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专业的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金融专业的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金融专业的毕业论文优秀范文浅谈全面营改增对金融业的影响及对策从2021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税收政策。

随着适用范围的扩大,金融行业也纳入其中。

对于金融行业来说,这是一个调整自我,完成改革,实现发展的重要契机。

长远来看,营改增能够降低金融企业的税负,为其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本文主要分析营改增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及应对对策。

一、营改增1.概念营改增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只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

这一做法可以减少重复征税,减轻税负,深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为市场的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2.意义对于金融业来说,营改增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传统的营业税存在重复纳税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

尤其是202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传统的征税模式更加难以满足金融行业发展的需要。

相较于营业税,增值税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它以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不会因流转环节多而重复征税、增加企业的税负;其次,增值税是按照能力负税的税收原则对企业征收税负,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公平,不会对经济主体差别对待。

对于金融行业来说,增值税更加符合其发展需要。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金融行业经营的业务十分复杂,生产服务的性质更加明显。

以银行业来说,就具有贷款业务、中间业务、差价业务等。

因而重复征税的几率相较于其他行业更大。

而征增值税恰好能够规避重复征税问题,有利于金融业健康、良好的发展。

二、全面营改增对金融业的影响1.对税负的影响全面营改增后,金融行业的税率发生了变化,由之前的5%营业税变为6%增值税。

从表明数字来看,税率有所增加,实际上金融行业的税负是降低的。

营改增之前,金融企业的营业收入需要征收5%的营业税,并在营业税的基础上计征10%以上的附加税费,再加上25%的企业所得税,这无疑制约了金融企业的发展。

从长远角度来看,随着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善,企业固定资产、不动产的购进都会产生进项税额抵扣,金融业的整体税负会有所下降。

定价方面,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会对金融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部分金融业务的税负会相对上升。

这主要是因为增值税是一种价外税形式,相较于营业税这种价内税形式,对金融企业会带来约0.7%的税负增加。

2.对征税方式的影响随着全面营改增的实现,金融业的征税方式也受到影响,发生变化。

目前,我国增值税的征税方式主要有“一般征收法”和“简易征收法”两种。

两种征税方法的区别在于:一般征收法以当期销项税额抵减当期进项税额后得出应纳税额,而简易征收法则是按税率简单乘以应税收人得出应纳税额。

至于哪一种方式更加适合金融行业,还需要更多的验证。

简易征收法原则上更加适用,但是其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没有可以抵扣的进项税,进而切断了增值税的链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金融行业重复征税问题。

金融业采用一般征收法,如果进项扣除不到位会加重企业负担,并转嫁到下游,影响其他行业。

所以,在征税方式的选择上,全面营改增后,金融企业估计会根据金融服务和产品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征税方式。

3.对发票管理的影响由于增值税的管理是基于发票的管理,因此,在全面营改增后,金融企业需要配备大量的税控设备、足量的开票人员以及完善的发票管理机制。

增值税的管理存在大量的发票开具和抵扣工作,如果没有一套齐全的发票管理机制,企业就无法满足向客户提供开具大量发票服务的需求,并且可能导致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不符合要求,进而造成进项税无法抵扣、增值税链条断裂的问题。

金融企业为了完善自己的发票管理系统,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工本费、人工费、场地费等,这都会增加开支。

4.对信息系统的影响我国金融行业已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随着全面营改增的实现,金融行业的信息系统也要改进和升级。

随着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企业的会计核算、预算管理、报表管理、税务申报、发票管理、业务流程管理、营销方案管理、大客户管理、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TI系统管理等都会随之发生改变。

相对应的信息管理系统也都要改造、升级。

在信息系统改造升级的过程中,金融企业应该兼顾成本和效率,在保持最少支出的基础上完成升级改造,避免因为营改增带来较多负面影响。

5.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全面营改增对整个金融市场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债券市场方面。

随着营改增的发生,债券利息的应税范围扩大,除了国债和地方债之外,其他债券都需要征收增值税,这导致不同形式的债券的实际利率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投资者的选择。

货币市场方面。

同业拆借免税范围缩窄,债券回购业务中买入返售债券利息收入需要征税,故融资成本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最后,长期来看,进项税额抵扣能降低企业税负,减少税收现金流出,使得金融行业流动性风险得到缓解。

三、金融业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1.成立营改增工作组,做好准备工作金融企业营改增的全面实施需要一段时间,企业应该合理估算需要花费的时间,并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如有必要,还应设置专门的营改增工作组,以帮助企业完成改革。

营改增工作小组的组成人员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和背景,熟悉营改增的进程、相关政策等,掌握企业内部的基本情况,包括金融服务、金融产品、财务状况、税收情况等。

在工作小组中,各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应参与其中。

2.加强企业内外沟通,充分利用政策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加强金融企业内部及外部的沟通工作。

内部沟通方面。

企业的财务部门应当和税务部门保持紧密的联系和沟通,及时反馈营改增过程中,企业出现的财务、税务问题等,并寻求解决方法。

外部沟通方面。

企业需要长期有效地与外部其他部门机构和行业协会保持沟通,确保第一时间知悉法规政策的出台与变动,遇到不明确的涉税事项,应及时与各部门机构进一步讨论,最大程度保证公司整体利益。

营改增初期,由于增值税抵扣范围过窄、项目延迟等原因,容易导致一定税负增加的问题。

国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多会出台配套政策。

金融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政策,尤其是税收补贴政策。

3.完善信息系统改造,健全发票机制金融企业应该根据营改增的进程和企业的现实情况制定出合理的信息系统改造升级计划,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改进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以适应和满足营改增的需要,比如:财务核算系统升级改造方案;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对接;财务核算系统与纳税申报系统、开票系统的关联等。

营改增后,企业需要更多的开具发票。

除了设备、人员上的补足和完善外,还可以将现有的流水单通过系统改造直接升级为发票,即可以保证开票的正确性,又能够节省成本。

4.加强进项税的管理,完善内部管理营改增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进项税的管理。

首先,企业应对各项业务进行梳理,制定进项税管理方案。

其次,对于一些不能取得进项税发票的业务,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定额抵扣的特殊待遇。

金融企业可以借着营改增来调整内部策略,完善风险管控机制,强化税务和业务的连接。

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方面,要先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重视与增值税纳税管理相关的业务和活动,进行抵扣,降低税负;规范与增值税相关业务的会计核算工作,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减少税负。

最后,编写增值税操作手册,使企业的纳税申报和管理流程化。

对企业内部财务和报税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

四、结语全面营改增改变了金融业的税率,由原本5%营业税变为6%增值税,实质上是降低了税负;改变了征税方式,一般征收法、简单征收法的选择应以金融服务和产品的类型为依据;影响了企业的信息系统和发票管理;同时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现状。

金融企业应该做好准备工作,利用政策,调整自我,完成营改增。

试谈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一、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发展趋势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互联网金融ITFIN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app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

通过借助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

它与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都不同,互联网金融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要素基础之上,用户接受并认可以及为了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

二互联网金融在国内的发展1.互联网支付。

依托互联网,以第三方支付为中介,通过电脑、平板、手机等设备,在买家和卖家之间进行资金中转后再划转的服务,如支付宝、财付通等。

2. P2P网络借贷。

P2P全称是Peer-to-Peer或Person-to-Person的缩写,意为点对点人对人。

P2P网络借贷是通过网络中介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如人人贷、陆金所、宜信等。

3.网络小额贷款。

网络小额贷款是P2P网络借贷的另一种借贷模式,是指互联网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向旗下电子商务平台客户提供的小额信用贷款,如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百度等设立的小贷公司。

4.融资众筹。

融资众筹是指通过网络平台为项目发起人筹集某项活动所需的定量资金,并由项目发起人向投资人提供一定回报的融资形式。

5.在线金融产品和服务。

主要可分为以下形式:一是线下实体业务的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如网上银行,网上证券交易、网上保险销售等;二是完全通过互联网提供业务开展的专业网络金融机构,如众安在线财产保险;三是提供金融业务的服务支持,但并不提供金融业务本身的,类似于金融产品和业务的搜索。

6.公募基金互联网销售服务。

根据网络销售平台的不同,基于互联网的公募基金互联网销售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传统基金通过互联网为投资人提供基金销售服务,其实质是传统销售渠道的互联网化;二是基金销售机构借助其他互联网机构平台进行基金的销售,包括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网店销售基金、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基金销售等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与控制一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1.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已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经济新常态将带来新的经济结构、新的发展方式、新的思维方法、新的商业模式、新的金融创新模式,经济发展将呈现新的特征。

相比传统的资本市场直接进行融资,商业银行介入间接的进行融资不同,互联网金融是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来实现金融的信息传递、支付和融资等功能的一种新兴融资模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市场规模达到12万~15万亿元,占GDP的近20%。

而互联网金融用户人数也超过5亿,成为世界第一。

根据报告,2021年,全球投入金融科技领域的资金是2021年的近8倍,“过去5年,超过4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这个领域”,麦肯锡马奔表示,数据显示,与2021年4月1日前,仅有800家的金融科技公司相比,当前全球金融科技公司已突破2000家。

2.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互联网金融的经济属性。

互联网金融是这个时代的代表,是信息社会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特殊的金融形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