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政策分析》期末闭卷考试试题及答案(1)

《公共政策分析》期末闭卷考试试题及答案(1)

《公共政策分析》试题一、简答题(21小题)1.为什么公共政策学科会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科学领域发生的革命性变化之一,就是政策科学的诞生。

现代政府所面临的已经不是个别的、单一的、基本稳定或一再重复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而是越来越具复杂性、尖锐性、普遍性、专业性和动态性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公共政策适应了现代社会的这些特征和现代政府的需要于20世纪50年代迅速兴起和发展起来。

2.什么是政策科学?答:政策科学是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

3.什么是公共政策?答:公共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件等的总称。

☆4.政策的功能包括哪些方面?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政策导向功能。

(2)政策控制功能。

(3)政策协调功能。

(4)政策象征功能。

5.我国的官方政策研究机构主要有哪些?答:主要有俩大类:一是综合型,主要是中央和县以上各级领导机关政策研究室(如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二是专项型:中央和县以上各级领导机关相关部门的研究室(如中共中央纪委研究室以研究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政策为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以研究金融政策为主)等。

这类机构是专职政策研究机构。

6.什么是政策制定?答:政策制定是政策形成或政策规划,即指从问题界定到政策方案抉择以及政策合法化的过程。

7.什么是政策方案?答:政策方案是指对政策问题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或方案的活动过程。

☆8.政策方案规划的原则有哪些?答:政策方案规划的原则主要有:信息完备原则; 系统协调原则; 科学预测原则; 现实可行原则;民主参与原则; 稳定可调原则等。

9.什么是政策合法化?答:政策合法是指法定主体为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政策的行为过程。

10.政策执行研究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答:政策执行研究的主要途径有:自上而下的研究途径; 自下而上的途径; “政策/行动连续统”途径; 工具选择途径等。

11.什么是政策执行?答:政策执行是一个动态过程,它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成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

12.什么是政策评估?答:政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13.政策评估有什么标准?政策评估有如下五个标准:生产力标准、效益标准、效率标准、公正标准和政策回应度。

☆14.政策评估有哪几种模式?答:政策评估有八种模式:目标达成模式、附带效果模式、无目标模式、综合模式、顾客导向模式、利益相关者模式、经济模式、职业化模式。

15.什么是政策监控?答:政策监控是政策监督与政策控制的合称,是为了实现政策的合法化与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而对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终结等活动进行监督与控制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保证政策的系统的顺利运行,提高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质量,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提高政策效率。

16.政策监控有什么作用?答:政策监控有如下作用:保证政策的合法化、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实现政策的调整与完善、促使政策终结。

17.什么是政策调整?答:政策调整就是在政策监督和控制所获得的有关政策系统运行(尤其是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对政策方案、方案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不断的修正、补充和发展,以便达成预期政策效果的一种政策行为。

☆18.我国的政策监控包括哪些内容?答:我国的政策监控包括:人民代表大会的政策监控、政府机关的政策监控、司法机关的政策监控、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监控、民主党派对政策的监控、人民群众及人民团体的政策监控。

19.什么是政策终结?答:政策终结是政策决策者通过对政策或项目进行慎重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中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或项目的一种政治(或政策)行为。

20.政策终结有什么方式?答:政策终结的方式有:政策废止、政策替代、政策合并、政策分解、政策缩减、政策法律化。

☆21.政策变化的两种基本模式是什么?答:政策变化的两种基本为:常规变化和范式转换或中断-平衡模式。

前者是指政策在保持基本方向或目标的前提下的发展演化,后者是政策连续过程出现中断或飞跃。

二、辨析题(21小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1.1950年,丹尼尔·勒纳发表的《政策科学:范围与方法之最近发展》一书,是现代政策科学诞生的标志,丹尼尔·勒纳的系列著作奠定了政策科学的基础,丹尼尔·勒纳被誉为“政策科学之父”。

答:错。

1951年,哈罗德·拉斯韦尔和丹尼尔·勒纳合作发表的《政策科学:范围与方法之最近发展》一书,是现代政策科学诞生的标志,拉斯韦尔的系列著作奠定了政策科学的基础,拉斯韦尔被誉为“政策科学之父”。

2.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作了题为《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的报告。

答:错。

1986年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在全国软科学座谈会上发表了《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的报告。

3.官方政策活动者就是政治家。

答:错。

官方政策活动者是指政治体制内的、行政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参与者,一般包括国家机关、执政党、政治家和官员。

4.政策工具就是制定政策时使用的笔和电脑。

答:错。

政策工具是人们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或达成一定的政策目标而采用的具体手段和方式。

5.政策议程是指将政策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决策领域的过程。

答:对。

政策议程是指将政策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决策领域的过程。

☆6.大众传媒是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主要途径之一。

答:对。

大众传媒通过制造舆论的方式对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施加影响。

7.危机事件能促使政策出台。

答:对。

危机事件通过突发事件所产生的危机形势,形成把某类问题提上政府的政策议事日程,促使政策及时出台。

☆8.“摸着石头过河”的政策制定模式不是科学的决策方式。

答:错。

“摸着石头过河”的政策制定模式是科学的循序渐进的政策决策方式。

9.政策执行研究的兴起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

答:错。

政策执行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

10.政策执行力是一种合力。

答:对。

政策执行力是指各级政府执行国家(其代表是中央政府)意志(包括战略、规划和政策)行动力的合力。

11、企业制定的营销策略也是公共政策。

答:错。

企业不具备公共权力,因而不能制定公共政策。

12.生产力标准是政策评估的唯一标准。

答:错。

政策评估的标准还包括公平正义等价值判断标准。

13.实践标准是判断政策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答: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4.质询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政策的一种形式。

答:对。

质询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之一。

☆15.行政监察属于我国政府系统的外部监控。

答:错。

行政监察属于我国政府系统的内部监控。

16.财政困难是政策终结的原因之一。

答:对。

财政困难必然引起政府采取行动终止过时、多余、无效的政策。

17.政策终结会遇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

答:对。

政策产生的利益集团必然不愿意政策终结。

18.政策终结也意味着新政策的诞生。

答:对。

新陈代谢是政策发展和完善的机制。

19.政策周期是指政策周而复始的运行过程。

答:错。

政策周期新老政策的交替循环。

☆20.传达期限、贯彻期、和变通期是我国政策周期表现的一个显著特点。

答:对。

这反映了中国政策变化的现实情况。

21.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写过一本书:《科学革命的结构》。

答:对。

1.联系实际谈谈政策的本质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政策的本质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政策是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和表达。

政策的本质首先表现在它是一定的社会阶段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表示着阶段力量的变化。

(2)政策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政策的这种本质是由国家职能的两重性决定的。

国家作为阶段统治的工具,除了维护其统治的政治职能外,还有维护其统治的社会职能。

作为其意志与利益的直接体现的政策及法律当然也带有这样的特性。

(3)政策是各种利益的调节器。

政策的核心就是要解决社会利益分配的问题,所有政策最终都表现为对社会利益关系的处理。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完善我国民主集中制决策方式。

答:民主集中制决策方式是我们党和国家最主要的决策方式。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1)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民主集中制的首要前提是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只有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才有民主集中。

广开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渠道,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决策气氛,充分发挥民间的政策研究咨询组织的作用。

(2)借鉴现代决策科学的理论及方法,实现民主集中制决策体制及运作的科学化、现代化。

(3)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执行民主集中制决策体制及原则的各项规章制度。

例如:必须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3.试论政策制定的主要环节。

答:政策制定的主要环节包括:(1)政策问题:如自然大灾难、人为事件、技术变革、民权抗议、工会罢工、生态变化外、战争行为、武器技术革新、国际冲突、世界联盟变化、政治运动等。

(2)政策议程设立:将政策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决策领域。

(3)政策方案规划:包括问题界定、目标确立、方案的设计、后果的预测、方案抉择等。

(4)政策方案合法化。

4.联系实际谈谈政策执行的基本手段。

答:政策执行的基本手段有:(1)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采用命令、指示、规定及规章制度等方式,按照行政系统、行政层次和行政区划来实施政策的方法。

它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对象有限性、时效性的特点。

(2)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是指通过法律、法令、法规、司法、仲裁工作,特别是通过行政立法和司法的方式来调整政策执行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方法。

(3)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以促进政策顺利实施的方法。

它有间接性、有偿性、关联性的特点。

(4)思想诱导的手段 思想诱导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方法,它运用百强制性的手段,诱使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自觉自愿地支贯彻执行政策,而不从事与政策相违背的活动。

5.论述林德布洛姆的渐进主义决策理论对改革决策的意义。

答:林德布洛姆渐进主义决策理论的主要观点;①决策者知道所有同具体问题有关的目标;②所有有关问题的信息都是可得的;③决策者能辨别所有的选择;④.决策者能有意义地评估这些选择,即研究选择的结果并加以衡量和比较;⑤所作的选择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决策者指出的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