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肥沃的黑土地教学目标:一、了解东北地区的大致范围,能够在中国地图上指出它的大致位置。
知道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知道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知道要保护森林和珍稀动物。
三、了解东北具有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知道这里重工业集中,是我国著名的大型工业基地。
四、知道抗战时期东北军民抗战的事例,体会当时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东北地区的大致范围、地形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培养体会民国时期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准备:1、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图片。
2、《中国地图》、《东北地图》。
3、视频:东北“黑土地”风光、“九一八”事件。
4、小组自查资料。
教学过程:一、初视东北1、师:(出示东北图片——肥沃的黑土地)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中国的哪个地方的吗?(东北)今天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东北这片肥沃的黑土地。
2、出示:《中国地图》教学挂图。
找一找:中国的东北是指哪里?东北都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
东北,古称辽东、关东、关外、满洲,是中国东北方向国土的统称,以山海关和乌兰察布为分界,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部(即“东五盟市”,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
土地面积为14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2019年GDP总量1.6万亿元,占全国的11.76%,人口1.2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18%,是我国东北边疆地区自然地理单元完整、自然资源丰富、多民族深度融合、开发历史近似、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实力雄厚的大经济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3、观察教材插图及教学挂图《东北地区》图。
找一找:东北平原、大小安岭和长白山。
我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
东北地区三面环山,西部是大兴安岭,北部是小兴安岭,东部是长白山。
在大山的环抱中,有一块广阔的平原,叫东北平原,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4、师:一提到东北,人们都会想到“北风怒吼,雪花飞舞”,“原野上、森林里白茫茫一片,成为冰雪的世界”等词句。
除此之外,还通过人们的穿戴和房屋建筑形式也跟其他地区的不一样。
(出示照片)提问:在这种冰天雪地的环境中,东北人民是怎样生活的?[通过图片及教师的引导,指导学生想象出东北地区冬季的严寒状况。
体会东北与其它地区的不同之处,理解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及生活方式]5、教师总结,展示图片,介绍东北的环境、气候特点、资源状况及风土人情。
二、东北探宝1、提问:同学们,东北的宝贝可多了最有名的是"东北三宝"。
你知道东北有哪“三宝”? (人参、鹿茸、貂皮)2、其实,东北除了这三宝之外,还有很多宝。
播放视频:东北黑土地风光。
(北大荒到北大仓、肥沃的黑土地、今天的黑土地)3、提出问题:这里为什么有如此肥沃的黑土地呢?现在国家为什么禁止进一步开发黑土地呢?小组交流讨论。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认识黑土地的利用价值及保护环境意识]4、阅读教材,教师讲解:黑土地形成的原因。
小结:东北平原在开发以前,到处都生长着茂密的野草。
千百年来,野草不断地生长、枯死、腐烂,变成天然肥料,使这里的泥土变成了非常肥沃的黑土。
5、你还知道东北有哪些“宝”?(教师从矿产资源、林业资源、畜牧业资源等多方面介绍东北得天独厚的优势)小结:东北的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森林资源宝库,这里的森林面积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森林可以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避免水土流失,改善气候环境。
因此,保护森林资源也就是保护环境。
我国是少林的国家,国家已经明确规定禁止砍伐森林,原来林场的伐木工人的工作全部由伐木改为植树护林。
(培养学生注意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
)东北林区不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林中还有许多珍贵的动物和药用植物资源。
东北资源水绕山环、沃野千里是东北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土质以黑土为主,是形成大经济区的自然基础。
南面是黄、渤二海,东和北面有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环绕,仅西面为陆界。
内侧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的高山、中山、低山和丘陵,中心部分是辽阔的松辽大平原和渤海凹陷。
东北区平原面积高于全国平原面积的比重,东北平原(包括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三部分)、呼伦贝尔高平原以及山间平地面积合计,和山地面积几乎相等;东北拥有宜垦荒地约1亿亩,潜力之大国内少有。
广大的山区,蕴育着丰富的森林,总蓄积量约占全国的1/3,目前仍是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2019年木材产量占全国38.4%。
受纬度、海陆位置、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区属大陆性季风型气候。
自南而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热量显著不同,大于等于10℃的积温,南部可达3600℃,北部则仅有1000℃。
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在辽南各地可正常生长;中部可以生长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谷子、水稻、甜菜、向日葵、亚麻等春播作物;北部则以春小麦、马铃薯、大豆为主。
自东而西,降水量自1000毫米降至300毫米以下,气候上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农业上从农林区、农耕区、半农半牧区过渡到纯牧区。
水热条件的纵横交叉,形成东北区农业体系和农业地域分异的基本格局,是综合性大农业基地的自然基础。
东北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
主要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钼、铅、锌、金以及稀有元素等,非金属矿产有煤、石油、油页岩、石墨、菱镁矿、白云石、滑石、石棉等。
这些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分布在鞍山、本溪一带的铁矿,储量约占全国的1/4,目前仍是全国最大的探明矿区之一。
松辽平原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探明储量占全国50%左右。
大庆油田是目前中国的最大油田,辽河油田为中国第四大油田,此外还有吉林油田,是东北区能源工业、化学工业、轻纺工业的重要基础。
东北区煤炭资源的保有储量约723亿吨,煤种虽比较齐全,但总量不足,而且分布不均匀,60%在内蒙古东部,27%在黑龙江,13%在辽吉两省,产销地结合不理想。
东北油页岩储量占全国第一位,3省都有分布,具有开发潜力。
南部沿海的海盐,东部山地的石灰石也极其丰富,发展化学工业和水泥工业条件有利。
东北区的资源对建立冶金、燃料动力、化学、建材等基础工业有比较充分的保证。
东北区水资源比较丰富,地表径流总量约为1500亿立方米,但分布不理想,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需进行区域性调水,才能根本保证本区发展的需要。
本区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有1200万千瓦,充分利用后不仅可以节约煤炭和石油资源,而且对东北电网的调峰、调频将起重大作用。
东北区南部濒临黄海与渤海,沿海渔场面积为5.6万平方海里。
另外,还有水库、湖泊淡水面积1358万亩,为发展海运和水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总之,东北区除矿产与工业外,其土地、热量、水分、海洋、植物资源等条件,对建成为全国性的大型农业(粮豆、甜菜等)基地、林业基地、牧业基地以及渔业基地、特产基地提供了可能。
三、城市掠影(快乐大展示)1、师:东北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课前相信大家都做了充足的准备,下面的时间便留给我们的各位小讲师们,有他们带着我们领略东北城市的魅力。
2、由小组学生展示并简要介绍东北著名城市(鞍山、长春、大庆、哈尔滨等)图片及城市优势。
东北城市体系沈阳:共和国长子,中国重工业之都,东北最大城市,中国建成区第三大城市,在东北亚地区有影响力的国际城市之一。
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商业,军事中心哈尔滨:北国冰城,“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有众多欧式风格建筑,旅游业发达。
动力、航天航空、亚麻纺织、制糖、制药等工业发达。
中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总人口居第二位,东北地区北部最大的中心城市长春:北国春城,东北天然地理中心。
汽车城、电影城、光学之都、农业之都、大学城、森林城、塞外春城。
工、农、科技产业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连:东北之窗,东北最大港口经济城市,东北经济最发达城市。
外贸发达,城市迷人,旅游业发达。
“服装之城”“足球之城”“北方香港”鞍山:共和国钢都大庆: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齐齐哈尔:鹤城牡丹江:北国雪城绥芬河:中国通往日本海的最大陆路贸易口岸。
中外陆海联运的重要结点,中国东北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重要窗口和桥梁吉林市:北国江城,雾凇之都通化:北国山城,医药之都延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府满洲里:中国最大陆路口岸,地处亚欧第一大陆桥的交通要冲,中国东北地区及环渤海港口通往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和欧洲的最便捷、经济、重要的陆海联运通道,承担中俄贸易60%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其他地级市黑:佳木斯、鹤岗、伊春、双鸭山、七台河、鸡西、绥化、黑河、加格达奇吉:四平、通化、白城、白山、辽源、松原辽:抚顺、铁岭、葫芦岛、阜新、朝阳、锦州、盘锦、辽阳、本溪、营口蒙:呼伦贝尔、乌兰浩特、通辽、赤峰、锡林浩特市重要县级市有海城、兴城、梅河口、珲春、五常、富锦、同江、二连浩特等四、回眸历史在东北快速发展的今天背后,曾有一段屈辱的历史。
在1931年,在我中华大地上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大事。
你知道是什么事吗?(九一八事变)放“九一八”事件视频,请同学们先看短片,认真观看后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谈观后感受。
(小组讨论)日本侵略的铁蹄随意践踏我国领土,国民党政府提出不抵抗政策。
东三省很快沦陷。
东北三省的劳苦大众携老带子,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流亡关内。
东北是他们的家乡,可此刻,他们有家不能归,有仇不能报,从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
这种情绪要倾吐,要爆发。
许多爱国志士勇敢的站出来,号召、组织大家要拿起武器和敌人进行坚强的战斗,把日本侵略者打回老家去。
你知道有关抗战时期东北发生的历史故事吗?学生上台讲故事——八女投江、杨靖宇等抗战故事[通过故事,体会当时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东北地区的大致范围,知道东北地区林的自然环境,以及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东北具有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这里重工业集中,是我国著名的大型工业基地。
东北人民利用当地严寒的气候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冰雪旅游,并以此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用鲜血和生命包围着她,用勤劳和智慧建设着她。
古老的黑土地如今重新焕发出青春和活力。
愿她的明天更加灿烂!。