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药品管理制度
1、病房内所有基数药品,只供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
2、病房内基数药品应指定专人管理,负责领药、退药和保管工作。
3、每月清点并记录,检查药品,防止挤压、变质。
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时,立即停止使用并报药局处理。
4、中心药房对病房存放的药品要定期检查,并核对药品种类、数量是否相符,有无过期、变质现象。
5、抢救药品必须放置抢救车内,定量,定位放置。
标签清楚,专人负责每日检查,保证随时急用。
6、特殊及贵重药品应注明床号、姓名,单独存放并加锁。
7、需要冷藏的药品(如:冰干血浆、白蛋白、胰岛素等)要放在冰箱内,以免影响药效。
8、患者的药品专用,停药后及时退药
9、病房毒、麻药管理制度
(1)病房毒、麻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其它人不能私自取用、借用。
(2)设专柜存放,专人管理,严格加锁,并按需保持一定基数,每班交接班时,必须交接点清,双方用正楷签全名。
(3)医师开医嘱及专用处方(红处方)后,方可给该患者使用,使用后保留空安瓶。
(4)建立毒、麻药使用登记本,注明患者床号、姓名、药名、剂量、使用日期、时间,护士正楷签名。
(5)如遇必要时且当患者需要使用时仍需有医生所开的医嘱、专用处方,并保留空安瓶。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1、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或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时,应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护理工作制度,避免发生职业暴露。
2、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采取最基本的防护措施,穿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口罩、帽子,洗手。
3、以下情况应戴手套,脱去手套后应认真洗手:1)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
2)解除患者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时。
(3)清理传染性患者用过的物品及进行清洁消毒时。
4、当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当穿隔离衣,戴眼罩、面罩,穿鞋套等,以防感染。
5、在护理传染性疾病患者时,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隔离和防护措施,必要时采取双向防护。
6、及时清理被污染的被服及各种污染物,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及微生物传播。
7、及时处理被污染的医疗用品及设备,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应进行清洁消毒。
8、正确处理医用垃圾,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9、若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及时上报,按照医院规定进行相应的身体检查和预防治疗。
高血压护理常规
1.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头晕,头痛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监测血压、心率、体重,观察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应用利尿剂者准确记录出入量,使用硝普钠静脉滴注时,注意避光现用现配。
2.掌握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采用同一体位,同一血压计,定时测量并注意测量用药后的血压以判断药物效果。
3.防止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嘱病人在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防止突发性血压下降而晕厥。
4.健康教育:讲解有关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和控制血压的重要性,指导病人长期坚持服药,服用剂量应遵医嘱,定期复查并教会病人及家属测血压的正确方法,控制危险因素。
5.合理饮食:指导病人以摄入低盐、低胆固醇、低动物脂肪、清淡的食物为宜,禁烟、酒及茶。
肥胖者应减轻体重。
6.合理休息:指导病人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可劳累。
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当发生高血压急症时,应立即卧床休息,抬高床头加床档。
7.做好心理调查:找出引起情绪紧张的压力源,避免情绪过度紧张。
病人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
1.病人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换输生理盐水,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2.通知医生、主任、护士长,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以备检验。
3.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并给予氧气吸入。
4.若是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安慰病人,减少病人的焦虑。
5.协助医生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6.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将保留血袋及抽取病人血样一起送输血科,并上报医务科、护理部。
7.加强巡视及病情观察,做好抢救记录及交接班。
8.如病人家属有疑义时,按相关程序对输血器具等进行封存。
颅脑损伤急救常规
1.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的变化。
2.神志昏迷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吸氧。
3.伤后持续昏迷或迅速出现再昏迷有明显脑疝体征或有脑干损伤症状,生命体征明显改变着,立即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4.瞳孔两侧不等大或清醒后再昏迷者,CT检查有颅内血肿占位性病变,应尽快做术前准备。
5.高颅压者,可给脱水剂,如50%葡萄糖,20%甘露醇等。
6.躁动者可遵医嘱予以镇静剂。
7.在处理各种紧急情况时,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有效通气,有休克者积极进行休克治疗。
颅脑损伤的一般护理常规
1.观察患者有无意识障碍,有无中间清醒期,有无进行性意识障碍。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瞳孔的对光反射和大小并作记录,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中枢性高热应给予物理降温。
3.体位:采取头高位,以利于脑部静脉回流昏迷者采取侧卧或侧俯卧位,休克采取平卧或头低卧位。
4.保持呼吸道通畅:(1)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出血及血凝块等。
(2)舌后坠时取侧卧或侧俯卧位,并托起下颌,放置咽导管或行气管切开。
(3)气切病人按气切病人护理常规护理。
5.肢体活动情况;对侧大脑半球运动区局限性损害出现一侧上或下肢瘫痪,损害靠近大脑外侧裂,出现中枢性面瘫和上肢瘫痪。
6.防止并发症发生颅脑损伤患者常可发生角膜炎、口腔炎、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静脉炎、褥疮等并发症。
7.对神志不清躁动的患者,应了解引起躁动不安的因素,躁动时应加约束带,上床挡防止坠床,并遵医嘱给予适量镇静剂冬眠药等。
8.对神志清醒患者耐心解释与沟通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治疗与护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利于主动配合。
9.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开始每日2—3次被动活动保持功能性,可采取理针灸,适当帮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10.营养与合理补液的同时禁食3天,意识好转有吞咽反射可以口拭喂,以流质为宜,务必检查
饮食是否吞下,以防吸入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