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包ppt(17份) 人教版3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包ppt(17份) 人教版3

比较:“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盛世局面出现 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共同原因: • 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 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 整顿吏治,节省开支。 • 善于用人。 •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自主学习2。填空,展示(2+2)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形成过程
母后临朝
把持朝政
图片分析
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 塑艺术,增加对说唱 人的直观感受,有很 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 价值。反映了东汉民 间生活和地方风貌。
名词解释
光武中兴
汉光武帝刘秀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 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到光武帝统治后 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 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合作探究2。独思—互学—展示(2+2+1)
自主学习3。填空,展示(2+2)
三、黄巾起义
1. 背景:①_外__戚__宦__官__交__替__专__权__,__朝__政__越__来__腐__败___; ②_自__然__灾__害__频__繁_____。
2. 爆发:_____年,_____领导一场有组织、有准 备的农民大起义。 3. 结果:被镇压。 4.作用:沉重打击了__________,使其一蹶不振。
图片分析
陶院落(模型)
在这个院落里,豪强大 族的住宅和防御设施紧 密结合,透露出东汉阶 段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 的情形。
讲授
岁苍
在天
甲已
———
子死
,,
天黄
黄 巾 起 义
下 大 吉 。
天 当 立 。


材料分析 《后汉书》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 “燔烧官府,劫掠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 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人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解题:
兴——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亡
黄巾起义
学习目标
1、了解东汉的建立。 2、掌握“光武中兴”的内容。 3、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社会 动荡。 4、了解黄巾起义对东汉的影响。
自主学习1。填空,展示(2+2) 一、光武中兴
1.西汉灭亡:公元____年,外戚____夺取政权,西汉灭亡。 2.东汉建立:光武帝_____在25年称帝,定都____,史称____。 3.光武中兴
想一想:为什么黄巾起义会受到天下响应?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自然灾害频繁, 人民无法忍受。
强调
黄巾起义的影响
沉重打击了东汉统 治者, 使其一蹶不振。
课堂小结
王莽建新
光武中兴 东汉建立 公元25年 ,刘秀
光武中兴 东
汉 的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出现原因

影响

原因
黄巾起义 经过
结果
影响
当堂检测
1、史称公元25年刘秀所建政权为“东汉”,结合所学历史 和地理知识,想一想这么称呼的原因应该是( ) A.因其统治区域相对于前朝而言在东方 B.因刘秀起兵于东方 C.因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希望和生机 D.因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
2、下列属于光武中兴时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裁减官员 ,惩处贪官污吏 D.以德化民
3、封建王朝的治乱兴衰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共同点是( ) ①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②都有前代大规模战乱的背景 ③根本目的都是巩固政权 ④重视农业发展 ⑤都出现政治安定,经济恢复发展的好局面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讲授
十常侍是指东汉灵帝时,操纵政权的十二个宦 官,他们都任职中常侍。
合作探究3。独思—互学—展示(2+2+1)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候。”
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反映当时政治统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 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缓和社会矛盾 : 减轻农民的负担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减轻刑法
为了减少国家开支: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为了治理腐败: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惩处贪官污吏 为了缓和民族矛盾: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图片分析
东汉宅院画像砖
东汉画像砖嵌在墓壁 上,内容丰富多彩。 左图主人悠闲地对坐 畅饮,起舞的雀鸟和 洒扫的奴仆衬托出安 逸祥和的生活景象。 反应了社会安定局面。
夺回君权
君权旁落
依靠宦官
2、后果: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 _________,__________。
讲授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平均即位年龄:9.5岁 平均寿命:24岁
讲授
跋扈将军梁冀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3个皇 帝,独揽朝政20多年。他 一家人全都当官封侯,各 地上贡朝廷的物品要先送 到他家后才敢献给皇帝。 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 权,说他是“跋扈将军”。 梁冀居然令人下毒,毒死 了汉质帝。
名词解释
外戚 外戚指皇帝的母族、妻族。
思考:下列哪些人是东汉的“外戚”?
A、皇帝的弟弟
B、皇帝的叔叔
C、皇帝的舅舅或者妻弟 D、皇帝的子女
合作探究1。独思—互学—展示(1+1+1)
为什么称刘邦建立的 政权为西汉,而刘秀 建立的政权为东汉? 我们之前还学过类似 的情形吗?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 汉。
西周、东周
4、东汉中后期,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以太后为首的外戚 势力将小皇帝掌握在手里,牢牢把握皇位的继承。如梁冀 “口吟舌言”,无他才能,只因“累世有椒房之亲”,才能 秉摄万事,擅权二十余年。皇帝长大后,不甘心受外戚摆 布,就依靠_____除掉外戚,争夺权力。横线处应填入( )
材料分析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建立之初,战乱不断; 郡县过多,官多民少,国家开支过大,且政府官 员贪污腐败严重;刑法更加残酷;赋税愈重;父 子流亡,夫妇离散;村落成为废墟,田地荒芜。
议一议:针对当时形势,假如你是当时光武帝的大 臣,你会向他提出什么建议?
建言献策
光武帝巩固励统精治图的治措施光复祖业
课题入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之后,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生 产,稳定政局。 汉文帝、汉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政治清明,经 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出现了“文景之治”。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盐铁专卖, 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 斗争愈演愈烈,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西汉面临着怎样的命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