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顶尖销售团队》学习心得
2016年4月22-23日参加了企业家协会组织的打造顶尖销售团队的培训。
通过老师精彩的分析讲解,使我对销售团队建设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
以下是本人的一些学习心得。
一、工作中要即时沟通,
沟通是桥梁,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沟通能搭起心与心的桥
梁,沟通能打破工作中的障碍。
沟通能使工作变得轻松顺手。
无论是上级与下级之间,还是同事与同事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都是存在的。
人与人之间只要互相主动沟通,情理相融,就可能消除隔阂拉近距离。
只要沟通,甚至简单的一句话就能解决工作中的很多问题,达到顺利完成工作的目标。
工作中通过即时的沟通和部署,让每个人充分了解自已的当下工作,并按要求及时完成。
如果把日常每一项工作看着是一个点,全部工作贯穿起来则形成了一条线。
每点工作都因即时的沟通和部署,得到每一个人的充分了解并及时执行完成,自然而然全部工作就形成了一条不折不扣的线。
,
二、员工要形成一种强烈的观念
公司的制度和纪律是一个不可触摸的“热炉”。
每个企业都有规章制度,企业中的任何人触犯规章制度都要受到惩处。
“热炉”法则形象地阐述了惩处原则,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即警告性原则。
企业领导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以警告。
首先,当你触摸热炉时,你得到即时的反应。
你在瞬间感受到灼痛,使大脑毫无疑问地在原因与结果之间形成联系。
其次,
你得到了充分的警告,使你知道一旦接触热炉会发生什么问题。
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火灼伤——一致性原则。
说和做是一致的,说到就会做到。
也就是说,只要触犯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
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即时性原则。
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决不能拖泥带水,决不能有时间差,以更达到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
不管是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公平性原则。
不论是企业领导还是下属,只要触犯企业的规章制度,都要受到惩处。
在企业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作为管理者,在进行制度和纪律执行之前有义务事先给予警告。
也就是说,必须首先让下属了解到组织的规章制度并接受组织的行为准则。
如果下属得到了明确的警告哪些行为会招致惩罚,并且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惩罚时。
关于这一点 2500多年前的军事家孙子就已经给了我们精彩的示范。
孙子带着自己所著的兵法进见吴国国王阖闾。
阖闾要孙子用妇女来检验他的兵法。
于是,选出宫中180个美女。
孙子将其分成两队并用吴王宠爱的两个妃子担任两队的队长,命令每个人都拿着戟。
孙子讲清楚了训练的动作要领。
三番五次地宣布了纪律,并把用来行刑的斧钺摆好。
于是击鼓命令向右,妇女们却哈哈大笑起来。
孙子说:“纪律不明确、交代不清楚,这是将帅的罪过。
”又三番五次地讲纪律,然后命令击鼓向左,妇女们又哈哈大笑起来。
孙子说:“纪律不明确、交代不清楚这是将帅的罪过。
既然已经再三说明了而不执行命令,那就是下级士官的罪过了。
”于是孙子不顾吴王的反对,杀了他的两个宠妃示众。
在孙子接下来的训练中,无人敢再笑。
所有的动作都符合规定的要求队
伍训练得整整齐齐。
阖闾知道孙子善于用兵,终于用他为将,孙子的威信也从此建立。
,
公平地对待下属 要求训导活动具有一致性。
如果你以不一致的方式处理违规。
则会丧规章制度的效力,降低下属的工作士气,下属对你的工作能力也会发生怀疑。
另外,下属的不安全感也会使生产力受到影响。
每个下属都知道许可行为和不许可行为之间的界线,并会以你的行为举止作为指南。
顺便说一下,一致性并不是说对待每一个人完全相同,这忽略了环境因素的影响。
但是,当训导活动对不同下属显得不一致时,有责任给你的训导活动提供清晰的解释。
,
一家合资企业根据热炉规则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但在第一次实施中就遇到了难题。
一位中方女员工由于本人的疏忽,给公司造成了损失。
按规定应该惩罚。
但中方管理人员战战兢兢,不敢决断,因为那位女员工是外方经理的妻子。
在中国文化中人情重于原则,主管人员觉得实在难以拿经理妻子“开刀”。
但如果不处罚,以后员工就不会服从—员工本来就觉得这种铁面无私的规章是摆门面的,如果真的实施起来会得罪人的。
在人情与原则的冲突中,主管把情况汇报给经理,没想到经理对他汇报。
这件事感到很惊讶:“这么简单的一件事,你直接按规章办不就可以了吗?不用请示我了。
”主管如释重负地走出了经理办公室。
烫火炉是不讲情面的,谁碰它,就烫谁,一视同仁,对谁都一样,和谁都没有私交。
对谁都不讲私人感情,所以它能真正做到对事不对人。
当然,人毕竟不是火炉不可能在感情上和所有人都等距离。
不过,作为管理者,要做到公正。
就必须做到根据规章制度
而不是根据个人感情、个人意识和人情关系来行使手中的奖罚大权。
热炉规则的最后一项是应使训导不针对个人。
处罚应该与特定的过错相联系。
而不应与违犯者的人格特征联系在一起。
也就是说训导应该指向下属所做的行为而不是下属自身。
比如,一名下属多次上班迟到,应指出这一行为如何增加了其他人的工作负担,或影响了整个部门的工作士气,而不应该责怪此人自私自利或不负责任。
记
住,你所处罚的是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而不是个体。
一旦实施了处罚你必须尽一切努力忘记这次事件,并像违规之前那样对待该下属。
最后一点是,如果管理者训导下属,要确保这种行为是下属可以控制的。
如果下属无能为力,训导就起不到什么作用。
因此,训导要针对下属可以改善的行为。
如果一个下属忘了上闹钟,所以迟到了,你就可以批评他,但迟到的原因若是因为上班坐的地铁突然停电。
他在地下被困了半个小时,这时批评他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下属无法控制这类事情的发生。
总之,团队建设是一门艺术,需要管理着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艺术。
汇报人:张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