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发明专利工作的分析报告
(瑞安市发明专利工作的现状及其思考)青岛政务网发布日期:2013年05月14日来源:青岛市科技局发明专利是城市创新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我市知识产权工作不断强化政策引导和督查考核,针对代表城市创新水平的发明专利产出,全面动员、深入挖潜,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发明专利申请量增幅连续两年位居副省级城市首位,为今后我市发明专利拥有量大幅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根据近两年来发明专利总体情况分析,我市发明专利产出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因此,我市专利工作应适时转变发展思路,研究新对策、新措施,开创新突破、新特色,在确保发明专利申请适当增速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发明专利申请的质量,更加重视专利经济价值的实现。
为进一步做好全市专利工作,现将近两年我市发明专利情况分析和今后发展对策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我市发明专利的基本情况
自2010年至今,我市发明专利申请量高速增长,2010年申请2850件,2011年5319件,到2012年达到12087件,较2010年翻了两番;2010年我市发明专利授权765件,2011年是1135件,2012年达到1526件,较2010年翻了一番。
我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同类城市,已连续两年位居副省级城市首位,2012年我市发明专利增长127.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7%,也远高于同类城市中增长比例排名第2的宁波(增幅69.4%)。
2010-2012年副省级城市发明专利申请量统计表
2010年2011年2012年
排名申请量增长比例排名申请量增长比例排名申请量增长比例
深圳23956 16.7% 深圳28823 20.3% 深圳31087 7.9%
杭州7782 16.0% 西安11689 62.9% 南京16409 41.5%
南京7461 15.5% 南京11598 55.4% 西安15029 28.6%
西安7176 43.1% 杭州9719 24.9% 青岛12087 127.2%
广州6503 29.2% 成都8644 47.1% 杭州11974 23.2%
成都5875 27.4% 广州8172 25.7% 成都11957 38.3%
武汉4660 18.7% 大连7418 83.5% 大连11149 50.3%
大连4043 69.3% 武汉6362 36.5% 广州9822 20.2%
沈阳3875 32.7% 青岛5319 86.6% 济南8617 68.1%
济南3433 14.5% 济南5127 49.3% 武汉8071 26.9%
哈尔滨3257 22.8% 沈阳4880 25.9% 宁波7387 69.4%
宁波2859 1.8% 宁波4360 52.5% 哈尔滨5855 47.5%
青岛2850 30.4% 哈尔滨3970 21.9% 沈阳5709 17.0%
长春2083 39.0% 长春2505 20.3% 长春2941 17.4%
厦门1447 16.6% 厦门1982 37.0% 厦门2513 32.2%
以上成绩取得的主要原因是:自2011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将知识产权指标列入对区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专利工作发展的指导意见》,市知识产权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促进青岛市专利工作发展的补充政策》,在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资助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蓝色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孵化器内企业的发明专利创造的激励措施,对专利技术
产业化、鼓励向国外申请专利和促进专利中介机构发展也制定了有效的扶持政策。
绝大部分区市也出台了资助政策,发明专利申请每件最多资助3千元,发明专利授权每件最多资助3万元。
我市每百万元全社会研发投入产出的发明专利由2010年的0.27件、2011年的0.44件增长到了2012年的0.74件,同副省级城市每百万元研发投入与发明专利申请的比值来看,我市已达到并超过全国同类城市水平。
发明专利投入产出表(单位:件/百万元)
城市
深圳广州西安杭州南京武汉青岛成都沈阳宁波大
连济南哈尔滨厦门长春
全社会研发投入
416 238 202 202 190 177 164 162 140 114 97 95 70 69 61 百万元研发投入所申请的发明专利
0.75 0.41 0.74 0.59 0.86 0.46 0.74 0.73 0.41 0.65 1.14 0.9 0 0.84 0.36 0.48
注:由于发明专利成果与研发投入存在滞后,研发投入采用2011年数据。
二、我市发明专利申请进一步增长面临的困难
在政策导向作用下,我市发明专利两年来快速增长,政策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发挥。
2012年我市发明专利申请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4,但前三名的深圳是31087件、南京是16409件、西安是15029件,我们与第三名相比差距近
3000件;而第5名杭州是11974件、第6名成都是11957件,我们与之相比仅多113件、130件。
下一步我市发明专利申请基数的增大,靠“政策红利”对发明专利申请增幅的推动作用将更加有限,在“治标”的同时,更应该“治本”,更多地依靠创新资源的增长来拉动(我市研发投入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7),依靠知识产权服务业的聚集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
目前,在排名前六名的城市中,只有青岛没有国字号的机构,其余五个城市均有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代办处;国字号机构的设立可聚集大量国内外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和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从整体上提高城市知识产权发展环境,对吸引更多世界知名企业、高端科技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的集聚起到促进作用;其次,我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不强。
组建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队伍是提供优质知识产权服务的保障,目前,我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力还难以面向社会提供系统、高效的“一站式”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已成为平台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快速发展的瓶颈。
与同类城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如济南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设有全拨事业编24人,大连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编制26人,而我市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仅有全拨事业编5人。
前六名城市专利代理机构统计表
城市深圳南京西安青岛杭州成都
专利代理机构45 19 15 6 23 26
注:2012年数据
三、下一步工作对策和建议
为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激发专利创造活力,全力促进我市发明专利质量与数量的同步提升,从根本上解决我市专利工作发展的瓶颈,下一步,市科技局将
多措并举,锐意开拓,着力构建由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分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代办处分理处、青岛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三位一体的专利工作服务体系。
一是争取建立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分中心。
为强化专利申请复审、无效案件审理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拟于今后几年在京外建设1-2家专利复审委员会分中心。
复审分中心是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的派出机构,如能争取在我市设立,将为我市聚集大量国内外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和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推动我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加快发展,从整体上提高我市知识产权发展环境,从而吸引更多世界知名企业、高端科技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向我市集聚,有力推进我市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为争取复审分中心落户我市,去年以来市知识产权局和省知识产权局多次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汇报申请,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领导已同意考虑在青设立专利复审委员会山东分中心,人员初步定为500人。
复审分中心的建设将采取国家知识产权局、省、市、区四级共建的模式,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解决机构编制并负责管理,由我市划拨一定数量的土地建设或提供一定面积的办公场所、配套办公设施及人才公寓并制定税收、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
二是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代办处青岛分理处。
专利代办处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地方设立的业务派出机构,承担专利申请文件的受理和专利收费等业务工作,并且为发明人和专利申请人提供相关的便捷服务。
管理体制为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代办处的业务职能确定、指导监督、人员培训和拨付工作补贴等;地方知识产权局负责提供代办处的机构和人员编制、办公场所和日常管理等。
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在28个省知识产权局设立专利代办处,目前仅有苏州于2009年设立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南京代办处苏州分理处。
根据我市知识产权工作发展实际,拟参
照苏州模式,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济南专利代办处青岛分理处,主要目的是强化我市在全省专利工作的龙头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集聚知识产权人才,促进专利服务业发展。
目前,在青设立专利分理处的申请得到了省知识产权局领导的支持,建议我市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要求,设立独立建制的全额拨款行政性事业单位。
三是提升青岛市知识产权公共平台服务能力。
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一期建设已基本完成,承担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青岛专利信息服务中心、中国(青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国家专利技术青岛展示交易中心的工作职能,主要面向社会提供专利信息服务、开展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和专利预警、科技型中小企业托管、人才培养、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专利展示交易服务、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知识产权政务服务等。
目前,青岛市知识产权事务中心承担平台建设和管理运营工作,但人员编制远不能适应平台服务的需求和发展的需要,我市将参照大连、济南等情况,争取进一步扩编增配,不断提高我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
实现以上目标后,我市将成为拥有国家、省、市三级联动、三位一体全新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的城市,将为我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