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大全一、选择题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筑用地2.鲁菜、川菜、湘菜是我国著名的菜系,其正宗来源地应分别是()A.山东省、广东省、湖南省B.山东省、四川省、湖北省C.山东省、河北省、湖北省D.山东省、四川省、湖南省3.关于冬小麦、油菜、水稻和甜菜集中产区分布示意图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油菜②水稻③冬小麦④甜菜B.①水稻②甜菜③油菜④冬小麦C.①甜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D.①冬小麦②水稻③甜菜④油菜4.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A.俄罗斯、美国B.加拿大、美国C.俄罗斯、加拿大D.美国、巴西5.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复杂多样B.南北跨纬度大C.夏季风活动不稳定D.冬季风活动强烈6.一般来说,我国的山区地面崎岖,不利于发展()A.林业B.牧业C.采矿业D.耕作业7.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有明显差异,主要是因为A.土地条件的显著差异B.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C.种植习惯的显著差异D.技术条件的显著差异8.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A.蒙古B.俄罗斯C.越南D.菲律宾9.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A.河南省B.湖南省C.甘肃省D.山西省10.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中,能表示北京气候类型的是A.B.C.D.11.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和泥石流B.台风与干旱C.洪涝与干旱D.台风与寒潮12.读水稻、冬小麦、棉花和油菜分布图,对应正确的是()A.①棉花②油菜③水稻④冬小麦B.①水稻②冬小麦③棉花④油菜C.①油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棉花D.①棉花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13.我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庞大,主要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B.我国人口有13.40亿,人口基数大C.城市化进程快D.改革开放使经济发展的结果14.利用手机下单,随时租借、随时归还的“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的一种新兴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
关于这种绿色出行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低碳出行,有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B.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压力C.为居民提供一种新的出行方式D.侵占城市大量交通主干道15.下列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季节变化的有效措施是()A.节约用水B.南水北调C.兴建水库D.跨流域调水16.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欠佳的国家。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地区是A.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2、缓解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A.修建水库B.跨流域调水C.大量开采地下水D.围湖造田17.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B.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太平洋东岸C.大部分位于热带,纬度较低D.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18.下列地理现象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我国贵州地区夏季持续干旱B.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常年干旱C.在太平洋海面上形成了台风D.在昆仑山脉的无人区发生了滑坡19.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既临海又临国界的是()A.辽宁省B.吉林省C.云南省D.西藏自治区20.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各大城市相继推出“共享单车”后,“共享雨伞”也来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只考虑降雨,“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城市是A.广州B.兰州C.拉萨D.北京2、“共享单车”和“共享雨伞”的推出,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是A.有利于美化城市环境B.绿色出行,提高资源利用率C.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发展D.增加就业,加速工业现代化2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少数民族名称描述正确的是( )A.①维吾尔族B.②朝鲜族C.③壮族D.④藏族2、图中各族同胞的说法,与实际相符的是()A.①我们住竹楼,过泼水节B.②我们喜欢跳孔雀舞C.③我们喜欢跳跷跷板D.④我们住窑洞,唱信天游22.《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脚步》播出,片中介绍了我国许多不同省区的美食。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美食与分布地连线正确的是A.蓝田裤带面——山西省B.房县小花菇——湖北省C.乐山豆花——重庆市D.清炖跳跳鱼——江苏省2、广东省的潮州春卷属于A.川菜B.湘菜C.粤菜D.闽菜23.读北京、武汉、广州和哈尔滨年降水量图回答下面小题1、图中反映哈尔滨年降水量变化的是()A.a B.c C.d D.b 2、a、b两个城市降水变化特点()A.雨季来的晚,结束早B.雨季来得晚,结束晚C.雨季来得早,结束D.雨季来得早,结束晚24.读“环渤海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A和B是我国两大工业基地,其共同点不包括()A.水陆交通便利B.水资源丰富C.矿产资源丰富D.重工业较发达2、与AB两大工业基地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主要优势是()A.交通更加便利B.矿产资源更加丰富C.科技力量更加雄厚D.轻工业发达2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属于我国地势分界线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有关四座山脉叙述正确的是()A.①山脉上有世界最高峰B.②山脉两侧地形类型相同C.③山脉为西北——东南走向D.④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上26.中国海军某型护卫舰正在某海区(图中阴影范围)进行战备巡航,保卫祖国的蓝色海疆.读图完成下面问题.1、战舰巡航海区东至()A.115°E B.115°W C.110°E D.110°W2、战舰巡航海区位于()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27.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各大城市相继推出“共享单车”之后,“共享雨伞”也来了。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只考虑降雨的影响,下列城市中,“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A.北京B.兰州C.拉萨D.广州2、上题答案的城市所属的气候类型是A.B.C.D.28.读“中国政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领土最南端是()A.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B.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C.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D.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2、“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已经是撒满了阳光”,此话说明()A.我国陆上疆界长,邻国数量众多B.我国海上疆界长,领海范围相当广大C.我国领土东西跨度大,东西端时间差异大D.我国领导南北跨度大,南北部季节差异大1、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A.热带B.寒带C.北温带D.南温带29.读“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该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A.浪费严重B.污染严重C.短缺严重D.分布不均2、针对以上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不可行的是()A.循环利用水B.禁止工业用水C.节约用水D.保护水资源3、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A.合理用水B.防止水污染C.南水北调D.兴修水库30.上海是中国大型的钢铁工业基地,它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①靠近消费市场②靠近煤炭产地③靠近铁矿产地④濒临海洋,便于进口优质铁矿石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二、解答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总数达到70亿。
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可以造就更多劳动力资源,但对粮食、水资源、宜居土地的需求随之增大。
材料二: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突破2亿,到2050年将达到全国人口的,“银发潮”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三:中国人口分布图。
(1)材料二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给社会与经济带来的问题有____。
(至少两点)(2)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区是____和____。
图中人口地理分界线东南人口密度____,西北人口密度____。
(3)我国人口分布存在巨大的地区差异,其影响因素主要是____A、人口的大规模迁移B、计划生育政策B、人口发展规划 D、自然条件的差异(4)请回忆:我国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千米____人,____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2.读下图“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和序号对应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国家:字母A是____,B是____,C是____。
海洋:数字①是____,②是____。
(2)③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____。
(3)图中甲所在的区域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____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阶梯上。
(4)图中,北回归线共穿过了____个省区,其中位置最西的是____(简称)。
(5)重庆的地形类型以____为主,气候类型属于____。
33.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读材料一:“我国老年人口增长图”和材料二:“我国人口密度图”(1)材料一说明的问题是______。
A.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加重B.人口数量增长较慢C.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D.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2)读材料二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我国人口________多________少。
我国西藏自治区人口密度的范围是________人/平方千米。
(3)________是我国关于人口的一项基本国策。
34.读我国简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但是我国铁路线分布不均衡,具有____的特点。
A.西密东疏B.东密西疏C.南密北疏D.均匀分布(2)将齐齐哈尔的一批木材由哈尔滨运往广州,选择最适宜的铁路线是____线和____线。
(3)图中字母D是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____市,它是____线与____线的交汇处。
(4)小红从兰州乘火车经过“天路”之称的③____线,该铁路是世界上海拔____和最长的高原铁路,到达其终点城市A____。
(5)家住北京的小芳乘火车沿⑥____线到达香港游玩,五天后她飞机到达了长江的入海口城市B____,游览了“东方明珠塔”,两天后她从B城市乘火车沿⑤____线回到北京。
在小芳从B城市回北京的火车上,她看到了沿线的两个工业基地是____工业基地和____工业基地,同时也看到了沿线的田野中几处不同的景象:a.在B城郊区,农民们正在种植____(水稻、小麦),这里正是有“鱼米之乡”的____平原。
b.在北京郊区,这里主要以____(水、旱)田为主,农民们正逐渐收割____(水稻、小麦)。
c.她所看到的南北方农业生产差异,主要原因是____(地形、气候)差异。
(6)图中④代表我国东西向的铁路____线,它是中国西北地区铁路网重要组成部分。
35.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干湿状况来看,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和______地区。
(2)从地形上看,我国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和低缓的______地区。
(3)从农作物的分布来看,南方水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有_______(任写一种)(4)观察上图可知,北方旱作区和南方水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__________一线,我国水稻、小麦的地区分布呈现“______稻______麦”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