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蜀相教学设计(公开课)

蜀相教学设计(公开课)

《蜀相》教学设计
课前演讲
【课堂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诗词鉴赏方法。

2、学会以“字”为向导的情感提炼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通过合作探究来分析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主旨。

2、掌握以诵读来感悟诗人情感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1、通过赏析诗歌,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

2、深刻体会杜甫深沉的追思缅怀之情。

【课堂重点难点】 1、学会以“字”为向导的情感提炼法。

2、深刻感受杜甫深沉的追思缅怀之情。

【教学方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诵读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看对联,猜名人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据,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二、知人论世、整体感知
1、抽两名学生朗诵诗词,并让其他同学说出朗诵的效果(并试读)
2、整体感知《诗经》有云:“诗言志”
师问:请用一个字来概括杜甫凭吊武侯祠时的心情。

明确:敬、慕、惜
3、赏析诗词(学生讨论赏析并品读)
师问:三个字在诗词中体现:
敬字可以想到哪些词语?(敬仰尊敬)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①蜀|相(足见诸葛亮的地位,尤其是在杜甫心中的地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
慕字可以想到哪些词语?(羡慕仰慕)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赏析:“三顾频烦”,写出刘备对诸葛亮的赏识,同时也交代了一位求贤若渴的贤主明君。

“天下计”,实指,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统一天下的策略,以及为建立巩固蜀汉政权而做出的贡献。

“两朝开济”,写出刘备对诸葛亮的厚爱和重用,其中“开济”,乃建立,辅助之意,写出了诸葛亮的卓越功绩。

“老臣心”,映射出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

结论:杜甫羡慕什么?仰慕什么?为何要追思?
分析:羡慕的是①千里马幸得伯乐
②英雄有用武之地
仰慕的是,①彪炳史册的功绩
②鞠躬尽瘁的忠心
惜字可以想到哪些词语?(惋惜痛惜)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泪满襟
赏析:“出师未捷”,兴军伐魏尚未成功,兴复汉室统一中国的愿望未能实现。

“身先死”,表达了对诸葛亮宏愿未能实现的惋惜。

“英雄”,实
赏析:“映阶碧草”,映,掩映,碧草,绿草,青草,写出祠堂周围草木茂盛,“春色”,暗指春意盎然。

“自”,独自的意思,草色虽青,春色虽美,可也只能是“孤芳自赏”,因为无人欣赏。

武侯祠人迹罕至,杜甫不禁问道,难道武侯被人遗忘了吗?“空好音”,空,“白白的”,黄鹂叫声虽清脆悦耳,可此时无人欣赏,诗人也无心聆听。

总结:诗人借景抒情,借这些清新明丽之景来反衬自己此时的失意怅然和和痛惜之情。

拓展:有关“空”的诗句有:
“空”,白白的,徒劳的,无用的,失落,痛心
三、主旨探析
臣。

四、美文选读(学生朗读作文)
美好在逝去后,才会让人倍感珍惜,也才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去追思。

杜甫,一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面对安史之乱后的祖国现状,最牵挂的不是他的妻子儿女,而是他的同胞、他的国家,他更渴望能够匡扶社稷。

他用行动诠释着“诗圣”的真谛,他用思想折服着炎黄,他用情怀感动着后辈。

五、师生默写诗歌
六、课外作业
1、背诵诗歌
2、写一篇诗歌读后感(字数不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