图xxx高岭土矿■历年累计采出量为58万吨。
2005年2月高州市地质建筑钻探工程队对银海矿坑中段进行了补充钻探,并提交了高岭土储量核实报告,获得保有地质储量51.493万吨。
该矿山为凹型露天矿,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式(指剥离表土和矿体夹石的运输),水力冲采,管道运矿,旋流除砂,沉淀粗选。
目前矿山在银海矿坑中段剥离、东、西两冀回采,台阶高5.1~6.5米(依矿层厚度),坡面角45°。
矿山生产粗选矿浆供公司精选厂精选。
矿山现有职工19名,其中管理人员5人,作业工人14人。
矿山拥有较为齐全设备,见表1—1。
矿山设备明细表表1—12.设计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2.1.编制依据2.1.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199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39;●《省实施〈中华人民国矿山安全法〉办法》;●《省露天矿场安全生产管理规定》;2.1.2.地质资料及其它资料高州市地质建筑钻探工程队提交的《省市茂南区山阁镇xxx高岭土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本项目委托书;xxx高岭土矿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双方协商的本项目的设计原则。
2.2.编制原则●依据国家、省政府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矿山实际,实施规开采,确保安全生产;●省市国土资源局颁发的xxxx瓷土公司xxx高岭土矿《采矿许可证》批准的开采围;●工作制度:采用白天工作制,年工作280天,每天1班,每班8小时;●矿山生产规模:年生产砂质高岭土(原矿)20万吨(东、西两采场分别为10万吨);●产品品种:粗选矿浆。
3.地质资源概况3.1.矿床地质特征3.1.1.矿床、地层本区矿床为沉积型高岭土矿床,矿层属第三系上新统老虎岭组(N2L)第二、三地层。
矿层与地层产状一致,且与地表地势相似,在银海矿坑东段和中段间矿层随地表地势隆起,向东、西倾斜,倾角1°30′~2°,层状产出。
矿层厚度5.1~6.5米,平均厚度5.6米。
矿区高岭土矿石类型可分为:含砾、不等粒长石石英砂岩高岭土,不等粒长石石英砂岩高岭土和粉砂岩—粘土岩高岭土三种。
以前者为主,占矿石总量90%以上,且质量较好,后两种类型多是薄层状或透镜状夹于前者之中,质量较差。
3.1.2.矿石矿区高岭土原矿物成份以石英为主,约占51.6~62.3%;粘土矿物为12~30%(以高岭石为主,伊利石、蒙脱石少量)。
高岭石大部分呈分散的单片状,粒径多数小于5μm。
残留长石占1~3%,往深部略有增加。
原矿主要化学成份见表3—1原矿样品分析结果表表3—1原矿经水洗过325目筛获得精矿,其主要矿物成份为:高岭石68~80%,石英5~30%,水云母0.6~3.5%,微量矿物有褐铁矿、电气石、钛铁矿、锆石、绢云母和绿泥石等。
-325目精矿主要化学成份见表3—2。
-325目精矿主要化学成份表表3—2-325目精矿得率和自然白度见表3—3。
-325目精矿得率和自然白度表表3—33.2.矿山开采技术条件3.2.1工程地质条件矿区以粘土岩类岩层为主,岩性松软且具湿化崩解性,非常有利于水力开采,但边坡稳定性较差。
矿石平均比重 1.9吨/立方米,摩擦角21.85°,凝聚力18.396KPa。
3.2.2.水文地质条件矿区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残积层,矿体和其顶底板砂层,富水性中等偏弱,涌水量较小(16~23L/h)。
矿山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
3.2.3.环境地质开采矿石为高岭土,不含有毒有害成分,水力采矿,无爆破作业,剥离表土、夹石、尾矿砂回填矿坑。
矿区又远离居民住宅区,区无地表水体。
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对周围空气、水体及居民不会造成大污染和危及生态环境的问题。
4.开采方案4.1.开采境界及储量计算4.1.1.矿区开采围xxxx瓷土公司xxx高岭土矿经省市国土资源局划定的开采围,颁发了采矿许可证。
采矿许可证允许开采面积0.192平方公里(其中银海矿坑0.133平方公里,泉湖矿坑0.59平方公里),开采标高+30米至+45米。
矿区围(银海矿坑)拐点坐标见表4—1矿区(银海矿坑)拐点坐标表表4—1注:泉湖矿坑(北矿坑)已采完,正回填复垦,故不列其围。
4.1.2.开采境界及境界矿体(表土)赋存特征该矿山银海矿坑分东采场、西采场开采,经这几年开采,剥离出的矿体已采大部分,两采场之间的中段表土未剥离,今后东采场采至矿边界后再向中段开采,西采场向中段开采到预定的边界后再向西边界回采,两采场之间的中段是矿山今后开采围,也是本设计对象。
采矿许可证划定的允许开采围总面积为134462.0平方米,东采场已开采13173.6平方米,西采场已开采9968.9平方米,余下未采面积为111319.5平方米。
依高州市地质建筑钻探工程队钻探资料和矿坑东段开采资料,境界矿体(表土)赋存特征:1、矿坑东段、中段间矿层随地表地势缓缓隆起,向东西倾斜,倾角1°30′~2°;2、矿体厚度5.1~6.5米,平均厚度5.6米;3、矿体底板标高+33(35)米至+41米,相对高差6~8米;4、矿体上覆表土厚度1~8米,平均厚度5米,表土产状、岩性与矿体一致。
开采境界围详见xxx高岭土矿地形地质简图(图—02)。
4.1.3.矿区(银海矿坑)高岭土地质储量4.1.3.1.采用的工业指标本矿区储量计算采用《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产地质勘探规(DZ/0206—2002)》确定工业指标(见表4—2)。
工业指标表表4—24.1.3.2储量计算的参数1、未采矿体面积(S)的计算:东采场未采矿体面积(S1)=允许开采面积-已采面积=68049.5-13173.6=54875.9平方米西采场未采矿体面积(S2)=允许开采面积-已采面积=65412.5-9968.9=55443.6平方米2、矿层平均厚度(H)的计算:由于钻孔、勘探线大致为等距布置,故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出矿体平均厚度(H),H=5.6米。
3、矿石比重(r):按实测r=1.90吨/立方米。
4、-325目淘洗率为17.68%。
4.1.3.5.高岭土地质储量(Q)储量(Q)计算公式:东采场储量Q1=S1·H·r=54875.9×5.6×1.9=583879.6(吨)西采场储量Q2=S2·H·r=55443.6×5.6×1.9=589920.0(吨)合计总储量Q=Q1+Q2=583879.6+589920.0=1173799.6(吨)精矿储量Q精=1173799.6×17.68%=207527.8(吨)4.2.矿山工作制度、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4.2.1矿山工作制度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矿山现状,采用白天工作制,年工作280天,每天1班,每班8小时。
4.2.2.矿山生产能力根据矿山开采条件、设备和矿山意见,确定设计每个采场的生产为10万吨/年,矿山总生产规模为20万吨/年(折合10.52万立方米/年)。
矿山平均剥采比为0.89立方米/立方米,考虑矿体中夹石剔除,计算年生产剥采比为1:1,年剥离废石量为10.52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