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模版之人口增长问题
r ( xm ) 0
r s xm
x r ( x) r (1 ) xm
阻滞增长模型(Logistic模型)
dx rx dt
dx/dt
dx x r ( x) x rx(1 ) dt xm
xx m
xm/2 x0
0
xm/2
xm x
x (t )
xm xm rt 1 ( 1)e x0
一种确定参数的办法是测量或调查,请设计测量方法。
参数估计
另一种确定参数的方法——测试分析
2
将模型改记作 t an bn ,
只需估计 a,b
理论上,已知t=184, n=6061, 再有一组(t, n)数据即可
实际上,由于测试有误差,最好用足够多的数据作拟合
现有一批测试数据: 用最小二乘法可得
x(t ) x0 e
rt
x(t ) x0 (e ) x0 (1 r )
r t
t
随着时间增加,人口按指数规律无限增长
指数增长模型的应用及局限性
• 与19世纪以前欧洲一些地区人口统计数据吻合
• 适用于19世纪后迁往加拿大的欧洲移民后代 • 可用于短期人口增长预测 • 不符合19世纪后多数地区人口增长规律 • 不能预测较长期的人口增长过程 19世纪后人口数据
系别 学生 比例
20席的分配 10.3 6.3 3.4 10 6 4
21席的分配
比 例 加 惯 例
人数 (%) 比例 结果 甲 乙 丙 103 51.5 63 34 31.5 17.0
比例 结果
10.815 11 6.615 3.570 7 3
总和 200 100.0
20.0
20
21.000 21
对 丙 系 公 平 吗
存贮模型
生猪的出售时机 森林救火
3.4
最优价格
3.5 血管分支
3.6 消费者均衡
3.7 冰山运输
静 态 优 化 模 型
• 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着优化问题
• 静态优化问题指最优解是数(不是函数) • 建立静态优化模型的关键之一是 根据建模目的确定恰当的目标函数 • 求解静态优化模型一般用微分法
问题
3.1
•
•
时间 t=0 时读数 n=0 .
建模目的 建立时间t与读数n之间的关系 (设v,k,w ,r为已知参数)
模型建立
建立t与n的函数关系有多种方法 1. 右轮盘转第 i 圈的半径为r+wi, m圈的总长度 等于录像带在时间t内移动的长度vt, 所以
2 (r wi) vt
i 1
m
m kn
实际为281.4 (百万)
模型应用——预报美国2010年的人口 加入2000年人口数据后重新估计模型参数 r=0.2490, xm=434.0 x(2010)=306.0
Logistic 模型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如耐用消费品的售量)
2.1
问 题
公平的席位分配
三个系学生共200名(甲系100,乙系60,丙系40),代表会议共20席,按比 例分配,三个系分别为10,6,4席。 现因学生转系,三系人数为103, 63, 34, 问20席如何分配。 若增加为21席,又如何分配。
人口增长率r不是常数(逐渐下降)
阻滞增长模型(Logistic模型)
人口增长到一定数量后,增长率下降的原因: 资源、环境等因素对人口增长的阻滞作用 且阻滞作用随人口数量增加而变大 假设 r是x的减函数
r ( x) r sx (r, s 0)
r~固有增长率(x很小时)
xm~人口容量(资源、环境能容纳的过快增长
常用的计算公式 k年后人口
今年人口 x0, 年增长率 r
xk x0 (1 r )
k
指数增长模型——马尔萨斯提出 (1798)
基本假设 : 人口(相对)增长率 r 是常数
x(t) ~时刻t的人口
dx rx, x(0) x0 dt
x(t t ) x(t ) rt x(t )
当 rB(n1+1, n2) < rA(n1, n2+1), 该席给A
n2 (n2 1)
定义 Qi
2 pi
2 p2
rA, rB的定义 2 p1
n1(n1 1)
该席给A 否则, 该席给B
ni (ni 1)
, i 1,2, 该席给Q值较大的一方
2 pi
推广到m方 分配席位
计算 Qi
2
思 考
m i 1
3种建模方法得到同一结果
2 (r wi ) vt
[(r wkn) r ] wvt
2 2
t
wk
v
2
(r wkn)2kdn vdt
2rk n n v
2
但仔细推算会发现稍有差别,请解释。
思 考
模型中有待定参数
r , w, v, k ,
Q1最大,第20席给甲系
1032 80.4, Q2 , Q3 同上 第21席 Q1 1112
Q值方法分配 结果
Q3最大,第 21席给丙系
甲系11席,乙系6席,丙系4席
公平吗?
进一步的讨论
Q值方法比“比例加惯例”方法更公平吗?
席位分配的理想化准则
已知: m方人数分别为 p1, p2,… , pm, 记总人数为 P= p1+p2+…+pm, 待分配的总席位为N。 设理想情况下m方分配的席位分别为n1,n2,… , nm (自然应有n1+n2+…+nm=N), ni 应是 N和 p1, … , pm 的函数,即ni = ni (N, p1, … , pm ) 记qi=Npi /P, i=1,2, … , m, 若qi 均为整数,显然应 ni=qi
1.3.3 如何预报人口的增长
背景 世界人口增长概况
年 1625 1830 1930 1960 1974 1987 1999 人口(亿) 5 10 20 30 40 50 60
中国人口增长概况
年 1908 1933 1953 1964 1982 1990 1995 2000 人口(亿) 3.0 4.7 6.0 7.2 10.3 11.3 12.0 13.0
2
6
2
模 型 应 用
回答提出的问题:由模型算得 n = 4450 时 t = 116.4分, 剩下的录像带能录 184-116.4= 67.6分钟的节目。 揭示了“t 与 n 之间呈二次函数关系”这一普遍规律, 当录像带的状态改变时,只需重新估计 a,b 即可。
第三章
3.1
3.2 3.3
简单的优化模型
0
t
x(t)~S形曲线, x增加先快后慢
阻滞增长模型(Logistic模型)
参数估计 用指数增长模型或阻滞增长模型作人口 预报,必须先估计模型参数 r 或 r, xm
• 利用统计数据用最小二乘法作拟合 例:美国人口数据(单位~百万)
1860 1870 1880 …… 1960 1970 1980 1990 31.4 38.6 50.2 …… 179.3 204.0 226.5 251.4
存贮模型
配件厂为装配线生产若干种产品,轮换产品时因更换设 备要付生产准备费,产量大于需求时要付贮存费。该厂 生产能力非常大,即所需数量可在很短时间内产出。 已知某产品日需求量100件,生产准备费5000元,贮存费 每日每件1元。试安排该产品的生产计划,即多少天生产 一次(生产周期),每次产量多少,使总费用最小。
要 不只是回答问题,而且要建立生产周期、产量与 求 需求量、准备费、贮存费之间的关系。
模型假设
1. 产品每天的需求量为常数 r;
2. 每次生产准备费为 c1, 每天每件产品贮存费为 c2;
不仅回答问题,而且建立计数器读数与 录像带转过时间的关系。
观察 问题分析
计数器读数增长越来越慢! 录像机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左轮盘 右轮盘
0000 计数器
主动轮 录像带 磁头 压轮 录像带运动方向 录像带运动 右轮盘半径增大 计数器读数增长变慢
录像带运动速度是常数
右轮转速不是常数
模型假设
• • •
录像带的运动速度是常数 v ; 计数器读数 n与右轮转数 m成正比,记 m=kn; 录像带厚度(加两圈间空隙)为常数 w; 空右轮盘半径记作 r ;
2)若 p1/(n1+1)< p2/n2 , 应计算rB(n1+1, n2) 3)若 p1/n1> p2/(n2+1), 应计算rA(n1, n2+1) 问: p1/n1<p2/(n2+1) 是否会出现? 否! A
若rB(n1+1, n2) < rA(n1, n2+1), 则这席应给 若rB(n1+1, n2) >rA(n1, n2+1), 则这席应给 B
r=0.2557, xm=392.1 专家估计
阻滞增长模型(Logistic模型)
模型检验
用模型计算2000年美国人口,与实际数据比较
x(2000 x(1990 x x(1990 rx(1990 1 x(1990 / xm ] ) ) ) )[ )
x(2000 274.5 )
qi=Npi /P不全为整数时,ni 应满足的准则: 记 [qi]– =floor(qi) ~ 向 qi方向取整; [qi]+ =ceil(qi) ~ 向 qi方向取整. 1) [qi]– ni [qi]+ (i=1,2, … , m), 即ni 必取[qi]– , [qi]+ 之一 2) ni (N, p1, … , pm ) ni (N+1, p1, … , pm) (i=1,2, … , m) 即当总席位增加时, ni不应减少 “比例加惯例”方法满足 1),但不满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