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自考国际法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空中劫持是一种( C )的罪行。
A. 应判死刑B. 应予引渡C. 应严厉惩罚D. 应负政治责任2. 沿海国对大陆架所拥有的主权是( A )A. 专属性的B. 绝对性的C. 相对性的D. 共有性的3. 国际法是( B )A. 国际法院规约规定的B. 在国际交往的实践中形成的C. 由联合国大会制定的D. 权威学者提出来的4. 根据国际实践,一般认为承认具有( B )的效果。
A. 建交B. 溯及C. 保持和平关系D. 暂时5. 应予废弃的传统国际法确认的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是( D )A. 斡旋与调停B. 调查与和解C. 反报与报复D. 平时封锁与干涉6. 二战后第一个关于人权的国际性文件是( B )A. 《巴黎非战公约》B. 《世界人权宣言》C. 《国际人权公报》D. 《联合国宪章》7. 无过失责任又称为(A)A. 绝对责任B. 相对责任C. 行为责任D. 无结果责任8. 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有(C)A. 15个B. 16个C. 10个D. 20个9. 近代国际法产生的主要条件是(C)A. 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B. 帝国主义阶段的到来C. 独立主权国家的兴起D. 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10. 国际人权概念中构成其他各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基础和前提的是(A)A. 自决权B. 发展权C. 平等权D. 生存权11. 成为联合国新会员国的条件中不包括(B)A. 爱好和平B. 秘书长提议C. 接受宪章所载的义务D. 经联合国确认该国能够并愿意履行宪章的义务12. 我国刑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危害国家安全罪、贪污罪等,适用我国刑法。
这一规定体现了(B)A. 领域管辖B. 属人管辖C. 保护性管辖D. 普遍管辖13. 1969年的(),承认了一般国际法强制规范的存在。
CA. 《国际法原则宣言》B.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C.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D. 《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14. 我国总领事的任命机关是(B)A. 国家元首B. 国务院C. 外交部D. 外交部长15. 世界海洋除专属经济区、领海、内水、群岛水域之外的水域是(C)A. 海湾B. 历史性海湾C. 公海D. 毗连区16. 下列行为中,不应视为国家行为的有(C)A. 国家机关的行为B. 经授权行使政府权力的其他实体的行为C. 叛乱运动的机关的行为D. 成为一国新政府或导致组成一个新国家的叛乱活动的行为17. 乌苏里江和鸭绿江都是(B)A. 我国内河B. 界河C. 国际运河D. 国际河流18. 国际法这个名称指的是(A)A. 普遍国际法B. 国际私法C. 国际礼让D. 区域国际法19. 根据国际法,国家之间建立外交关系和互设使馆,必须经过(C)A. 联合国同意B. 相互承认C. 双方的协议D. 各国议会的批准20. 海湾内水域的法律地位取决于(C)A. 海湾的深度B. 海湾的大小C. 湾口的宽度D. 湾口的水深21. 以下可享有全部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是(D)A. 外交人员家属B. 行政技术人员C. 服务人员D. 外交和领事官员22. 是国际人权法的主要渊源。
CA. 国内法B. 双边条约C. 国际人权公约D. 国际组织的协议23. 国际法的效力根据是(D)A. 大国意志B. 各个国家的意志C. 联合国的意志D. 各国之间的协议24. 一般法律原则是指(D)A. 国际法原则B. 国际法基本原则C. 一般法律意识所产生的原则D. 各国法律体系所共有的原则25. 按照国家的结构形式,国家可分为(C)A. 单一国和附属国B. 身合国和政合国C. 单一国和复合国D. 独立国和附属国26. 下面属于“无主地”的是(A)A. 荒岛B. 钓鱼岛C. 只有土著部落的地方D. 没有人居住的一国领土的一部分27. 对国际法效力的根据,被称为“折衷法学派”的是(C)A. 实在法学派B. 自然法学派C. 格老秀斯法学派D. 社会连带法学派28. 非国际法基本原则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A. 为联合国所确认B. 各国公认C. 具有普遍拘束力D. 构成国际法的基础29. 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享有(B)A. 国家政治权B. 最高统治权C. 主权权利D. 有限的主权二、多项选择题1. 引起国家继承的原因有(A^B^C^D^)A. 分裂B. 分离C. 合并D. 独立E. 政府组阁2.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旧条约的态度是,首先对旧条约的性质和内容进行严格审查,然后分别(BCD)A. 予以承认B. 予以废除C. 予以修改D. 予以重订E. 予以执行3·关于外层空间与空气空间的划界,各国的主张主要有以下几种(ABC)A. 以航空器向上飞行的最高限度为界B. 以不同的空气构成为界C. 以人造卫星离地面的最低高度为界D. 根据飞行器的功能和作用来决定E. 以月球与地球的距离为标准4. 对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持“一元论”观点的学者有(CDE)A. 英国学者奥本海B. 德国学者特里佩尔C. 德国学者耶利内克D. 法国学者狄骥E. 美籍学者凯尔逊5. 特别使团中外交人员的民事及行政管辖的豁免的例外包括(ABCDE)A. 私有不动产物权诉讼B. 以私人身份参加继承事件的诉讼C. 公务范围外专业或商业活动的诉讼D. 公务范围外使用车辆肇事造成损害诉讼E. 外交人员提起诉讼时与主诉有关反诉三、名词解释题1. 环境影响评价:指在对一项开发或建设项目做出最后决定之前,首先对该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程度和范围,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估,供决策者做出最后决定。
2. 区域:又称国际海底区域,是《海洋公约法》的新设概念,它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
3. 倾倒:是从船舶或航空器或其他海上人工结构有意地在海上倾倒废物或其他物质的行为,但不包括在正常操作中处置废物。
4. 加权表决制:国际金融组织由于带有股份制的性质,表决权方面也反映了股份制的特点,表决时,会员国除享有同样表决票之外还可以就其所缴份额的大小增加一定的票数,此制度叫“加权表决制”。
5. 完全会员:是国际组织的正式参与者,通常参与该组织的全部活动和承受该组织的全部权利和义务。
完全会员一般只能是国家。
四、简答题1. 《国际民用航空条约》规定各缔约国可在其领空行使哪些主权?答案:(1)制定航空法律和规章;(2)在空间设“禁区”。
缔约国为了军事需要和公共安全的理由,可指定境内某地区上空为禁区,禁止或限制其他缔约国航空器飞过。
(3)保留“国内载运权”。
缔约国有权拒绝其他缔约国的航空器在其领土内装载乘客、邮件和货物运往其境内的另一地点。
2. 简述《巴塞尔公约》的主要内容。
答案:(1)各国应尽量减少危险废物的生产并尽可能以对环境无害的方式处理,只有在一国没有技术能力和设施做出如此处置和他国有需要利用该废物作为再循环或回收工业的原料的场合才允许越境转移;(2)缔约国有权禁止此危险废物进口;(3)只有在取得进口国和过境国书面同意后才可以允许有害废物越境转移;(4)缔约国不得向非缔约国出口或从非缔约国进口有害废物;(5)缔约国应制定法律和规章以防止和惩办此种非法转移。
3. 简述《东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答案:(1)《东京条约》签订于1963年,公约规定,在航空器内违反刑法的行为为非法干扰、控制或劫持航空器的行为以及危害机上良好纪律的行为都是公约制止的行为;(2)飞机登记国有权对发生在机内的上述行为行使管辖权;(3)如飞机降落地国拒绝对罪犯行使管辖权,该国可将他送回其本国。
4. 简述国际河流的概念及其国际法规则。
答案:国际河流。
多国河流如经国际条约确定对所有国家开放,便成了国际河流。
规则:(1)沿岸国对流经本国的河段行使管辖权,并对该河段实行维护和管理。
(2)河岸航运由沿岸国专属经营。
(3)非沿岸国军舰不享有航行自由。
(4)由特别设立的国际委员会制定规章,保证航行自由。
五、论述题1. 试述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几种政治方法。
答案:(1)谈判与协商。
《联合国宪章》把谈判作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首要方法加以规定。
协商也是外交实践中常用的方式,谈判与协商达成协议,谈判与协商也就产生具有拘束力的法律后果。
(2)斡旋与调停。
此方式是在争端当事国未能以谈判与协商解决争端的情况下由第三方进行干预,促使其当事国进行谈判并协助解决其争端的一种方法,斡旋时第三方可以提出建议,但不参加谈判,调停中则是第三方直接参予谈判。
(3)调查与和解。
此方式是解决因事实不清而无法解决的争端的一种方法。
为了查明实情和进行公正的调查,争端当事国可签订特别协定组织调查委员会。
和解指将争端提交给一个由若干人组成的委员会,由委员会查明事实之后并提出解决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