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施工旁站细则
2.监理目标
监理目标应从质量、进度、安全三个方面进行监控。
在确保桩基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有效施工方案缩减工期,满足进度计划的要求,同时加强施工期间的安全防护和保障的监督检查。
2.1 质量目标:确保预应力砼方桩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顺利施工,满足现行有关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标准对施工允许偏差(垂直度、桩芯偏移量)的限值。
2.2 进度目标: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方法,确保合同工期的实现。
2.3 安全目标:安全文明施工,杜绝安全事故。
同时达到总体的安全控制目标“六无”。
按照优质工程项目的要求做好安全教育、安全设施
4.4.试打桩
4.4.1.控制标准:试打桩位置应在典型钻孔附近,复杂地质条件应多点试打。
确定桩长、最终压力、稳定时间及沉降差。
4.4.2.控制方法:审查试打方案,组织、参加、监督试打桩。
4.5.垂直度
4.5.1.控制标准:机座水平,垂直度偏差小于0.5%。
4.5.2.控制方法:吊线检查。
4.6.桩长
4.6.1.控制标准:实际桩长在设计桩长范围内,终孔压桩力达到设计要求压桩力。
4.6.2.控制方法:沉管时巡视,终孔时旁站,检查沉桩施工记录应准确详细。
4.7.接桩
4.7.1.控制标准:
4.7.1.1.符合《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有关规定。
4.7.1.2.入土部分桩段的桩头宜高出地面0.5-1.0米。
4.7.1.3.下节桩的桩头处宜设导向箍以方便上节桩就位,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
4.7.1.4.方桩对接前,上下端表面应用铁刷子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
4.7.1.
5.焊接时应采用措施减小焊接变形,应先将四角点焊固定,然后对称同时施焊,焊缝应连续饱满,焊缝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4.7.1.6.焊好后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能继续打桩,自然冷却时间不宜少于10min;严禁
用水冷却或焊好即打。
4.7.1.7.焊接接桩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焊缝质量等级二级,同一工程探伤抽样检验不得少于3个接头)。
4.7.2.控制方法:尺量及观感检查。
4.7.2.1.质量控制方面:[强调对打桩顺序的要求,先打大直径桩后小直径桩、先长桩后短桩,一般自中间往外围施打;]
4.7.2.2. 要求施工单位先测设准确的轴线控制网,然后再测设各桩中心位置,打入红色竹签或钢筋头作为以后压桩时的标记。
4.7.2.3. 打桩前要进行试打,试打前监理先检查打桩机的机型、锤重、落锤高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试打后,根据试打结果由设计、监理、业主、施工、质量监督等单位一起确定收锤标准,作为打桩的收锤控制依据。
4.8.质量控制方面:方桩的施打应符合下列规定
4.8.1.第一节方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并宜用长条水准尺或其他测量仪器校正;必要时,拔出重插。
4.8.2.方桩施打过程式中[特殊情况处理方法:
4.8.2.1.当桩打入自然地面下4.0米以内,若桩垂直度偏差超过0.5%,应将桩拔出重插;若遇到砼地面无法调整垂直度时,应先将地面破坏然后调整。
4.8.2.2.当桩打入自然地面下4.0米以内,发现桩严重反弹或者突然偏离原位时,应立即停打,待清理障碍物后再打桩。
桩锤、桩帽和桩身的中心线应重合。
当桩身倾斜率超过0.8%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桩架等到强行回扳的方法纠偏。
4.8.2.3.打桩时每根桩要一次性连续打到底,尽量减少中间休息时间,且尽可能避免在接近设计深度时进行接桩。
4.8.2.4.打桩时要进行旁站,施工方要有专职记录员及时准确地填写方桩施工记录表,并经监理人员验证签名后方可作为有效施工记录。
4.8.3. 打同一根桩,各工序应连续,并做好记录,遇到下列情况应暂停打桩,并及时报监理人员,监理应组织各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4.8.3.1.贯入度突变。
4.8.3.2.桩头砼剥落、破碎。
4.8.3.3.桩身突然倾斜、跑位。
4.8.3.4.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
4.8.3.
5.桩身回弹曲线不规则。
4.8.4.打桩的最后贯入度应在下列条件下测量:
4.8.4.1.桩头完好无损;
4.8.4.2.柴油锤跳动正常;
4.8.4.3.桩锤、桩帽、送桩器及桩身中心线重合;
4.8.4.4.打桩结束前立即测定。
4.8.
5.测量最后贯入度时,用收锤回弹曲线纸先测绘出方桩的回弹曲线,再从回弹曲线上量出贯入度。
测绘结果应附在同一桩号的方桩施工记录表上。
4.8.
5.1.桩打好后桩头高出地面的部分应小心保护,严禁施工机械碰撞或将桩头用作拉锚点;送桩遗留的孔洞,应立即回填或做好覆盖。
4.8.6.截桩头应采用锯桩器截割,严禁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截桩或强行扳拉截桩。
6.旁站监理:
6.1锤击方桩打桩过程中,监理应进行旁站监理,对每根桩打桩过程认真观察,并按表4进行详细记录。
6.2验收评定:当承包人施工结束,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竣工报告,并提交竣工资料,监理工程师在收到报告后,应及时进行验收评定。
6.3竣工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6.3.1桩位测量放线图;
6.3.2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6.3.3锤击方桩出厂合格证及其技术性能资料;
6.3.4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报告;
6.3.5桩基设计文件和施工图,包括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通知单等;
6.3.6桩的施工记录,包括桩位编号图、
6.3.7桩位竣工平面图;
6.3.8成桩质量检查报告;
6.3.9单桩承载力检测报告;
6.3.10质量事故处理资料。
6.4监理工程师依照国家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进行验收评定。
当监理的评定结果与承包人不一致时,监理应独立填写有关评定表格。
6.5正式验收前,应首先检查承包人的竣工资料,并提出书面核查意见。
承包人修改后,监理再行复核。
然后,监理工程师写出监理总结报告,报总监理工程师审阅。
由总监理工程
师通知代建单位(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收。
附表:
表1 锤击方桩的尺寸验收标准
表2 锤击方桩外观质量的验收标准
表3 锤击方桩桩顶平面位置的允许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