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纲要》编制的探索
8月17号到23号我们学校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教师假期培训,主要任务是:
1.结合郑州市课程纲要编制业务领导培训内容,教务主任对全体教师进行课程纲要编制及课标解读的培训,实际操练编制下学期课程纲要和进行课标细化解读。
2.进行自学稿编制。
通过展示研讨各学科自学稿,统一、规范自学稿编制形式和内容要求,提高自学稿编制质量,提高使用实效。
每学科至少要编制一周的自学稿。
3.学习郑州市道德课堂建设有关文件及学校理解课堂十个做点,讨论落实点。
4.结合学校管理,研讨年级管理规定,形成条文,构建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年级集体。
刚接触课程纲要时,大家的疑问是这和以往的教学进度表有什么区别呢?通过主讲人介绍,认识到教学进度表只有进度,没有教/学;只有课文,没有课程;只有教师,没有学生,只有节次,没有单元模块。
课程纲要完整地体现了四个课程要素,而教学进度表主要包括时间与教学内容,没有完整的体现课程的各种元素(即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
明确了课程纲要和教学进度表的区别后,我们一起学习了课程纲要的构成元素。
构成要素:
1. 一般项目:学校名称、课程类型、设计教师、日期、使用年级、课时。
2. 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3. 所需条件: 为顺利实施该课程所需要的条件
培训中提出了编制《课程纲要》的几点要求:
1.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学材(教材、资料),学情、近几年高考特征等准确把握课程的地位和价值,明确学期的课程安排与整个课程安排之间的逻辑关系,处理好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四个课程元素。
2.要分析学期,详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编制《课程纲要》,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学习责任的承担者。
3.学科教师要在新学期开学前一周通过个人独立钻研,编写出一份任教学科的学期《课程纲要》,并在备课组、教研组内进行交流研讨、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本备课组教师共同使用的《课程纲要》。
4.《课程纲要》一经形成,就应该成为学科教学的纲领。
每一课时的教学应依据《课程
纲要》来设计,使学科教学、学生学习、教学评价围绕《课程纲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5.学科教师应在新学期第一、二节课与学生交流分享本学期学科《课程纲要》,让学生清楚的知道本周期的课程教学计划以及评价形式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期结束后,教师应根据课程实施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反应和意见,对《课程纲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校本材料。
按照学校的要求,我们高一生物备课组三个人每人独立编写出一份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的《课程纲要》,并在备课组内交流研讨,形成一份高一备课组的《课程纲要》,然后在高一全体教师培训会上分学科展示课程纲要,听取其他学科的建议,吸取其他学科的精华,会后再对课程纲要进行修改完善,最后上交教务处。
下面谈谈我们备课组在编写《课程纲要》时所做的部分工作。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灵魂,制定目标的依据是对课程标准的分解以及对学生的研究,以及对学材和其他现有资源的分析。
撰写时要全面、适当、清晰;一般用4-6点来描述,目标涉及三个维度,特别是认知要求。
基于此我们确定了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模块总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你将能:
1. 通过观察分析,理解生命系统有许多层次,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2. 通过比较的方法,理解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3. 通过生物模型和实验的方法,解释生命活动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及信息传递。
4. 通过对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学习,理解细胞的生命历程,领悟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普遍规律,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课程内容是指依据课程目标对学材的内容及相关的资源进行一定的选择与组织,教师要从总体上把握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依据课程标准、学材及现场学习资源进行设置。
根据我们学校实验室的情况,我们备课组讨论了一下实验课的开展。
必修一总共11个实验,4个必做实验,5个活动建议,2个实验未要求,考虑到本学期课时少,我们决定做五次实验,将2个实验合并一节课做,实验: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和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放在一课时做。
实验: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放在一课时课做。
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课时,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课时,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一课时。
课程评价这一块,结合我校综合素质测评过程性评价中学科教师评分,备课组商讨制定了生物学科教师评价(共计25分)成绩来源:
1.自学稿的完整性及完成质量、赢在课堂的使用及完成情况,总分15分,每次检查未完成或完成情况差者扣0.5分,其他均可得分。
评定等级分:①A级:优秀(12—15分),②B 级:良好(9—11分),③C级:合格(0—8分)三个等级。
2.错题好题本、单元检测、问题跟踪卷的完成、整理、保存情况,总分5分,按平时检查所得优秀、良好比例打分。
评定等级分:①A级:优秀(5分),②B级:良好(3—4分),③C级:合格(0—2分)三个等级。
3. 课堂综合表现评价,由老师主观评价,总分5分。
主要看平时学习态度及作业情况,如自学稿及课本的预习情况,课堂学习状态(笔记/参与/问答/讨论/合作/展示/实验),学习笔记记录,错题好题本的整理和完善,作业情况是否上交,是否独立完成,是否有错题纠正,是否有自主网络构建。
评定等级分:①A级:优秀(5分),②B级:良好(3—4分),③C 级:合格(0—2分)三个等级。
(注:课上做与生物学习无关的事、玩手机、聊天等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者每次扣0.5分。
)
课程纲要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课程实施的目标与内容,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课程实施所需的条件,有利于学生明确所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框架,我们处在《课程纲要》编制的探索过程中,现在将我校的探索过程拿来晒一晒,不对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