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权利实施清单

行政权利实施清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1、对案卷处理进行查处,加强对处罚实施过程的监督;
2、加强政务公开,加强对台账检查。
各环节有关人员
廉政风险点
对威胁人身安全,侮辱、诽谤、诬告陷害等的处罚流程图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10
实施对象
对威胁人身安全,侮辱、诽谤、诬告陷害等的处罚
11
行使层级
此事项属于县级管理。
12
权限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主席令第38号,2012年10月26日修正)第七条 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
5
实施主体
武宣县公安局
6
实施主体性质
法定机关
7
承办机构
治安管理大队、派出所
8
咨询及
监督电话
咨询电话
监督电话
9
设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主席令第38号,2012年10月26日修正)第七条 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
行政权利实施清单
对威胁人身安全,侮辱、诽谤、诬告陷害等的处罚
1
事项类型
行政处罚
2
基本编码
3
实施编码
4
事项名称
主项名称
对威胁人身安全,侮辱、诽谤、诬告陷害等的处罚
子项名称
对威胁人身安全的处罚,对侮辱或者诽谤的处罚,对诬告陷害的处罚,对威胁、侮辱、殴打、打击报复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处罚,.对发送信息干扰正常生活的处罚,对侵犯隐私的处罚
13
行使内容
对威胁人身安全,侮辱、诽谤、诬告陷害等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4
法定办结
时限
15日
15
处罚流程
详细见流程图
16
结果名称
行政处罚决定书
17
运行系统
广西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
18
责任事项
1.受案阶段责任:日常工作中对发现或者接到报警威胁人身安全,侮辱、诽谤、诬告陷害等的事项予以审查,决定是否受案。
20
备注
风险点
数量
表现形式
等级
防控措施
责任人
4
1、徇私舞弊,应立案不立案;
2、玩忽职守,对不够条件的勉强立案,损害一方当事人利益;
3、超越职权,擅自销案。

1、实行廉政、勤政承诺;
2、内部监督检查,对查处案件台账定期进行检查;
3、纪检跟踪督查,举报投诉受理。
治安大队受理民警
1、夸大或缩小取证的范围;
7.执行阶段责任:监督当事人在决定的期限内,履行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部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的,可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8.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9
追责情形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追责:
1.刑讯逼供、体罚、虐待、侮辱他人的;
2.超过询问查证的时间限制人身自由的;
2、延长或缩短调查取证的时间段,直接影响案件货值的大小;
3、隐报、擅改调查结果;
4、办案过程中把关不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作出错误处罚决定;
5、丢失、损毁证据;
6、以罚代管。

1、服务承审,
3、纪检跟督察,受理举报;
4、健全办案管理制度。
治安大队分管领导
1、不按自由裁量权基准,随意予以行政处罚;
3.不执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制度,或者不按规定将罚没的财物上缴国库或者依法处理的;
4.私分、侵占、挪用、故意损毁收缴、扣押的财物的;
5.违反规定使用或者不及时返还被侵害人财物的;
6.违反规定不及时退还保证金的;
7.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8.当场收缴罚款不出具罚款收据或者不如实填写罚款数额的;
2、随意从轻或减轻处罚;
3、不依法履行重大案件处罚程序;
4、截留或私分罚没款物,使用丢失或损毁扣押财务。

1、严格按规定进行执法;
2、严格执行财务管理规定;
3、执行内部监督检查制度,纪检组跟踪督察制度;
4、严格执行行政责任追究支墩。
经办人及分管领导
1、没有认真审查案件,造成审批和实际处理不一致;
2、结案没有按程序审批。
4.告知阶段责任: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前,书面告知当事人拟作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处罚内容,以及当事人享有的陈述权、申辩权或听证权。
5.决定阶段责任:依法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制作《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违法事实和证据、处罚依据和内容、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等内容。
6.送达阶段责任:行政处罚决定书在7日内送达当事人。
9.接到要求制止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报警后,不及时出警的;
10.在查处违反治安管理活动时,为违法犯罪行为人通风报信的;
11.有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其他情形的;
12.没有法定的行政处罚依据的;
13.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类、幅度的;
14.违反法定的行政处罚程序的;
15.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2.调查阶段责任:对受案的案件,案件承办人员及时、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查明事实,必要时可进行现场检查。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予以回避。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调查时应出示执法证件(人民警察证),允许当事人辩解陈述。
3.审查阶段责任:对案件违法事实、证据、调查取证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理由等方面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