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甲、乙,底面积S 甲>S 乙, 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措施中,一定能使甲对地压强大于乙对地压强的方法是A .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B .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C .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D .在甲、乙上各放一个相同质量的物体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和压力F 的大小关系为 ( )A .p 甲 < p 乙 F 甲 < F 乙B .p 甲 < p 乙 F 甲 > F 乙C .p 甲 > p 乙 F 甲 > F 乙D .p 甲 > p 乙 F 甲 = F 乙3.两个均匀物体A 、B 质量分别为m A 、m B ,密度分别为ρA 、ρB ,底面积分别为S A 、S B ,高度分别为h A 、h B ,将A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A 对B 的压强为p 1,B 对桌面的压强为p 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p 1=AB mg S B .p 1=B A m g S C .p 2=A B B ()m m g S + D .p 2=A B A()m m g S + 4.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A .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 .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C .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 .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5.下列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通常情况下空气的密度约为 1.29g/cm3B.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2.5 105 mgC.一位初中生游泳时排开水的体积约为 0.5m3D.行走在水平地面上的人对地面压强约为 5000Pa6.如图所示,圆柱体甲和装有适量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乙的底面积之比为9:10,把它们竖直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
在甲物体上,沿水平方向截取一段长为x的物体A,并平稳放入容器乙中,用力使物体A刚好浸没在液体中,且使物体A不与容器乙接触(液体无溢出);截取后甲、乙对桌面的压强随截取长度x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
己知甲的密度为0.9×103km3,容器乙的壁厚和质量均忽略不计,g取10N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柱体甲截取前和容器乙中的液体质量之比为9:5B.圆柱体甲截取前对桌面的压强为1800PaC.容器乙中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D.x=30cm时,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2250Pa7.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 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 A、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4:1 B.8:1 C.1:2 D.2:18.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C型管内充满了水,用轻塑料片盖住两端管口,再用手指压住塑料片,把管放在竖直平面内,如图,放开手指后则()A.水从a端流出B.水从b端流出。
C.水从a,b两端同时流出。
D.水不会从任何一端流出9.高压锅是应用液体沸点随着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设计的,下表中列出了水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图中高压锅盖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0mm2,限压阀的质量为40g,大气压值取1.0×105Pa.请你通过计算并对照下表来判断,用该高压锅烧水,水温最高可以达到气压/×105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帕水的沸点100104108111114116118119120 /℃A.120℃B.118℃C.114℃D.104℃10.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
两点的压强分别为p A、p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甲=m乙,则p A=p B B.m甲=m乙,则p A>p BC.p A=p B,则m甲>m乙D.p A=p B,则m甲<m乙二、填空题11.甲、乙两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都为P,现沿水平方向将甲、乙各切去一半,如图(a)所示,则剩余一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_________P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将切下部分互换位置替放,如图(b)所示,此时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P乙′与P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所示,一个重4N,底面积为20cm2的薄壁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重5 N的水倒入杯中,水面到杯底的距离为10cm,则水对杯底的压力为______N,盛有水的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Pa。
13.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相同的U型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液体中,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H 0相同,如图所示,此时两容器内液面相平,则两液体的密度ρ甲_______ρ乙,若将两金属盒同时竖直向下移动一段相同的距离后,则此时两U型管内液面的高度差H 甲_______H乙(均选填“>”、“<”或“=”)14.装有液体的轻质密闭圆台形容器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若将该容器倒置放置,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将______,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将____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如果倒置前、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Δp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Δp液,则Δp容____Δp液(选填“>”、“=”或“<”)。
15.如图,装有液体的轻质密闭圆台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若将该容器倒置放置,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将________,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将_______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6.如图所示,A、B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等质量的不同液体a、b,且液面等高,则试管底部所受压强P a______P b.(填“>”、“<”或“=”)17.将一质量为0.54kg,密度为2.7×103kg/m3的实心铝球投入到盛有足够多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水未溢出,容器底面积为8×10-3m2。
则铝球的重力是_______,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是________。
18.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左右两个均匀实心圆柱体,高度均为h0,质量比为1:3,则左右两个圆柱体的底面积比为_____;将两圆柱体沿水平方向截去某一相同的高度h,并将所截去的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叠放后新组合的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比为3:1,则所截的高度h与原高度h0的比h:h0=_____.1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L甲:L乙=3:2.将乙叠放在甲上方时,物块甲对桌面的压强为p1,拿走物块乙,甲对桌面的压强为p2,已知p1:p2=3:2,则G甲:G乙是_____,ρ甲:ρ乙是_____,若将甲叠放在乙上方时,物块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3,则p3_____p1(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如图所示,在充满油的密封装置中,A、B两活塞的直径之比D A∶D B=5∶1.小刚和小峰分别用力F A、F B推该装置两侧的活塞,活塞正好保持静止,那么F A∶F B=________,两活塞对油的压强之比p A∶p B=________.三、实验题21.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_____来判断的。
实验前,小强发现压强计U形管两边红墨水的高度不相等,如图甲所示,他认为这种情况是由于装置漏气造成的,他的说法是_____(正确/错误)的,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重新安装软管/多加一些红墨水)。
(2)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有关。
(3)小明保持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丙所示。
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
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正确/不正确),原因是_____。
(4)小明发现,当探头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他做了一些改进,下面操作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的是_____A.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B.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酒精C.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D.使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加大且保持相同22.周末小明看到爷爷将软管连到自来水龙头上,打开水龙头后利用软管喷出的水来浇花草.细心的小明发现,爷爷将软管出水口按住变扁后,从软管出来的水喷得更快、更远.为了弄清其中的道理,小明进行了相关研究。
(1)查找资料:小明了解到一个新的物理量:流量,流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流体的体积,用字母Q表示,即Q = V/t,流量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建立模型:如图甲所示,截取一段软管AB(粗细均匀的软管可视为圆柱体),若水流在内向右匀速流动,设水流速度为v、管内通道的横截面积为S、水从B端流到A端所用时间为t,则AB间水柱的体积V=_____(用含S、v、t的表达式表示,注意体积V和速度v字母符号的区别);从而根据流量的定义可得Q = v S,它表示流量等于流速与横截面积的乘积。
(2)小明很快明白了:水龙头接上软管打开后,在水流量相同的前提下,将出水口按住变扁后,出水口的面积_____(变大/变小/不变),根据Q = v S可知出水口水流的速度_____(变大/变小/不变),所以喷得更远。
(3)小明继续进行研究,打开水龙头,自来水通过一段软管流过如图丙所示的水平玻璃管.待水流稳定后,竖直玻璃管_______(C或D)管中的水面较高。
(4)小明打开水龙头(流量不变)向一容器中注入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丁,则该容器的形状可能是______(口大底小/粗细均匀/口小底大)。
(5)小明还发现打开水龙头后(流量不变),只要水流不散开,就可以观察到水柱越来越细,如图乙所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3.现有两只相同的烧杯A和B,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小唐用压强计来鉴别水和酒精.(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变化都很__(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__(选填“相平”或“不相平”).(2)如图甲所示,小唐先后将调节好的压强计的探头浸入两种液体中.她发现A中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甲A杯子中是水.她的结论是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你判断的理由是压强计的探头分别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3)小唐用自己改装并调试好的压强计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将压强计两个探头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从而判断出图乙中装水的杯子是____(选填“A”、“B”)杯.(4)严谨的川川接下来对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进行理论推导,如图所示(a)所示,研究A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在A点所处位置沿水平方向假想出一个受力面S.如图(b)所示,可用受力面S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代替A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其依据是_______.然后在受力面S上方假想出一个液柱如图(c)所示,再用公式________进行推导.这种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被称为________.(选填“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或“建立理想模型法”)(5)聪明的小敏利用U形压强计改装成如图所示的测液体密度的密度计.A为固定支架,其作用是保证橡皮膜在不同的液体中深度均为5cm.U形管盛水,其右管标有刻度值,为了便于读数,在U形管右管有一个指示液面位置(刻度值)的红色浮标.未测量时,U形管水面刚好与a相平,读数时,读取浮标所对的刻度值即可.当橡皮膜放入某液体中,浮标指示在b处,ab之间的距离为2cm,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 g/cm3,小敏发现用该调节好的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测量值总是偏小,原因是_______.2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观察到:①飞机在起飞和航行时机翼的仰角不同;②飞机越大其机翼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