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省中考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2020年6月21日,全球迎来天文奇观﹣﹣日环食,日环食带所经过的部分地区能观测到日环食。
读“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带示意图”,完成1~3题。
日环食当天恰逢我国某节气,该节气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2.2020年6月21日,全球迎来天文奇观﹣﹣日环食,日环食带所经过的部分地区能观测到日环食。
读“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带示意图”,完成1~3题。
图中阿里观测点的位置最接近()A.31°S,80°W B.31°N,80°W C.31°S,80°E D.31°N,80°E3.2020年6月21日,全球迎来天文奇观﹣﹣日环食,日环食带所经过的部分地区能观测到日环食。
读“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带示意图”,完成1~3题。
阿里观测点是我国境内观测日环食的最佳地点,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太阳光照强B.地处青藏高原,气温低C.冰川广布,植被稀少D.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4.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
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对珠峰的海拔进行重新测量,未来珠峰高度可能被改写。
读“珠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7题。
从1号营地到珠峰山顶,途经的地形部位主要是()A.鞍部B.山谷C.山脊D.山顶5.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
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对珠峰的海拔进行重新测量,未来珠峰高度可能被改写。
读“珠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7题。
从1号营地出发到珠峰山顶,攀登的大致方向是()A.先向东北,再向西北B.先向西南,再向东南C.先向西北,再向东北D.先向东南,再向西南6.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
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对珠峰的海拔进行重新测量,未来珠峰高度可能被改写。
读“珠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7题。
前进营地到珠峰山顶的相对高度最接近()A.1850米B.2350米C.2500米D.2850米7.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
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对珠峰的海拔进行重新测量,未来珠峰高度可能被改写。
读“珠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7题。
由两大板块挤压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仍在不断上升,这两大板块分别是()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B.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D.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8.2019年《广东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出台。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
读图,完成8~9题。
图中所示的垃圾属于()A.可回收物B.有害垃圾C.厨余垃圾D.其他垃圾9.2019年《广东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出台。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
读图,完成8~9题。
为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个人应当承担的主要义务是()A.提供技术支持,信息共享B.制定政策,落实资金C.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D.宣传动员,积极组织10.东江是珠江水系的主要支流,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全长562千米。
读“东江水系示意图”(图1)和“东江流域月均降水量柱状图”(图2),完成10~12题。
历史上东江流域洪涝与干旱灾害频繁,其中()A.旱灾多发生在4~6月B.旱灾多发生在7~9月C.洪涝多发生在4~9月D.洪涝多发生在10~12月11.东江是珠江水系的主要支流,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全长562千米。
读“东江水系示意图”(图1)和“东江流域月均降水量柱状图”(图2),完成10~12题。
东江流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①防洪②发电③供水④灌溉⑤美化环境⑥调节气候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①③④⑥D.②③④⑤12.东江是珠江水系的主要支流,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全长562千米。
读“东江水系示意图”(图1)和“东江流域月均降水量柱状图”(图2),完成10~12题。
20世纪60年代建成的“东深供水工程”,主要向香港供水,工程沿线有6座拦河闸坝和8级抽水站。
修建闸坝和抽水站的作用是()A.利用地势,由北向南自流B.逐级提升水位,越过丘陵地形C.提高东江水能梯级开发效率D.防御东江流域洪涝与干旱灾害13.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喀斯特地貌广布,降水丰沛但多渗漏到地下流失。
地质专家曾钻探至地下300米深,仍然找不到水,当地人畜饮水困难。
据此完成13~15题。
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的()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青藏地区D.西北地区14.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喀斯特地貌广布,降水丰沛但多渗漏到地下流失。
地质专家曾钻探至地下300米深,仍然找不到水,当地人畜饮水困难。
据此完成13~15题。
当地饮水困难的主要原因是()A.全年高温,蒸发旺盛B.工农业用水量大C.特殊的地质条件不利于储水D.水体污染严重15.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喀斯特地貌广布,降水丰沛但多渗漏到地下流失。
地质专家曾钻探至地下300米深,仍然找不到水,当地人畜饮水困难。
据此完成13~15题。
解决当地饮水困难,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海水淡化B.开采地下水C.人工降雨D.修建蓄水池16.读“中国地形图”(图1)和“2018年中国高速铁路分布图”(图2),完成16~18题。
中国的地势特征是()A.中间高四周低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山脉纵横交织D.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狭小17.读“中国地形图”(图1)和“2018年中国高速铁路分布图”(图2),完成16~18题。
关于2018年中国的高铁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B.主要分布在山地高原地区C.青藏高原尚无高铁经过D.四川盆地尚无高铁经过18.读“中国地形图”(图1)和“2018年中国高速铁路分布图”(图2),完成16~18题。
中国大规模建设高铁网络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东西部地区的经济交流B.满足经济活跃城市的客运需求C.服务于大宗货物的运输需求D.提高电商平台的货物流通效率19.巴西大豆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2020年一季度巴西大豆出口量多于美国。
读“巴西大豆产区分布示意图”。
完成19~20题。
关于巴西大豆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热条件优越B.全年高温多雨C.大部分位于亚马逊河流域D.大部分位于回归线以北的温带地区20.巴西大豆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2020年一季度巴西大豆出口量多于美国。
读“巴西大豆产区分布示意图”。
完成19~20题。
2020年一季度巴西大豆出口量多于美国的原因可能是()A.人口多,农产品需求量大B.恰逢收获季节,错峰出口C.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高D.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21.北京市是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新的城市规划将全市划分为核心区、中心城区、生态涵养区等区域。
读图(a、b、c),完成21~23题。
北京市建设生态涵养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兴建文化中心B.山区整体生态保育C.兴建服务中心D.综合开发矿产资源22.北京市是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新的城市规划将全市划分为核心区、中心城区、生态涵养区等区域。
读图(a、b、c),完成21~23题。
海淀区规划建设成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其优势包括()①土壤肥沃②水源充足③政策支持④环境优美⑤交通便利⑥高校及科研机构众多A.①②③⑥B.①②⑤⑥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23.北京市是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新的城市规划将全市划分为核心区、中心城区、生态涵养区等区域。
读图(a、b、c),完成21~23题。
为落实首都的战略定位,北京市需要疏解的是()A.国际机场B.科研机构C.公共文化设施D.大型批发市场24.温带雨林是一种高雨量森林。
北美洲某地区地形崎岖,盛行西风,有温带雨林分布。
读“北美洲某地区降水量分布图”(图1)和“北美洲某地区沿52°N的地形剖面图”(图2),完成24~25题。
温带雨林最有可能分布在图中()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5.温带雨林是一种高雨量森林。
北美洲某地区地形崎岖,盛行西风,有温带雨林分布。
读“北美洲某地区降水量分布图”(图1)和“北美洲某地区沿52°N的地形剖面图”(图2),完成24~25题。
影响甲、乙、丙、丁四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植被B.纬度C.地形D.人类活动26.风暴潮是2019年我国海洋灾害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灾害。
读“2019年沿海各省区风暴潮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比重图”,完成26~27题。
2019年受风暴潮灾害影响,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两个省区的简称分别是()A.浙、冀B.鲁、冀C.浙、鲁D.桂、辽27.风暴潮是2019年我国海洋灾害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灾害。
读“2019年沿海各省区风暴潮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比重图”,完成26~27题。
防御风暴潮灾害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鼓励围海造田,扩大陆地面积B.严禁污水排入,防止海洋污染C.禁止沿海捕捞,保护渔业资源D.保护海岸生态,修建护岸工程28.2020年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显示:大范围的蝗灾席卷了东非、中东和南亚等20多个国家。
读“蝗灾影响部分区域示意图”,完成28~30题。
气候是蝗灾发生的重要因素,下列表示图中甲地气候类型特点的是()A.B.C.D.29.2020年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显示:大范围的蝗灾席卷了东非、中东和南亚等20多个国家。
读“蝗灾影响部分区域示意图”,完成28~30题。
图中乙地是重要的小麦产区,但产量不稳定。
其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A.水旱灾害频繁B.土壤贫瘠C.热量条件不足D.平原面积狭小30.2020年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显示:大范围的蝗灾席卷了东非、中东和南亚等20多个国家。
读“蝗灾影响部分区域示意图”,完成28~30题。
蝗灾可能产生的影响有()A.土地荒漠化B.全球气候变暖C.水土流失D.粮食安全危机二、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31.(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是“中国滩羊之乡”,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年平均降水量258毫米,蒸发量2000多毫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风吹沙子跑,沙丘比房高”是上世纪80年代盐池县的生态写照。
经过生态整治后,盐池县呈现“但闻风声响,不见沙尘起”的景象。
材料二:柠条的根系发达,是一种抗旱、耐寒的灌木,粗蛋白含量较高,林草兼用,能加工成滩羊饲料,柠条是盐池县退耕退牧还林的主要树种,种植面积约占林地的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