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程控制期末考试题

过程控制期末考试题

θ1
(1)当冷却水压力波动是主要干 扰时,应怎样组成串级?画出 系统结构图。
θ2
p,θ 0
θ1:釜温,θ 2:夹套水温
串级控制系统(续)
(2)当冷却水入口温度波动是主要干扰时,应怎样组成串级?画出系统结构图。
串级控制系统(续)
题5 简述串级控制与串级均匀控制的异同点。
串级控制系统(续)
题6 下图为精溜塔的塔釜串级控制系统,请问是否有错?错在什么地方?应做如何 改正?为什么?
Q1 F1 T F2 T I2 I1 FY I0 I2’ Q2
FC
比值控制系统(续)
题3 有一生产工艺要求A、B两物料流量比值维持在0.4。已知Qamax=3200kg/h, Qbmax=800kg/h,流量测量用孔板配差压变送器进行测量,并在变送器后加了开方 器。试分析可否用乘法器组成的比值控制方案?如果一定要用乘法器,在系统结 构上应做何处理?
题3:一个系统的对象有容量滞后,另一个系统由于测量点位置造成纯滞后,如分别 采用微分作用克服滞后,效果如何?
测量变送器和执行器与控制器(续)
题4:PID控制器的时间域算式中有一偏置u0,而在复频域(即在传递函数形式) 算式中却没有这一项,这是为什么?u0的物理含义是什么?u0的具体取值是怎样 取得的?
P-15
FC
P-14 P-12 P-16
TC
塔 釜
P-8 P-7
P-6
P-11 P-9
E-17
V-5
出料 E-19
再沸器
前馈控制系统
10e 0.1 s G 题1 当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p ( s ) 2s 1
, Gd ( s )
2 。 2s 1
此时,动态前馈控制器能不能具体实现?为什么?
过程动态特性及建模(续)
5 如图所示为蒸汽加热器控制系统,若被控对象控制通道的传递函数为 Go s 7s 4 调节阀的传递函数为 GV s 1 控制器TC的传递函数为 GC s 1
测量变送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Gm s 1
因生产需要,出口物料的设定温度从80℃提高到85 ℃时,物料出口温度的稳态变化量
题5 增大测量变送环节的时间常数Tm,对实际被控变量的控制质量有何影响?对 指示记录曲线又有何影响?两者是否一致,为什么?
控制器的“正反作用”选择
Tsp Tm 进料 T
出料 TC
问题: (1) 如何选择控制阀的 “气开气关”?
u
Rf 燃料
(2) 如何选择温度控制 器的正反作用,以 使闭环系统为负反 馈系统?
Tm G1, T1 进料 凝液 T
测量变送器和执行器与控制器(续)
题1:定值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有几种形式?工程上一般要求为哪种过渡过程形式? 随动系统一般要求为哪种过渡过程形式?
题2:一生产过程,被控对象为一阶特性,控制器为纯比例控制器,控制中还是发 生了衰减振荡过程?为什么?
测量变送器和执行器与控制器(续)
控制系统组成及性能指标
Psp Pm
PC
F2 Kv2
P2
题1:如图所示是一压力自动控制 系统。试指出该系统中的被控对象、 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和扰动变量, 画出该系统的方框图。
u P1 Kv1 F1
P
控制系统组成及性能指标(续)
Tsp Tm 进料 T
出料 TC
u
题2:对于如图所示的加 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试 (1)指出该系统中的被控变 量、操纵变量、扰动变量; (2)画出该系统的方块图
TC
TC
原油
原油
FC 燃料油
FC
燃料油
(a)
(b)
比值控制系统
题1 比值控制中的比值与比值系数是否是一回事?其关系如何?
题2 什么是变比值控制系统?
比值控制系统(续)
题3 比值控制系统的结构有几种?名称是什么?各自有什么特点?各自适宜 的应用场合?
比值控制系统(续)
题2 有一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其比值用DDZ-Ⅲ型乘法器来 实现(图中的测量仪表是线性仪表)。已知Q1max=7000kg/h, Q2max=4000kg/h。要求: (1)若已知I0=18mA,求该比值控制系统的k=?比值系数K=? (2)待该比值系统稳定时,测得I1=10mA,试计算此时的I2=?
控制器的“正反作用”选择(续)
Tsp
TC
Tm Pm
PC
Psp u Pv
T 塔 底 部
加热蒸汽
P
再 沸 器
精馏塔提馏段温度控制系统 如图所示,图中,Pv为调节 阀阀前压力。 (1)为保证再沸器的安全, 蒸汽调节阀应选用气关阀还 是气开阀?为什么? (2)确定调节器TC、PC的 正反作用,并画出该系统完 整的方框图(尽可能在图上 表明相应的信号)。
串级控制系统(续)
题2 在一个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变量是温度,温度变送器量程原为0~200℃, 后改为80 ~120℃ 。 问:①副控制器比例度和积分时间要否改变?是变大还是变小?为什么? ②主控制器的比例度和积分时间要否改变?是变大还是变小?为什么?
串级控制系统(续)
题3 表示了两个动态过程方块图 ① 为了改善闭环品质(F2扰动时),哪一个过程应该采用串级控制?为什么? ② 对应该采用串级控制的系统,试画出相应的方块图[假设]。
T1C
T2C
FC
冷却剂 加热剂 (C)
V1
V2
分程控制系统(续)
题2 有一放热反应的化学反应釜,需要移走热量,在一般情况下用自来水 作冷剂,但在热天需补充深井水作冷剂。控制的要求是当自来水阀全开还 感到去热不足时,才开启深井水阀。现设计了一套分程控制系统,试确定: ① 阀的气开、气关形式;② 控制器的正、反作用;③ 分程区间。
Q2
过程动态特性及建模(续)
R1 Q1
题2: (1) 列写过程微分方 程组;
Q12 h2 C2 R3 Q3
h1
(2) 画出方框图;
(3) 求传递函数
H 2 ( s) G p ( s) Q1 ( s )
Q2
R2
C1
R12
过程动态特性及建模(续)
题3:有一水槽,其截面积F为0.5m2。流出侧阀门阻 力实验结果为:当水位H变化20cm时,流出量变化 为1000cm3/s。试求流出侧阀门阻力R,并计算该水 槽的时间常数T。
控制器的“正反作用”选择(续)
如图为贮槽液位控制系统,为安全起见,贮槽内液体严格禁止溢出,试在 下述两种情况下,分别确定执行器的气开、气关型式及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1)选择流入量Qi为操纵变量; (2)选择流出量Qo为操纵变量。
Qi
Qo
串级控制系统
题1 在一个串级控制系统中,原来选用口径为20mm的气开阀,后来 改为口径为32mm的气关阀。 问:① 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要否改变?为什么? ② 副控制器的比例度和积分时间要否改变?是变大还是变小?为什 么? ③ 主控制器的比例度和积分时间要否改变?是变大还是变小?为什 么?
分程控制系统
题1 下图为化学反应器的过程控制系统:1)说明图中的控制策略属于哪类控制系统?2) 最主要的被控变量是什么?最主要的操纵变量是什么?3)图中哪个控制器要整定的最慢, 哪个控制器要整定的最快?为什么?4)阀门V1是气开还是气关?为什么?V2是气开还是 气关?为什么?5)指出各图中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并给出选取的理由;6)给出图中控制 规律的选取。
分程控制系统(续)
题3 图中所示的加热炉,出口温度需控制在规定值。所用燃料要求尽量使用燃料 气,使用不足时才用燃油,如何设计控制系统? ① 执行器的气开、气关形式; ② 控制器的正、反作用;③ 在下图上画出工艺控 制流程图;④ 画出控制系统方块图。
选择性控制系统
什么是控制器的“积分饱和”现象?产生积分饱和的条件是什么?
过程动态特性及建模
R1 Q1
Qi
R2
h

H A
R3
Q3
Qo
题1:如图所示液位过程的输入量为 Q1,流出量为Q2、Q3,液位h为被控 参数,A为截面积,并设R1、R2、R3 均为线性液阻。要求: ①列写过程的微分方程组; ②画出过程的方框图; ③求过程的传递函数 W0 s H s
Q1 s
Rf 燃料
控制系统组成及性能指标(续)
A B
题3:如图所示为一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 示意图。A、B两种物料进入反应器进行反 应,通过改变进入夹套的冷却水流量来控 制反应器内的温度不变。试画出该温度控 制系统的方块图,并指出该系统中的被控 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及可能影响被 控变量的干扰是什么?如果由于进料温度 升高使反应器内的温度超过给定值,试说 明此时该控制系统的工作情况,此时系统 是如何通过控制作用来克服干扰作用对被 控变量影响的?
题2 是否可用普通的PID控制器作为前馈控制器?为什么?
前馈控制系统(续)
题2 什么是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有什么特点?应用在什么场合?
前馈控制系统(续)
题3 前馈控制有哪几种主要形式?
题4 什么叫不变性原理?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题1:有时前馈-反馈控制系统从其系统结构上看与串级控制系统十 分相似。试问如何来区分它们?试分析判断下图所示的两个系统各 属于什么系统?说明其理由。
选择性控制系统(续)
原料油 燃料油 B
TC
V-2 V-1
炼厂气 A
FBC
Br
FAC
Ar
图示为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 统方案之一。工艺上规定要优 先使用炼厂气A,只有在负荷 增加后。使用了炼厂气所能提 供的最大限量还是不够时,则 以B来加以补充。 试分析:图示控制方案是如何 满足上述工艺要求的?
LS m
AH
炼厂气A的上限 值
阀位控制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