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研究报告
一.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发展现状
脱硫、脱硝、除尘构成中国大气污染治理产业三大重要板块,其中脱硝产业规模最大。
近年来,中国把防治大气污染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推动大气污染治理产业不断取得实质性成效。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总的产业规模达到975.1亿元。
其中,脱硫产业规模总体上增长平稳,2013年整个产业规模大约略高于132亿元,火电脱硫产业规模超过106亿元;新建脱硝装机容量可达0.375亿千瓦,脱硝改造装机容量可达1.155亿千瓦,总计新增脱硝机组容量1.53亿千瓦,脱硝行业产业规模大约为544.5亿元;除尘行业的市场规模近300亿元。
总体来说,脱硫、脱硝、除尘仍为构成中国大气污染治理产业的三大核心板块,其中脱硝产业的投资与发展机会最大。
表2 2014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产业规模
脱硫脱硝除尘总计
产业规模(亿元)132 544.5 298.6 975.1
污染物污染来源主要技术
图1 大气污染子行业、污染来源及主要技术
二.行业竞争优势
(一)行业结构分析、行业潜在市场及拓展方向
1.行业结构分析
(1)脱硫建造行业
脱硫建造和运营行业属于制造业,主要的上游行业是设备制造业、石灰石和活性炭等原材料、钢材和电缆。
设备制造业中可分为通用类设备(例如风机、循环泵、阀门、球磨机等)和专用类设备(例如除雾器、喷淋系统、收料器、布料器)通用类设备生产规模大、货源充足、价格稳定;专用类设备大部分以脱硫公司定制方式配套供给烟气脱硫行业,由于产业的互补效应,价格和供应量相对稳定。
石灰石属于完全竞争行业,部分脱硫运营行业对石灰石还拥有一定的议价能力。
钢材和电缆企业数量众多,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激烈,供应平稳。
下游主要是燃煤发电企业,由于环保行业的政策驱动特点,燃煤发电企业的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对行业影响很大。
脱硫产业的五力分析
(2)脱硝行业
NOx 控制技术可以分为燃烧前(燃料脱硝)、燃烧中(低氮燃烧技术)以及燃烧后(烟气脱硝)。
燃烧中对NOx 的控制技术——实现低NOx 燃烧技术的主要途径有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分为炉内空气分级以及低氮燃烧器)、烟气再循环、减少空气预热以及燃料分级技术。
燃烧后对NOx 的控制技术——燃烧后对NOx 排放的控制技术主要指烟气脱硝净化技术,即把已生成的NOx 还原为N2 。
按照治理工艺可以分为湿法脱硝和干法脱硝,其中干法脱硝由于基本投资低,设备及工艺简单,脱除NOx 的效率较高,不易造成二次污染而被广泛使用。
干法脱硝主要的技术可分为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
长期来看,SCR由于脱硝率高,技术成熟将占据市场的主导地
位。
(3)除尘行业
除尘是指从含尘气体中去除颗粒物以减少其向大气排放的技术措施。
除尘设备主要包括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旋风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器等。
其中,电除尘器以其阻力低,适应烟气变化能力强,维护工作量少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力,建材等行业,迄今为止,在环保领域仍处于主导地位。
其中,在烟尘治理领域,袋式除尘由于除尘效率高,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便于回收干料等性能,在国内外的应用越来越广,占到所用除尘设备的80%。
2.行业潜在市场以及拓展方向
(1)脱硫建造行业
脱硫企业的盈利模式正面临着从建造到特许经营模式转变。
国家发改委及环保总局于2007年推出了烟气脱硫特许经营新机制的试点。
特许经营是指“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下,火电厂将国家出台的脱硫电价、与脱硫相关的优惠政策等形成的收益权以合同形式特许给专业化脱硫公司,由专业化脱硫公司承担脱硫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行、维护及日常管理,并完成合同规定的脱硫任务”。
(2)脱硝行业
目前,我国工业燃煤锅炉较少使用低氮燃烧技术,几乎所有的工业燃煤锅炉均未安装烟气脱硝装置。
国内外开发的烟气脱硝技术基本都是针对火电厂燃煤锅炉,由于工业锅炉炉窑自身的特点,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和设备尚不能直接应用于工业燃煤锅炉。
借鉴脱硫行业的历史发展经验,脱硝行业很可能将经历由厂家众多、行业集中度低到行业竞争度逐步提高的发展历程。
未来具有技术优势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