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徐氏改良臂丛(肌间沟)阻滞麻醉
徐氏改良臂丛(肌间沟)阻滞麻醉
臂丛神经阻滞(肌间 沟阻滞)
资中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徐勇
提纲
臂丛的解剖 肌间沟定位 适应症与禁忌症 操作方法 药物浓度与剂量 优缺点
臂丛神经解剖
5-3-6-3-5配布
5条神经根
3
上干和中干、下干 6 三干又分为前后两股 3 内、外、后三个束 5条终支
臂丛神经的组成
臂丛神经是由C5~8和T1前支组成。 神经根从椎间孔发出后,在前斜角肌外侧缘组成 神经干,C5~6组成上干,C7为中干,C8~T1组成 下干。 在相当于锁骨中段水平处,每一干又分成前、后 两股。上干与中干的前股组成外侧束,下干的前 股组成内侧束,三干的后股组成后束。(神经束) 各束在喙突平面分出神经支,外侧束分出肌皮神 经和正中神经外侧头,后束分为腋神经和桡神经, 内侧束分出尺神经和正中神经内侧头。
臂丛束的分支
外侧束: 正中神经外侧头,来自C5~7的神经纤维,支配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 肌皮神经,来自C5~6的神经纤维,支配肱二头肌、喙肱肌和肱肌。 胸外侧神经,来自C5~7的神经纤维,支配胸大肌的锁骨部。
内侧束: 正中神经内侧头,来自C8~T1的神经纤维,支配拇指、示指、中指指屈 肌及鱼际 肌。 尺神经,来自C8~T1的神经纤维,支配小指、环指指深屈肌和手内在肌。 胸内侧神经,由C8~T1的神经纤维组成,支配胸大肌胸肋部和胸小肌。 后束: 腋神经,来自C5~6的神经纤维,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 桡神经,接受来自C5~T1的神经纤维,其中以C7为,支配伸肘、伸腕、伸指和伸 拇的肌肉。 肩胛背神经,来自C6~8的神经纤维,支配背阔肌。
斜角肌肌间沟穿刺
患者去枕仰卧位,头偏向对侧,抬头显示 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在其后缘平环状软 骨可触摸到前斜角肌肌腹,在前斜角肌后 缘可触及中斜角肌,两肌之间间隙为肌间 沟,此沟上尖下宽呈三角形,该三角下缘 为肩胛舌骨肌。
优缺点
优点: 易于掌握,对于肥胖和不合作小儿也适用, 上臂肩部及桡侧阻滞好,不引起气胸 缺点: 尺神经阻滞起效慢,有误入蛛网膜下腔及硬 膜外间隙危险,有损伤椎动脉可能,不宜 双侧同时阻滞,以免双侧膈神经或喉返神 经被阻滞。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锁骨、肩部、上肢手术麻醉和肩 关节脱位复位。
禁忌症:穿刺部位皮肤与软组织感染,对 侧膈神经麻痹,对侧喉返神经麻痹。
操作方法
常规消毒,以22G穿刺针垂直刺入,稍向腿 侧推进,直至出现异感,回抽无脑脊液无 血,注入20ml-25ml局麻药。
药物浓度与剂量
常用药物浓 起效时间 度% (min)
利多卡因 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 1~1.5 0.25~0.5 0.375~0.5 5~15 15~30 15~30
维持时间 (min)
128 684 671
肌间沟阻滞并发症
膈神经麻痹 喉返神经麻痹 颈交感干麻痹 椎动脉误入局麻药 误入椎管内 血管损伤 神经损伤
讨论
பைடு நூலகம்
如何解决尺侧效果差?
增大局麻药物剂量。
注药时压迫穿刺点上部肌间沟,可促进药 物向下扩散,则尺神经阻滞可较完善。 尺神经沟阻滞。 复合静脉麻醉药物。
请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