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说课稿及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尊严》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组“以诚待人”主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
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这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只要有了做人的尊严,就有可能拥有财富乃至一切。
二、说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尊严、善良、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现人物的品质。
3 、让学生体会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
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三、说教法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倡导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学生的阅读特点,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导读法、讨论法和点拨法进行教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以读促知,以读
促解,以读促悟”,引导学生阅读探究和体验,努力营造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四、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
”一节好的语文课应是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针对以上教学思想,我设计了朗读法、互动探究法和联系比较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五、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哈默的言行、神态,体会他自尊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将来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的含义。
六、说教学流程
本文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尊严、善良、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等词语。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梳理文路具体如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老师的讲述,想一想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刺骨的北风无情地逼迫着路上那一群衣衫褴褛的逃难人,他们一个个面呈菜色,忍着饥饿,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艰难地前进……同学们,此时你们的头脑中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群逃难人生:我想到了他们都是又饿又累地在走着。
师:同学们都感到寒冷饥饿在侵袭这群逃难的人,在这样冰天雪地,风雪交加的时刻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生:(齐声)食物
师:是呀,如果此时给他们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食物,他们一定会一扫而光。
可是在这群逃难的人中有一个年轻人却拒绝了这份极需要的食物,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2、板书课题,指导写“尊”并齐读课题。
二、学生自读课文
1.借助书上的拼音,自学生字新词。
2.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字词,指明认读。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事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4.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三、拓展阅读:
四、写话练习:写一个片段,要有人物外貌。
第二课时主要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