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2017新课程高考物理考试大纲

物理2017新课程高考物理考试大纲

201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说明物理I.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德、智、体全面衡量,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命题指导思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科各学科的命题,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养的要求,并结合我省中学教学的实际,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课程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突出学科意思、科学思维、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考查,并在试卷结构、试题设计等方面相对稳定,适度创新。

III.考试内容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物理科学与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能力的考察放在首要位置。

通过考查知识及其应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能力简单的对应起来。

高考物理要求考查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1)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 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

(2)能够清楚的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3)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

(4)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1)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

(2)能够把推理过程正确的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1)能够独立的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

(2)能够把较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比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3)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1)能够根据具体的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

(2)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够独立完成表1、表2中所列的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2)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

(3)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所给的实验仪器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以上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

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二)考试范围与要求遵循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对物理知识模块的安排,以及《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中对物理课程的设置,结合高中物理的教学实际,制定本部分内容。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知识等部分。

包括“物理必修1、物理必修2、物理选修3-1、物理选修3-2、物理选修3-4”五个模块的内容,具体考试范围与内容要求见“表1考试范围”。

表1 考试范围的含义如下:Ⅰ.对所列知识要了解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相当。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定义及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的“理解”和“应用”相当。

表2 知识内容及要求Ⅳ.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1.采用闭卷、笔试形式.2.理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其中物理试卷分值为110分。

二、试卷结构1.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全部为必考题,不设选考题。

第I卷为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共7题,每题6分,共计42分。

第II卷为非选择题,包括实验题和计算题,共4题,共计68分。

2.全卷试题“易、中、难”比例为“3:5:2”。

V.题型示例(一)选择题【例1】(2009年.天津7)已知某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比对红光的折射率大,则两种光( )A.在该玻璃中传播时,蓝光的速度较大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该玻璃中,蓝光折射角较大C.从该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反射时,红光临界角较大D.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相邻条纹间距较大【说明】本体考查考生对折射率及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属于容易题。

【答案】C【例2】(2011年.19)如图是“神舟”系列航天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的示意图,假定其过程可简化为:打开降落伞一段时间后,整个装置匀速下降,为确保安全着陆,需点燃返回舱的缓冲火箭,在火箭喷气过程中返回舱做减速直线运动,则( )A.火箭开始喷气瞬间伞绳对返回舱的拉力变小B.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减速的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 C 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可能做正功 D.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本体考查考生对力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考查考生简单推理能力。

属于容易题。

【答案】A【例3】(2012年.海南6)如图所示,表面处处同样粗糙的楔形木块abc 固定在水平地面上,ab 面和bc 面与地面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且α>β,一初速度为v 0的小物块沿斜面ab 向上运动,经时间t 0后到达顶点b 时,速度刚好为零;然后让小物块立即从静止开始沿斜面bc 下滑.在小物块从a 运动到c 的过程中,可能正确描述其速度大小v 与时间t 的关系的图像是( )【说明】本题以物体沿固定粗糙斜面上滑和下滑运动这种典型模型为背景,考查考生力和运动关系的理解,以及考生用图像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用定性分析与半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属于中等难度试题。

【答案】CacbβαOtBvt 2t 3t v 0 OtCvt 2t 3t v 0 tOAv t 2t 3t 0 v 0OtDvt 2t 3t v 0【例4】(2007年.15)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cd 在匀强磁场中可以分别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P 1和P 2以相同的角速度匀速转动,当线圈平面转到与磁场方向平行时( )A .线圈绕P 1转动时的电流等于绕P 2转动时的电流B .线圈绕P 1转动时的电动势小于绕P 2转动时的电动势C .线圈绕P 1和P 2转动时电流的方向相同,都是a →b →c →dD .线圈绕P 1转动时dc 边受到的安培力大于绕P 2转动时dc 边受到的安培力【说明】本题源于教材,考查考生对交流电产生的原理和电磁感应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引导中学在物理教学中重视教材。

属于中等难度试题。

【答案】A【例5】(2011年.17)据报道,天文学家近日发现了一颗距地球40光年的“超级地球”,名为“55Cancri e”该行星绕母星(中心天体)运行的周期约为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的1480,母星的体积约为太阳的60倍。

假设母星与太阳密度相同,“55 Cancri e”与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55 Cancri e”与地球的( )A.轨道半径之比约为360480 B. 轨道半径之比约为3604802 C.向心加速度之比约为360480⨯ 2 D. 向心加速度之比约为360480⨯ 【说明】本题以最新科学研究成果为背景,考查考生对万有引力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属于中等难度试题。

【答案】B【例6】(2006年.17)如图所示,接有灯泡L 的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在匀强磁场中,一导体杆与两导轨良好接触并做往复运动,其运动情况与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情况相同。

图中O 位置对应于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P 、Q 两位置对应于弹簧振子的最大位移处。

若两导轨的电阻不计,则( )A .杆由O 到P 的过程中,电路中电流变大B .杆由P 到Q 的过程中,电路中电流一直变大C .杆通过O 处时,电路中电流方向将发生改变D .杆通过O 处时,电路中电流最大【说明】本题是一道力电简单综合题,考查考生对力学、电学相关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

属于中等难度试题。

【答案】DOx /cmy /cmR v 0yx O yx O yx O yxO 【例7】(2011年.21)质量为m 的带正电小球由空中A 点无初速度自由下落,在t 秒末加上竖直向上、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再经过t 秒小球又回到A 点,不计空气阻力且小球从末落地。

则( )A .整个过程中小球电势能变化了2232t mgB .整个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变化了2mgtC .从加电场开始到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球动能变化了mg 2t 2D .从A 点到最低点小球重力势能变化了2232t mg【说明】本题是一道力电综合题,考查考生对力学、电学相关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并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属于较难试题。

【答案】BD (二)实验题【例8】(2010年. 22(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的光滑细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红蜡做成的小圆柱体R 。

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后竖直倒置且与y 轴重合,在R 从坐标原点以速度v 0=3cm/s匀速上浮的同时,玻璃管沿x 轴正方向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同学们测出某时刻R 的坐标为(4,6),此时R 的速度大小为 cm/s ,R 在上升过程中运动轨迹的示意图是 。

(R 视为质点)A .B .C .D .【说明】本题情景源于教材演示实验,意在引导中学物理教学重视演示实验,考查考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和处理实验数据等实验能力。

属于容易题。

【答案】5;D【例9】(2009年.海南14)图l 是利用两个电流表A 1和A 2测量干电池电动势E 和内阻r 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S 为开关.R 为滑动变阻器,固定电阻R l 和A 1内阻之和为l0000Ω(比r 和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都大得多),A 2为理想电流表。

①按电路原理图在图2虚线框内各实物图之间画出连线。

②在闭合开关S 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 移动至_____(填“a 端”、“中央”或“b 端”)。

③闭合开关S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 至某一位置,读出电流表A 1和A 2的示数I 1I 1/mA0.160 0.150 0.140 0.1300.1200.1100 100 200 300 400 500I 2/mA图3A 1A2E rSR 1R b c a 图1 +E ,r ASA 2RAA 1R 1图2和I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