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所有的波斓壮阔都会化为细波,所有的锣鼓欢鸣都会归于岑.寂,热血沸腾的青春带着它浩浩dànɡd ànɡ的气势一路走远,只留下平庸生活里难以消解的冗.繁、干枯、琐碎、躁热。
但我仍然想找回青春那gǔgǔ流动的热血,去盒曲折命运勇敢单挑。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汤汤汩汩B、荡荡股股C、汤汤股股D、荡荡汩汩2.文中有两处错别字,以下更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波斓”改为“波澜”;“躁热”改为“燥热”B、“波斓”改为“波澜”;“琐碎”改为“锁碎”C、“沸腾”改为“沸滕”;“躁热”改为“燥热”D、“琐碎”改为“锁碎”;“沸腾”改为“沸滕”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经过几年锲而不舍....的努力,广州恒大队终于实现了中国足球顶级联赛“三连冠”的梦想。
B、网传天燃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购气的市民济济一堂....。
C、马航失联事件的发生,尽管马来政府一再解释,但仍然难辞其咎....。
D、日本仔亚信峰会上的发言与其实际行为大相径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出彩中国人》栏目中,让人眼花缭乱的歌声和绚丽的舞台赢得广大观众的点赞。
B、邵阳的山水孕育了勤劳善良的邵阳人,也孕育了特有的“霸得蛮”的邵阳精神。
C、为了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了“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D、为了防止教育“三乱”事件不再发生,市教育局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雨后初晴,明朗的天空是那么清亮,那么湛蓝,整个是快空灵的蓝水晶。
B、宰尽天下打鸣的公鸡,就能阻止黎明的到来?C、虽然年纪大了,可她说话的声音却还是像以前一样,又响又脆。
D、证明我在你心中有没有位置,全宇宙有且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你不在我面前玩手机。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此情此景多么壮丽啊!________________①细一看,每一只鹤都一点一点冉冉高飞②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涡,缓缓升腾③上百只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扬④乍一看,鹤群排成圆形队飞旋,似在游戏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7.下面语段传达的主要信息是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选自《十八大报告》A、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B、我国环境形势严峻。
C、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D、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8-14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壁;漁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誰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去.国怀乡:离开B、锦鳞.游泳:代指鱼C、微.斯人:微小D、东临.碣石:登临、靠近。
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或/异二者之为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D、树木/丛生,百草/丰茂10.下列选项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多会于.此苛政猛于.虎B、其.喜洋洋者矣其.真无马耶C、感极而.悲者矣濯清涟而.不妖D、前人之.述备矣醉翁之.意不在酒11.对诗文内容或情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两文均登高远望而写景。
甲文“予观夫巴陵胜状”中“观”仅有“观望、观赏”之感;乙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则凸显了诗人居高临下,俯视一切的澎拜之情。
B、甲文乙诗同是描绘水的浩渺壮阔,用以表现作者宽广博大的胸襟。
C、甲文“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反映了作者对君王的愚忠思想;乙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通过萧索的秋景,反映了诗人战败后的悲凉心情。
D、甲文集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充分表现了作者的博大胸襟与政治抱负;乙诗则展开大胆的想象与夸张,写景虚实并用,抒发了诗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
12.下列对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最后一段的议论有画蛇添足之嫌,如果省去则更像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乙诗最后两句是乐府诗的套语,为合乐而用,与诗的内容密切相关。
B、甲文第3、4自然段分别描写了景物的一阴一晴,表达了览物之悲与喜,两相对照,引出第5自然段,点明文章主旨。
C、乙诗以“观”字统领全篇。
描写了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海波以及海面吐纳日月星汉等壮观景象,看似句句写景,实为字字抒情。
D、甲文中的“斯人”指的是“古仁人”。
“微斯人,吾谁与归?”采用倒装句式,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人强烈的向往与敬慕之情。
二、非选择题(共46分)13.将甲、乙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14.展开想象,体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境,并分析“若出”的表达效果。
(2分)15.请根据提示写出空缺的句子。
(8分)(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2)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写出了时序交替的匆匆,又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4)壮哉中国,壮哉多伟男。
虽然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说“人不寐,______________”,抒发了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且看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______________,西北旺,射天狼”,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斗志;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道尽了为国建功,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表明了誓死报国的忠心。
16.《西游记》“一个师傅三徒弟”的取经队伍中,其实还有一个称唐僧为师傅的徒弟。
请根据示例,完成与这个“徒弟”的相关情节与批注。
(2分)人 物情 节 批 注白龙马 纵火烧毁玉帝赏赐的明珠而触犯天条任劳任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显出英雄本色17.综合性学习。
2013年,汉字掀起了“最炫民族风”。
许多市民开始拿起字典学习汉字,更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用写字板代替了键盘。
下面是我市举行的“我与汉字”活动的部分内容,请你参与实践。
(1)请你根据“云”字的演变过程,写出其中两个“云”字的字体。
(2分)(2)古语云:“武官不怕死,文官不贪财。
”请你根据示例趣说汉字。
(1分)示例:“腐”:衙府里的人天天吃肉,不腐才怪。
“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调动思维,趣味竞猜。
(1分)山东新闻(打一文学家名字)(4)一位网友发了一段对汉字的赞美词,请你再划线处续写两个句子,写出你的赞美之意。
(2分) 我常常为面前跳跃着的一个个方块的字符而动情。
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玩耍嬉戏,像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
每每这时,我就想将它们带出方格,去大自然中尽情舒展,享受自由的快乐。
完成下面文章,完成相关问题。
(一)你瞧,我好看吗张军霞①梅子在报社工作。
那天,一位做生意的朋友打来电话,说在报纸上看到她写贫困学生的故事,自己很想帮助他们,因为能力有限,只能资助一个孩子,请梅子哪天方便时,给那几个孩子拍些照片,他想自己选择资助谁。
②凑巧,梅子回老家,正好路过那个小山村。
她来到村里的小学,按照校长提供的名单,准备为孩子们拍照片。
这个偏僻的地方,土地贫瘠,吃水困难,时常停电,村民们的日子都很苦,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很多孩子成了留守儿童。
他们没见识过大山外面的世界,对梅子手中的数码照相机非常好奇。
③孩子们轮番出现在镜头里,他们身上的衣服、鞋子和书包,大都是破破烂烂的样子,任谁看了也会有几分心酸。
这时,那个叫朵朵的小女孩,本来已经站好了,却忽然冲着梅子轻轻摆手:“阿姨,请等我几分钟!”④话音刚落,小女孩飞奔..着跑远了。
片刻功夫,她拿着什么东西跑回来,转身进了屋子。
等到朵朵再出来时,梅子禁不住眼前一亮:朵朵穿了一件红格子的衬衣,因为有些肥大,只好扎到裤子里;她的肩膀上,还挎着一个崭新的书包。
看到梅子还没开始按快门,朵朵又伸出手指,迅速抿了抿额前的头发,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悄声问旁边的女伴:“你瞧,我这样好看吗?”⑤也许是出于童真的妒忌,女伴撇着小嘴说:“臭美!又把别人的衣服穿出来显摆了!”原来,那衬衣是朵朵从隔壁一户人家借来的,所以不会合体。
至于那个书包,是两年前妈妈回家时,送给朵朵的生日礼物,她一直没舍得用。
⑥梅子怀着复杂的心情,为孩子们拍好了照片。
她有点担心的是,和别的孩子相比,朵朵这样“光鲜”的形象,会不会第一个被淘汰掉?⑦出乎梅子意料的是,当她把这组冲洗好的照片,整整齐齐摆放在朋友的办公桌上时,他居然毫不犹豫地指着朵朵那张照片说:“我就资助她,每年为她提供学费和生活费,一直到大学毕业!”⑧梅子忍不住追问:“为什么选朵朵?”朋友意味深长地说:“你看,在那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朵朵爱笑又爱美,这是多么难得呀。
其实命运不会一直亏待谁,只要能够保持这种好心态,总有一天,生活也会对她笑,生活也会因为她而变得更美好,一定。
”——摘自《牛城晚报》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答:19.文中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它照应了④文段的哪一句话?(2分)答:20.结合文意,说说第④段中加点词“飞奔”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