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生物中考专项训练(04) 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

2020年生物中考专项训练(04) 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

专项训练(四)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限时:40分钟)1.[2019·内江]如图Z4-1甲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耳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图Z4-1A.图甲中,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最终在④上形成物像B.图乙中,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在d内C.青少年用眼不当形成近视后可通过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D.飞机降落时咀嚼食物可使a两侧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2.司机对信号灯的关注是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

下列有关视觉形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信号灯过暗,司机眼睛的瞳孔将变小B.信号灯光线进入眼球的顺序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C.要看清远处的交通标志需调节睫状体的曲度D.形成信号图像和视觉的部位分别是脉络膜和视觉中枢3.正在认真学习的你,突然听到老师喊你的名字,听到老师的声音,需要以下结构参与,请你选出听觉形成的正确顺序()①听觉神经②听小骨③外耳道④大脑中的一定区域⑤内耳中的听觉感受器⑥鼓膜A.⑥③②⑤①④B.③⑥①②⑤④C.③⑥②⑤①④D.③①②⑥⑤④4.人体听觉形成的部位是()A.鼓膜B.听小骨C.耳蜗D.大脑5.人突然从低海拔处上升到高海拔处,鼓膜会感觉不适,可通过做咀嚼运动或大口呼吸等来缓解,原因是()A.分散注意力,放松鼓膜B.疏通咽鼓管,改变中耳压力C.缓解不适,放松咽喉部肌肉D.关闭咽鼓管,减小耳腔压力6.[2019·临沂]某同学在校园生物角修剪月季时,不小心被刺扎到手,迅速缩手并感到疼痛。

对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如图Z4-2),叙述正确的是()图Z4-2A.1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扎到皮肤作出反应B.3是神经中枢,痛觉就是在这里产生的C.完成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5→4→3→2→1D.3是神经中枢,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7.球迷观赛时,看到精彩瞬间会激动得欢呼雀跃。

对球迷这种反应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这种反应过程属于反射B.这种反应过程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C.眼和耳是感受刺激的主要器官D.骨骼肌是产生动作的效应器8.图Z4-3是“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Z4-3A.感受器在被试者的视网膜中B.需测量多次并求平均值C.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小脑D.效应器是指被试者的传出神经末梢与手指肌肉9.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近视是由于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形成的B.草履虫趋向牛肉汁属于反射活动C.听觉是在内耳的耳蜗形成的D.“谈虎色变”属于人类所特有的复杂反射10.下列全部属于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的一组是()A.望梅止渴、嘤嘤求哺、鹦鹉学舌B.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C.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D.猫捉老鼠、闻鸡起舞、老马识途11.下列关于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因为它能分泌生长激素B.当人体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甲状腺因此而萎缩C.胰岛素是由分布在胰腺中的胰岛细胞合成和分泌的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人体代谢增强,对环境适应性也增强12.图Z4-4是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关系示意图,下列反射与其反射弧组成部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图Z4-4选项反射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 手被针刺立刻缩回①是手臂肌肉B 司机看到红灯刹车②是视神经C 谈虎色变③位于脊髓D 膝跳反射④是膝盖下方韧带13.人体能分泌激素调节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胰岛素不仅可以消化小肠中的食物,还有降低血糖的作用B.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患甲状腺功能亢进C.侏儒症的病因是患者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D.男女分泌性激素的内分泌腺是不同的14.“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东营“最美警察”李英江的不懈追求。

下面是他工作中的寻常一幕,结合图Z4-5回答问题。

(1)李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甲中[]的曲度可以调节,在[]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他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

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反射。

图Z4-5(3)“请出示您的驾照”,随着李警官声音的响起,图乙中司机的[]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4)李警官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此时司机的膈肌处于状态。

(5)李警官怀疑司机是酒后驾驶,要求司机做进一步的抽血检验。

酒精主要在消化道最膨大的中吸收进入血液,随后进入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中分解,若过量饮酒,对该器官伤害极大。

(6)酒精首次进入司机心脏四腔(①左心房、②左心室、③右心房、④右心室)的先后顺序是(用序号表示)。

(7)检查车辆时,李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的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刻缩手。

请用图丙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15.[2018·湘潭]2018年3月14日凌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因病去世,享年76岁。

他因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禁锢在轮椅上达50年之久。

ALS俗称“渐冻人症”,是一种运动神经元(负责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元)疾病,患病者会出现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据图Z4-6回答问题:图Z4-6(1)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霍金因运动神经元死亡,基本不能完成运动,但调节心跳、呼吸的基本生命中枢正常,至少说明下列哪一结构一定完好无损。

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3)ALS患者因长期不能运动,导致肌肉萎缩,发生萎缩的结构主要是(填图中字母)。

(4)医生用小锤叩击霍金膝盖下方的韧带时,他。

A.有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B.没感觉,发生膝跳反射C.有感觉,发生膝跳反射D.没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5)霍金虽然不能运动,但视觉和听觉都相当敏锐,产生听觉的部位是。

16.[2019·青岛]肥胖容易诱发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合理膳食和体育运动能有效预防肥胖。

图一表示人体内淀粉的利用情况,图二、图三是人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图Z4-7(1)图一中a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在小肠中参与此过程的消化液有,健康人一次摄入淀粉等糖类物质过多,血液中的葡萄糖经c、d、e过程后,浓度仍然过高,尿液中就会出现葡萄糖。

从尿的形成过程分析,其原因是作用有一定限度。

(2)近年来,青岛市推行“阳光体育运动1小时”活动。

同学们在校期间都能够在操场上进行各项体育锻炼。

①运动时,同学们听到体育老师口令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用图二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图二中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

②运动时,血液循环加快。

当心房和心室均舒张时,图三中的D和F分别处于(填“打开”或“关闭”)状态。

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是(填字母)。

③运动时,下肢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先后通过图三中的(填字母)血管后,到达肺部毛细血管。

(3)某物质M本身不能降低血糖浓度,但它可通过增强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使血糖浓度下降。

研究者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补充完善有关内容。

(实验说明:胰岛素、物质M的剂量适宜,不考虑手术创伤的因素)①将健康的、生理状况相同的30只小白鼠切除胰腺后,均分为甲、乙、丙三组,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小白鼠的血糖浓度,求每组的平均值。

②甲组小白鼠用一定剂量的胰岛素处理,乙组小白鼠用处理,丙组小白鼠用处理。

③将各组小白鼠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饲养2小时,每间隔30分钟测定各组小白鼠的血糖浓度,求每组的平均值。

17. “重阳登高”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在登山过程中机体进行着一系列调节活动,请结合图Z4-8回答:图Z4-8(1)登山者能够在崎岖的山路上“平稳”前行,主要是由于[]的调节作用。

(2)登山时手臂刮伤,缓慢流血并感到疼痛。

请用图中标号和箭头写出痛觉产生的过程:。

一段时间后血流停止,这主要是血液中作用的结果。

(3)登高望远,远处美景反射来的光线,主要通过[]的折射,在视网膜形成视觉。

(4)图中1、2、4、7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

【参考答案】1.C[解析]青少年用眼不当形成近视后可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2.B3.C4.D[解析]听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5.B[解析]咀嚼运动或大口呼吸,可以使咽鼓管打开,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

6.D[解析]1是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痛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完成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1→2→3→4→5。

7.B[解析]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主要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进行。

8.C[解析]该反射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9.D[解析]近视是由于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形成的;草履虫趋向牛肉汁属于应激性,不是反射;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的。

10.C[解析]简单反射是生来就有的。

11.C12.B[解析]反射弧是由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组成的。

13.A[解析]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

14.(1)2晶状体4视网膜(2)复杂(3)4耳蜗(4)舒张(5)胃肝脏(6)③④①②(7)a→b→f→e→d15.(1)神经元(2)C(3)E(4)A(5)大脑皮层16.(1)肠液、胰液肾小管的重吸收(2)①5→4→13小脑②关闭、打开A、C③G、B(3)等量的胰岛素和物质M等量的物质M17.(1)G小脑(2)5→4→3→2→E血小板(3)B晶状体(4)由神经纤维构成[解析]题图中,A是视网膜,B是晶状体,C是玻璃体,D是大脑,E是躯体感觉中枢,F是视觉中枢,G是小脑,H是脑干,1是下行传导束,2是上行传导束,3是神经中枢,4是传入神经,5是感受器,6是效应器,7是传出神经。

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

可见痛觉形成的途径是5→4→3→2→E。

血液中的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伤口流血很快就止住了,这就是血液中血小板的凝血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