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典诗歌常见抒情方法

古典诗歌常见抒情方法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表现 手法 表达 内容 借古讽今
贾谊的才华无与伦比,汉文帝不问他治国大 计,偏去问鬼神之事,甚至不顾帝王之尊, 移动席位靠近,一直听到半夜,而对千万苦 难苍生的安危死活却一句不提,这不是荒唐 透顶么?李商隐嘲讽的是汉文帝,其实也是 嘲讽晚唐一些昏庸君主,嘲讽所有以求贤来 博取名誉而实际并不重贤的统治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 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 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小结: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 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 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例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后两句没有一字说惜别,没有一字说伤怀,但对朋友 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真情流露其间。说说诗歌是怎样抒发这 种感情的? 借景抒情。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 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可谓“不着 一字,尽得风流”。
2、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抒情 方式
借景抒情 全诗选取典型的秋天景象来抒 情。北风萧萧,木叶摇落,大 雁南飞,在这样的氛围之中, 孤独的诗人面对迷茫的江水, 又怎能不思乡呢?
表达 内容
例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台城(唐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注:六朝皇帝,以奢侈荒淫着称,最末的那位陈后
主更甚。他在豪华的台城里,营建了结绮、临春、望仙 三座高达数十丈的楼阁,整天倚红偎翠,不理朝政,还 自谱新曲 《玉树后庭花》,填上淫词,让数以千计的美 女边歌边舞。可不料笙歌未彻,隋兵已临都门,楼上红 灯,楼下战火,连成一片。金粉南朝就在这靡靡之音中 结束了。
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直抒胸臆 ) ②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托物言志 ) 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借景抒情 ) 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直抒胸臆 ) ⑤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借事抒情 ) 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托物言志 ) ⑦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借景抒情 ) ⑧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直抒胸臆 ) ⑨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借景抒情 ) ⑩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托物寓理 )
例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台城(唐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今昔对比,运用典故,咏史抒怀。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 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奢靡生活,和现今 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对比,寄托了诗人怀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小结: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 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 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 梅、兰、落日、夜月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例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二)
答题规范:
本诗(或本句)运用了„„手法,描绘了„„景象 (或刻画了„„形象 或描述了„„事情),表达了„„情感 (或表现了„„心境 或体现了„„追求),达到了„„的表 达效果。
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 而涕下。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 感情?
常用的抒情方法
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 、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融情入景 情景交融 2、即事感怀—借事抒情 3、托物言志—托物寓理 4、咏史抒怀—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慨 今、怀古伤今 5、用典抒情
高考命题提问方式: 这首诗(或某句诗)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是怎样抒情的)? 答题步骤与模式: 分析所运用的手法——分析所描绘的景(物)象——分析所表 达的情感——指出产生的效果。 即:方式+分析+情感+效果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衬哀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答: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对清 新美好的春日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
二、间接抒情
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 含蓄、凝练。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 般不是直接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 彼,叙事则因事抒情,写景则借景 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 史抒怀。
托物言志。借对白梅耐寒、高洁的形象的描写,表 达了诗人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小结:托物言志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 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 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即 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情操志趣,显示自己的高洁品 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
古典诗歌 常见抒情方法
什么是“情”和“志”?
“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怒、忧、思、 悲、恐、惊,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的;
“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抱负、情操、 品格等,一般都是通过对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
宋人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 上头”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及对新事物的喜爱之 情;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 留清气满乾坤”,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 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属于言志。
例4
秋思(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 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动作细 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 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例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白梅(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结: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 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 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 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多 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
课堂演练
1、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主要抒情方式
《杂诗》(其二)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抒情 方式 表达 内容
叙事抒情
用白描手法记录了一次对话(主要是诗人对 来客的问话):“您从我家乡来,应该知道 家乡的事吧?您来的时候,我家窗前的那株 寒梅可曾开了花?”诗人不直说思念,而我 们分明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强烈的思念—— 诗人对家乡的景物是那么熟悉,诗人的语气 是那么急切,他是多么想亲自回去看一看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